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不良的國度,有隊伍的人
回到太和縣城,已經是朗月西沉的後半夜。
沒有鮮花,沒有掌聲,迎接徐麟的,只有四十四具鹽梟的屍體。包括鄭三味和曾飛赤在內,全都黑血斑斑,死相猙獰,躺在縣衙停屍房之中,別提有多鬼氣森森了。
此時,徐麟的盛怒早已經有所消減,見一下子死了這麼多的人,不免黯然。這些死人中,真正說得上是行刺自己主犯的,卻寥寥無幾,至於下達命令的幕後元兇,更不可能在裡面。
於是乎,二十一世紀的某些心態,又不可救藥地浮現了片刻,他嘆道,「做小卒的,也真可悲。」
人都是華安邦的一批好漢們做掉的,但邀請徐麟單獨來看看死屍的,卻是太和縣令楊河森。見徐麟有些發怔,四十來歲的楊河森趕緊走過來,低聲道,「徐大人,卑職親眼目睹你夙日勤勞以捕敵寇,很是敬仰,視大人為一名忠於職守的好官。因此卑職這才毫不猶豫地告訴大人,那鄭三味等人和福王府有關聯。不過,當華老弟要領人來剿滅鹽梟的時候,也是卑職建議他殺得一乾二淨的。」
徐麟愣了片刻,凝視了楊河森半晌。
其實幾日交道打下來,這太和縣令既沒有對自己大加賄賂,也沒有過分的奉承,相反還曾為農忙時節不宜擾民和自己爭辯過幾句,徐麟認為他是個不錯的地方官。此時他自己承認建議好漢們殺人要殺乾淨,卻似乎不合一方縣令應該有的身份。因道,「哦,是你建議安邦斬盡殺絕的?」
「唉,這種結局,卑職也不願意看見,但也許唯有是這樣的結局,才是最好的。否則,福王派遣人來刺殺你的事情傳出去,對我太和縣和你們諸位來說,都是大麻煩。還請大人憐惜我縣境偏民窮,在文牘上下些功夫,將四十二名歹徒扣死在里通蠻夷的罪名之上吧。我縣受益之百姓定當為大人日夜祈福,禱告上天保佑大人逢凶化吉!」
「文牘上扣罪名,那是沒問題的。」
徐麟粗粗地喘了一口氣,卻又苦笑一連串的反問,「不過,福王派要刺殺我的消息,若傳出去又怕什麼麻煩?難道我的性命之憂還不算天大的麻煩?再說了,這消息傳出去之後,不正好可以讓他們礙手礙腳,不敢再刺殺我,以免坐實嫌疑么?」
楊河森笑得比徐麟還要苦兮兮,伸出手在頭頂上指了指,又在自己脖子上輕輕一劃,聲音低沉得若有若無,充滿了恐懼,「大人啊,說句交淺言深的罪過話,消息一旦傳出,你當然不會再被刺殺,但卻有八成以上的可能性,會被這個人賜死!」
萬曆皇帝?!
徐麟大駭,臉色一白,驚懼間連忙向楊河森請教。那楊河森原是從京師戶部里謫貶出來的,京師中的情況比徐麟不知道熟悉多少,侃侃道來。
本來,壞事干盡的特務不招朝臣們的待見,福王也因謀求太子位得罪了大多數朝臣,二者之間狗咬狗,消息若傳出去,論理說,只會讓朝臣們看笑話而已。但此時是明朝末年,黨爭之下怪事多多,什麼風吹草動都會被朝臣們拿來做文章,作為攻訐對手的武器。
目前,朝中當政的浙黨,向來與鄭貴妃走得曖昧一些,也正是因為他們對鄭貴妃一家的寬縱,萬曆皇帝才選定他們的黨魁方從哲做首輔,以方便保護皇帝寵幸的鄭貴妃和愛子福王。而錦衣衛的都指揮使駱思恭,卻和東林黨在保太子的立場上,有著高度的一致,近年來雙方的關係日益緊密。
若福王派遣人刺殺明顯有功的錦衣衛副千戶,消息一經傳出去,立刻便會惹來軒然大波:那東林黨豈會放過這個攻訐鄭貴妃和福王,順帶著抨擊主政者浙黨的大好機會?他們絕對會彈劾奏章滿天飛,在朝堂上鬧騰起來,非要「幫」徐麟討要這個公道。
這一討公道,可不得了――――往私處說,是逼著皇帝處理自己的老婆和愛子,往公務上講,是要逼皇帝改換他所喜歡的政治格局!
萬曆皇帝會高興嗎?當然龍顏大怒。
若有真憑實據,皇帝可能還奈何不了徐麟。但關鍵是沒有白紙黑字的如山鐵證啊,那萬曆皇帝不問他徐麟和楊河森一個誣陷皇子親王的死罪才怪呢。沒罪都能弄死你,何況還有罪名?只怕到時候,還會連累兩人的家中老小一大幫的人呢!
徐麟聽完楊河森的一席指點,背心裏面都是冰涼冷汗,心中也是大震:
明明是老子被人行了刺,卻還得幫刺殺老子的混帳東西們保密,不然,將會死得更快更慘更冤枉……他娘的,老子所來到的大明朝,到底是啥不良國度,這還有天理嗎?
哪裡說理去?
==========
可是,人生就是這麼無奈。徐麟目前的實力哪能和皇帝貴妃親王相抗衡,除了慶幸自己在鬼門關前轉了一圈之後,徐麟也別無選擇,誠心實意地躬身一禮,「多謝楊大人的指點之情,他日若有機會,徐某必有回報。」
楊河森連稱不敢,扶起徐麟,關心地問道,「那麼,大人還追不追那逃脫了苑康三人?」
「當然要追!」徐麟想都沒有想,高聲道,「不追他們,難道我回金陵去等著又一批刺客上門啊?哼,只有追得連我自己都不知道明天會出現在哪裡,人家才無法找上咱啊。」
縣令眼睛一亮,也很佩服徐麟的「以追為逃」之選。
但他卻哪裡知道,徐麟心裡憋屈得不行。福王的那靠山混蛋萬曆,起碼還得活兩年之久,難道這兩年之中自己都只能「追逃」在外?靠,老子混得好背啊!
幸運的,徐麟雖然某些方面混得背,另外一些方面卻混得很好。
因為,他很快便成了有自己「隊伍」的人。
徐麟在太和縣停留的一天之中,火速辦理了文牘,派出了全部的十名隨行緹騎,會同楊河森的三十名衙役,押著三輛裝著蒙古人的囚車去南京歸案。
而這時,二十天之前徐麟給老大駱養性的一份請求,也得到了應天鎮撫司的正式回復:鑒於華安邦及其召集的江湖好漢,在追捕番邦姦細的行動中深有效力苦勞,今允副千戶徐麟之請,參與行動的江湖好漢,一律整編為南直隸錦衣衛力士,華安邦授官百戶之職,另四名知名義士沈柯、穆林、薛峰、謝浪授予試百戶頭銜,一起協同副千戶徐麟指揮這四個新編總旗的力士!
這便是錦衣衛的好處,編製敞開得毫無限制。
明末的錦衣衛,人事膨脹得恐怕駱養性他爹都說不出個准數來。徐麟有一回問駱養性,錦衣衛到底有多少人,駱養性說,金鑾殿上的儀仗隊大漢將軍就有五千之眾,全國緹騎大概五六萬。所以別看錦衣衛是千戶百戶的名稱,卻和衛所正規軍有著天壤之別,常常一個千戶手下人有三四千呢,不然,全國才十四個千戶,哪來的五六萬之說?
而這也是徐麟改造汪文言老班底,進行「去汪化」的重要步驟。
既然小駱是自己的老大,老駱又是小駱的親爹,而他執掌的錦衣衛竟是如此好塞進編製去,憑什麼不使用這種便利,給辛辛苦苦的江湖好漢們一個公家飯碗吃吃?出來混的,都不容易,大家給咱賣命跑腿,怎麼著也別虧待人家,這才是真正的收服人心。僅此一舉,華安邦的二哥幫他們請示飯碗,華安邦的大哥幫他們批准飯碗,華安邦才能真正樹立起在江湖好漢中的威信,呵呵,用不了多久,記得汪文言的人,只怕會少掉很多呢。
果然,徐麟將這份應天鎮撫司的憲令一宣讀,「哄」的一聲,江湖好漢們,不,應該說是新編錦衣衛力士們,激動了……能不激動嗎?實話實說啊,對這些人來說,江湖義氣再怎麼重要,衣食盤纏卻是現實的,養家糊口也是做人責任,升官發財更是正當追求,而徐麟三兄弟的一紙憲令頒布,正是圓滿了他們的江湖義氣,解決了他們的衣食盤纏,成全了他們的養家糊口,更給予了他們日後以功勞搏改命的好機會――――無異於是絕大恩惠!
頃刻間,堂前跪滿一地。
「大人,無論天涯海角,無論刀山火海,屬下等願效死相隨!」
徐麟此刻的表情和言語,是很「禮賢下士」的哦。
「操,你們在哪裡學來文縐縐的戲文?以後在老子麾下,該怎麼粗豪,就怎麼粗豪如舊!老子有三條軍法,一,我們駱徐華三大人的話,你們要聽。二,錦衣衛必須遵守的法紀,你們要守。三,第一條和第二條衝突的時候,以第一條為大!」
滿堂鬨笑,反正此刻沒有一個原來的緹騎在場,人人都無顧慮,全都轟然應諾稱「曉得了」,甚至還不乏激動的夥計宣稱要斬雞頭喝血酒對天盟誓,弄得新編的四總旗錦衣衛,倒像是個江湖幫派似的。
徐麟見此情形,總算是安全感強了不少。他才懶得管這些事,一律丟給了華安邦之後,便開始著手繼續追捕苑康等人……河南乃是福王的封地所在,為安全計,最好別貿然深入淹留。那苑康從陳州驛竄入河南,必須繞走許昌等地再北上,反正自己已經在太和耽擱了一兩天,那便不如直接北趨過商丘濮陽之後,在邯鄲堵他!
第二天,徐麟辭別楊河森等太和官員,帶著自己的隊伍取道亳州一路北上。送行的官員,無不稱道副千戶大人的堅忍不拔,鍥而不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