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培養好習慣(1)
造就完美人生的四種習慣我們身體的各個部位形成了各種各樣的習慣,通過條件反射自動發揮作用。只有一部分行為需要大腦來控制。人體這種巧妙而經濟的做法,把大腦從許多單調乏味的瑣事中解放出來了,使它有機會、也有精力從事更高級的活動。詹姆斯·佩吉特爵士告訴我們,一個熟練的音樂家在彈鋼琴的時候,每秒鐘能彈奏24個音節。彈奏每個音節時,指令通過神經從大腦傳導到手指、再從手指傳導到大腦。每一個音節要求手指做三個動作——彎曲、抬高以及至少一次的左移或右移。因此,一秒鐘內手指至少要活動72下,每一下是本能的,手指的活動已經形成了習慣,在習慣的指導下,手指隨時能夠以適當的速度和力度到達適當的地點。有的音樂家不僅輕而易舉地做到了這一點,還能在彈琴時和別人進行精神高度集中的談話。由此看來,當習慣根深蒂固時,一個人可以通過習慣而不是神經中樞來指導行動,讓心智解放出來,做更有意義的事或者進行更有意義的娛樂。但是,某些習慣對人的影響是可笑的,甚至是消極的。人們經意或不經意地養成了一些說話辦事的習慣,這些習慣又成了他們生活中自然而然的一部分,很多時候,他們會不自覺地做出一些連自己都感到困惑的事情。凱姆斯勛爵給我們講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個人老水手離開大海,過上了田園生活,但是,多年來他已經習慣了狹窄的甲板,到了開闊地,反而感到鬱悶。於是,他造了一座船形的假山,山頂如同船上的甲板,不僅形狀酷似,大小也接近,他整天就在這個靜止的甲板上走來走去。羅斯船長和他的船員們,在自然條件惡劣的南極,習慣於睡在雪地或裸露的岩石上,過慣了這樣的生活后,他們發現即便是一搜捕鯨船上最簡陋的食宿設備對他們來說也太奢侈了,船長把他自己的吊床換成了幾把硬椅子。一位老兵,一手拿著牛排,一手提著裝滿雞蛋的籃子,在大街上慢吞吞地走著。有人突然大喊一聲:「停止前進!立——正!」這位可憐的老兵馬上停下來,擺出立正的姿勢,雞蛋和牛排也掉了下來。他的神經已經對這種刺激習以為常了,他的動作已經成了根深蒂固的、習慣性的條件反射。如果人們去問上帝,造人的時候是否按照某個原則——如果人做過某件事,以後再做就會容易得多,最終能夠熟練完成原來很困難的事情,上帝必定會回答說:「的確如此。」喬治·斯托頓爵士曾經去看望印度的一個殺人犯。為了挽救他的生命,同時也為了對他施加更大的影響,監獄對他實施了很殘酷的刑罰——讓他在一張特製的床上睡七年,這張床布滿鐵蒺藜,蒺藜尖得恰到好處,既不會刺破皮膚又讓人難以忍受。在他受刑的第五年,喬治爵士又去看他,他的皮膚竟然變得像恐龍皮一樣疙疙瘩瘩,他已經能夠在這張布滿鐵蒺藜的床上安然入睡。刑滿釋放后,他竟然要為自己定做這麼一張床!某些痛苦不堪的事情,忍受過一段時間后竟然能夠成為享受。一個研究斯坦福郡歷史的作家,向我們講述了一個白痴的故事。這個白痴住在一座塔樓附近,他每天的娛樂就是數鐘聲,幾年如一日,他只要聽見鐘鳴就數起來。有一天大鐘莫名其妙地壞了,而這個白痴仍然在數,他知道大鐘此時應該響幾聲,他就這樣代替大鐘準確地報了時。這就是習慣的力量。常言道:「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在密西西比河的入海口,」比徹說,「根本不可能截住大河來分辨水的來源——哪些水源於哪個州。哪顆沙粒來自哪個山脈倘若大河就是性格,那麼支流就是習慣,根本不可能分辨出造就性格的到底是哪些習慣。習慣每時每刻都在影響生活。好習慣是一種堅定不移的高貴品質,壞習慣則會毒害心靈。「我應該從什麼時候開始教育我的孩子?」一位年輕的媽媽向一個經驗豐富的醫生諮詢道。「你孩子多大了?」醫生問。「已經兩歲了,大夫。」「哦,你已經耽誤了兩年的時間。」醫生非常嚴肅地回答道。家庭傳統對世界產生了無比巨大的影響,孩子從家庭這個小巢走出去,無論走到世界的哪個角落,從小養成的習慣都將如影隨形,這一切都可以從家庭教育中找到答案。25歲到30歲是大多數人定型的時期。年輕時,養成好習慣和養成壞習慣一樣容易。做壞事會加強惡習,做好事也會鞏固良好的習慣。好習慣主要是依賴於人的自我約束,或者說是依靠人對自我**的否定。然而,壞習慣卻像蘆葦和雜草一樣,隨時隨地都能生長,但它阻礙了美德之花的成長,使一片美麗的園地變成了雜草叢。壞習慣一旦播種,往往難以清除。有人說:「要使自製成為習慣,放任則是可憎的;要使謹慎成為習慣,魯莽則有悖於人的美好天性,就像殘忍是嚴重的犯罪一樣。」對幾百位成功者的調查顯示,問及失敗的可能原因時,幾乎每個人都會說「壞習慣是失敗的重要原因之一」。人很容易陷入無所事事的境地,隨波逐流則更容易,但隨波逐流的後果往往就是你不小心結交壞人、不小心進了酒吧、不小心暍了一杯啤酒、不小心賭了一把錢。就是因為結交幾個壞人,就是因為浪費了一點時間,你的一生就全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