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有著怎樣的「政治基因」?

我們有著怎樣的「政治基因」?

我們有著怎樣的「政治基因」?——「大國政治研究」新著《治政論》讀後在中國這樣一個文明古國和當代大國,怎樣建設政治文明?建設怎樣的政治文明?這是一個不容迴避的大問題。而要滿意作答,必須直面一個根本性的命題:怎樣正確認識和妥善對待我國源遠流長的政治文明傳統?換言之,我們有著怎樣的「政治基因」?怎樣評價我們的「政治基因」?新鮮出爐的《治政論》給我們提供了一個解析上述「系統問題」的新平台。正如年輕的作者在該書前言中所指出的,在全新的「精確制導式」研究進路的基礎上,以創造性的「治政」概念為核心,「拉通」東方和西方、古代和當代的政治文明時空,從而基本建立起一個世界性的「政治文明基因組」的客觀譜系和評價體系。首先,該書建構起破譯現代政治文明「基因組」的框架結構,即「三個文明」的「輪—軸關係」。其次,剖析了現代政治文明「基因位」的價值核心,即「三大尺度」的「軸心作用」。再次,打造了比較東西方政治文明傳統「基因鏈」的科學坐標,即「三種變道」的「重塑模式」。在此基礎上,中華傳統政治文明的兩大元命題——民心向背和天下分合——所具有的跨時空的文明價值,在全球化的背景中彰顯無餘。作者研究發現,「以家庭為傳播中心,以天下為賓士對象」的華夏傳統,傳承著奠基於「人—人關係本位」的政治基因,區別於「人—物關係本位」(古希臘)和「人—神關係本位」(古印度)的世界其他兩大主要政治基因,從治政效果上更易形成「一體多元、天下和合」的政治氣候,也更利於「以人為本、以家為本」的執政新風的激活與形成。當前,中國執政黨的治道變革和老牌霸權國家的恐怖危機,成為作者研究視野中一正一反兩個鮮活的例證。因此,科學剔除可能誘致「基因病變」的糟粕,中華民族的傳統政治文明作為人類早期形成的「天下政治基因」,越是在全球化、一體化的條件下,越是能夠自適應和他適應,這在改革開放二十年間成功融入世界的「中國速度」上體現無遺,也將對中國和平崛起的大國復興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而中華民族在處理民族差異、文化融合、宗教信仰等問題所體現出來的政治協調藝術,以及每每在積貧積弱、動蕩浩劫之後的振興自強,表明了中華民族所形成的政治內聚力和政治修復力更是無與倫比。相反,歷史上的其他文明如「瑪雅文化」雖也曾在「物質—精神」文明層面達於歷史當期的顛峰,但由於缺乏強有力的政治文明基因和政治文明主軸,最終難免淪為「失落的文明」、「失傳的文化」。而這種與眾不同的生命力超強的華夏優秀政治基因,正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不竭動力和不朽根本。作者進一步指出,中國**的當代執政實踐體現出一種空前深厚的「制度力」,正是在「以我為主」的同時,兼容並蓄馬列主義、法制精神、市場原則等世界優秀文明成果的良性發展結果。之所以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未象蘇東陣營那樣「翻車」、「撞車」、「倒車」,也是這種執政層面的優秀「基因表達」的必然體現。因此,中國不但應當是一個經濟大國、文化大國、文明古國,還應當成為有作為、負責任、不稱霸的政治大國。應當說,這本近年來不多見的理論佳作,在透析「文明主軸」、「治政尺度」、「交往關係」、「傳媒治政」、「序變模式」、「公民志本」、「分合拐點」、「量化**」、「平天下指數」、「全交往指數」等關鍵命題的基礎上,為我們科學建設新時期、新形勢下的執政能力和相應的政治文明,提供了不可多得的「集群化」思想成果。  [返]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執政能力研究的最新學術成果--《治政論》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執政能力研究的最新學術成果--《治政論》
上一章下一章

我們有著怎樣的「政治基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