未來情懷(1)

未來情懷(1)

國家發展了,我當一個富裕國家的公民就行了。——鄧小平站在自家的院子里,鄧小平顯得如此的神定氣閑;坐在遼闊天空的飛機上,鄧小平常會這樣久久地俯瞰;望著蔚藍的大海,鄧小平心潮又該是何等的澎湃?無論他走到哪裡,他的腳步都是這樣的踏實、沉穩。他曾對外國友人說,要看古代的東西,中國可多了,不過,只看到過去不行,還要看到現在,特別是想想未來。1992年1月22日上午,鄧小平來到深圳植物園參觀。當他看到一棵不知名的樹木時,就好奇地打聽這是什麼樹。專家告訴他,這樹在當地叫發財樹。陪同他參觀的女兒風趣地建議說:「以後咱們家也種一棵吧。」鄧小平深情地答了一句:「讓全國人民都種,讓全國人民都發財。」讓全國人民都發財致富,這是鄧小平最深切的未來情懷。社會主義的本質是什麼?中國社會的未來模樣應該是怎樣的?鄧小平的回答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改革開放初期,為了解放和發展生產力,鄧小平提出了允許有條件的一部分地區和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政策。早在1978年,鄧小平就萌發了這樣的設想:「在經濟政策上,我認為要允許一部分地區、一部分企業、一部分工人農民,由於辛勤努力成績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來。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來,就必然產生極大的示範力量,影響左鄰右舍,帶動其他地區、其他單位的人們向他們學習。這樣,就會使整個國民經濟不斷地波浪式地向前發展,使全國各族人民都能比較快地富裕起來。」在人口多,底子薄,各地發展水平很不平衡的國情下,這無疑是打破平均主義束縛,釋放生產力發展的能量,儘快增強綜合國力的必然選擇。也可以說,這是一個影響和帶動整個國民經濟的大政策。很難說中國的平均主義思想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了,但其歷史悠久則確鑿無疑。新中國成立后,隨著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的完成,隨著人民公社制度的建立,「大鍋飯」成了帶有普遍性的現象。在城市,企業吃國家的大鍋飯,職工吃企業的大鍋飯。在農村,社員吃生產隊的大鍋飯,生產隊吃公社的大鍋飯。這一吃就吃了20年。國家的經濟效益和群眾的勞動熱情受到了傷害。在低效率的平均和提高效率的暫時不平均之間,中國沒有更多的選擇餘地了。真是一試便靈。「萬元戶」,一個很有歷史感的名詞,今天已經很少人提起了。在上個世紀80年代初,一個家庭一年的收入能夠達到一萬元,是先富裕起來的典型,是非常榮耀的事情。今天沒有人再提起它,是因為這個數字已經不能反映中國人今天的富裕程度。這中間,也不過就是20年的時間。正是有了「允許一部分人先富起來」這個政策,中國社會創造財富的源泉在今天才如此充分地涌流。正是有了讓一部分有條件的地區先富起來的政策,中國東部沿海地區在今天才有了如此的輝煌。但是,這還不是鄧小平心目中未來中國的全部景象。在他的設想中,沿海地區要加快對外開放,使這個擁有兩億人口的廣大地帶較快地發展起來,帶動內地更好的發展。他說:這是一個事關大局的問題,內地要顧全這個大局。反過來,發展到一定的時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的力量來幫助內地發展,這也是個大局,那時沿海也要服從這個大局。在《鄧小平文選》里,有許多這樣的假設:如果走資本主義道路,可以使中國百分之幾的人富裕起來,但是絕對解決不了90%的人生活富裕問題。如果我們的政策導致兩極分化,我們就失敗了。如果產生了什麼新的資產階級,那我們就真是走了邪路了。風氣如果壞下去,經濟搞成功又有什麼意義?會在另一方面變質,反過來影響整個經濟變質,發展下去會形成貪污、盜竊、賄賂橫行的世界。如果走資本主義道路,可能在某些局部地區少數人更快地富起來,形成一個新的資產階級,產生一批百萬富翁,但頂多也不會達到人口的1%,而大量的人仍然擺脫不了貧窮,甚至連溫飽問題都不可能解決。中國要解決10億人的貧困問題,10億人的發展問題。如果搞資本主義,可能有少數人富裕起來,但大量的人會長期處於貧困狀態,中國就會發生鬧革命的問題。中國搞現代化,只能靠社會主義,不能靠資本主義。歷史上有人想在中國搞資本主義,總是行不通。我們搞社會主義雖然犯過錯誤,但總的說來,改變了中國的面貌。社會主義最大的優越性就是共同富裕,這是體現社會主義本質的一個東西。如果搞兩極分化,情況就不同了,民族矛盾、區域間矛盾、階級矛盾都會發展,相應地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也會發展,就可能出亂子。如果富的愈來愈富,窮的愈來愈窮,兩極分化就會產生,而社會主義制度就應該而且能夠避免兩極分化。解決的辦法之一,就是先富起來的地區多交點利稅,支持貧困地區發展。  [返]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世紀小平:再現一代偉人領袖風采(選載)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世紀小平:再現一代偉人領袖風采(選載)
上一章下一章

未來情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