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清明節?(2)
祭墓主要有兩項活動:一是為死者燒香、上供,其中必燒紙。這種紙是特製的,又稱光明錢、往生錢,是送給鬼或死人的錢,以便死者在冥世間使用。其實,最初獻給死者的是生活所需的實物,貨幣流行后才給死者獻錢幣。漢代用冥錢或瘞,唐代改為紙錢。所以燒紙是比較晚出現的。除焚紙錢外,還流行一種壓錢,即把紙錢壓在墳堆的四角、墳頂。另一項活動是為墳堆填土,或者修墳立碑。民間信仰認為,墳地是死者的世界,他們在那裡進行生產勞動,衣食住行,無一不有,而墓穴就是死者的房屋,墳堆則是房頂。由於經年雨水沖刷,人畜損壞,墳堆往往倒塌,所以要除草、填土,防止雨水流入。有的地方還流行戴柳祭祖。上墳的目的,當然是「飲水思源,慎終追遠」。之所以選在清明節,是因為當時冬去春來,萬物復甦,自然想到祖先起居如何,應該修墳塋,填衣食,進行墳祭。正如宋高菊卿詩《清明》所云: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在甘肅民勤地區流行過駝羊會。相傳蘇武曾在此牧羊,為了紀念蘇武,三月初三各地牧民皆趕駱駝、羊群而來,登山游春,飲泉水。清明期間,北京在三月十五日還有一個撣塵會,善男信女都爭先恐後去東嶽廟,紀念東嶽大帝誕辰,拜七十二司。除了祭祖和掃墓外,人們對野鬼孤魂尤為畏懼。因而在掃墓之際,也分出一部分食品、酒和紙錢,給孤魂一定的安慰,防止他們搶奪祖先的供品,也防止孤魂干擾活人的生活。所謂放河燈,就是祭野鬼孤魂的形式之一。祭祖掃墓的作用是強調家庭、宗族內的血緣關係,加強團結,炫耀祖先的功德,以利今後家庭的發展。諺語說,「清明無客不思家」,這種感情不僅是為了祭祖,也是家庭宗族內凝聚力的反映。清明節有不少節日食品,其中多與宗教信仰有關,如比較突出的是蒸面燕,又名「子推燕」。浙江臨安地區,家家戶戶在清明節時采嫩蓮拌糯米粉,做「清明狗」,有幾個人製作幾隻,掛起來,直至立夏,然後燒在飯中,也是每人吃一隻。流傳「吃了清明狗,一年健到頭」。由此觀之,子推燕、清明狗是一種驅病之物,也是一種營養補品。清明節另一重要食品是春餅,又名薄餅,圓而薄,內包以豬肉、雞蛋、魚肉、豬肝、豆芽等餡。這種食品本來是祭祖用的,後來成為群眾的節日飲食。(三)踏青踏青來自三月三上巳節,後來由於上巳節併入清明,而掃墓又要到郊外去,因此清明節進行踏青十分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