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四章爭奪皇帝位
山海關一片石一戰,大順軍損失數萬人,大將劉宗敏也負了傷,李自成下令大順軍急速撤退,由於對吳三桂的勾引清兵叛變欺詐極為痛恨,行至永平府范家店時,李自成決定將吳襄處斬,四月二十七日,李自成從德勝門入東華門,又殺吳三桂家屬三十四口,唯獨捨不得殺藏在宮裡的陳圓圓。
大順軍敗回北京以後,李自成考慮過據守北京城,可大順軍將領們都想回陝西去,丞相牛金星和原明廷一些官吏急著勸進,大將劉宗敏也說:「若不正大位,即求還關中,不可得也」。李自成決定從速登基。
二十九日上午,李自成在武英殿內即皇帝位,接受群臣的朝賀,定國號大順,建元永昌,追尊七代祖妣為帝后,立妻高氏為皇后,但這個匆忙的即位典禮結束后,李自成立即率部西撤,李自成暫留幾千大順軍守城,離京前「分付闔城人民俱各出城避難」,同時下令放火焚毀大明宮殿和各門城樓,大順軍撤退時「城中扶老攜幼西奔者絡繹不絕」,明朝降官如龔鼎孳、塗必泓等人也自動隨大順軍西行。
多爾袞令關內兵民盡行剃髮,吳三桂首先遵令,自請作前驅,率二萬兵馬,星夜前進直抵北京城下,卻見城上擲下一顆血淋淋的首級,接連又擲下三十多顆首級,親兵把人頭一一拾給吳三桂看,拾起一瞧,正是他父母妻子的首級,吳三桂不禁捶胸大哭,後來想到不見陳圓圓首級,故此稍稍安心。
恰好清兵亦趕到北京城下,多爾袞安撫了一下吳三桂喪父亡母之痛后,與吳三桂商議了一夜,翌日黎明,多爾袞命令多鐸、阿濟格和吳三桂等帶領精兵火速追擊西逃的大順軍,目的是進一步重創大順軍,盡量截留被大順軍運走的金銀財物。
五月初八日清軍在慶都城東追上大順軍,大順軍被清軍擊敗,接著清軍又在真定再次獲勝,大順軍拋棄甲仗無數,擁積道旁,清軍、吳三桂軍搬不勝搬,移不勝移,著實發了一回大財,吳三桂也在亂軍之中得到了陳圓圓,這兩人終於破鏡重圓,而大順軍在畿輔已無法立足,經井陘退入山西,留下大將馬重禧這一支精兵扼守固關,追擊的清軍於五月十二日返回北京。
五月二日,北京城裡的官紳士民並不清楚吳三桂已經投降清朝,紛紛傳說吳軍殺敗大順軍,奪回明太子朱慈烺,即將送回北京即位因此準備了皇帝的鹵簿法駕出城迎接,原明官吏立崇禎牌位於午門哭臨,並忙備車駕儀仗出朝陽門迎接太子,不久有數萬騎兵到來,臣民仰視,卻是清攝政王多爾袞,正在驚愕間,清兵已大隊入城,次日,故明官吏們決定改換門庭,上表勸進多爾袞為帝,勸進表雖然沒有被多爾袞接受,但多爾袞看到明官吏肯忠順清朝,於是著意籠絡和留用明朝大小官僚。
他按帝禮為崇禎發喪,謚崇禎為懷安端皇帝;地方官吏歸順者晉級,抗拒者予以嚴懲;明宗室來歸者,不奪王爵,繼續享有特權;安撫百姓,廢除明末三餉加派;凡投誠官吏軍民皆著剃髮;(是為剃髮令,這自然引起了漢族人民的強烈反對,二十四日,多爾袞鑒於清統治尚未穩固,宣布收回成命,允許漢人照舊束髮)繼續鎮壓大順軍,派新封都平西王吳三桂、英親王阿濟格、豫親王多鐸率兵兼程追剿李自成、張獻忠,這就使剛入關的清統治者很快取得了京畿一帶官僚士紳的支持,清軍在京畿直隸站穩了腳跟。
大順軍在山海關戰敗的消息傳開以後,原大順軍控制區內的明朝官紳,認為舉事的時機已到,紛紛糾集兵力發動起義,推翻當地的大順政權,這些發動起義的官紳絕大部分是以明朝為正統的,他們旗幟大抵是「擒賊復明」。
四月二十七日,山東德州鄉紳明朝御史盧世?、趙繼鼎、主事程先貞、大學士謝升之弟生員謝陛發動起事,推舉逃難到該地的明宗室慶藩奉國中尉、香河知縣朱帥?為盟主,假稱濟王號召遠近,山東和北直隸的許多地方官紳群起響應,不到一個月就佔領了山東省德州、濟南府、東昌府、青州府、臨清州、武定州、高唐州、北直隸的河間府、大名府等州縣。
大順軍撤入山西以後,清軍停止了追擊。返回北京休息整頓,所佔地方不過是京師附近一帶,李自成卻同劉宗敏等高級文官武將率領主力繼續西撤,於六月初渡過黃河返回西安,儘管他在固關留下了大將馬重禧,在大同、陽和留下了制將軍張天琳,在晉東南長治留下了大將劉忠,路過太原時留下姜瑄、姜有光守御,在晉西北保德留下了降將唐通,晉南臨汾又有綿侯袁宗第統兵八萬人屯於掛甲庄。
田承嗣是四月初四日得到北京城失陷的正式消息,於是派人通知了朱媺娖,只是沒有告訴她父皇已經在煤山弔死了,本來北京城回的來探子,也沒有得到崇禎皇帝死了的消息,所以算不上是對朱媺娖的欺騙。
四月初八日,田承嗣才得到崇禎皇帝已死的消息,由於朱媺娖起病倒了,田承嗣沒敢這個消息告訴她,不過北京城被大順軍攻陷,錦衣衛也就不用急著北上勤王了,現在最重要是怎麼才能夠掌控江南半壁江山。
四月初十日,曹州紅娘子傳來消息:搶劫田府財物的土匪,就是劉澤清的拜弟齊威,在巨鹿被曹州錦衣衛圍剿,殲滅和殺俘一千二百多人,齊威兵敗不能脫身,最後只得自殺身死,錦衣衛一共取回來了一百萬兩銀子的財物,還有三百多萬兩銀子的財物被藏匿,或被別的土匪分走了,初三日,在巨鹿北面的韓家寨附近,遭遇大順軍劉芳亮部數萬兵馬,曹州錦衣衛放棄繼續北上,全軍向南退回了曹州府。
隨著曹州錦衣衛的南撤,搜索四皇子朱慈照和袁承志的計劃落空,田承嗣暗嘆人算不如天算,自己一直打四皇子朱慈照的主意,到頭來還是竹籃打水一場空,田承嗣把目光盯在了朱媺娖身上,崇禎皇帝的三個兒子都不在的時候,讓朱媺娖以公主身份監國,應該跟一個可行的辦法吧!
而金陵城得到大順軍的攻克北京消息,是四月初八日,淮安巡撫路振飛根據塘報,向當地官紳宣布了京師失守的重大變故,並於初九日把這個塘報傳到金陵城,這個消息在金陵百姓中震動很大,南京六部等高級官員,.當大順軍向北京進軍時,部分官員知道京師難保,已經作了從海路迎接太子朱慈烺來南京監國的準備。
南京(金陵城)六部等高級官員雖然得到了北京陷落的消息,卻由於對崇禎皇帝和他三個兒子的下落不明,他們不敢輕舉妄動於是嚴密封鎖消息,金陵城在明朝初年是帝國的首都,永樂年間遷都北京以後,南京作為留都一直保留了六部、都察院等一整套與北京相對應的中央機構.這種兩京制度的特點是:皇帝和內閣大學士等決策人物都在北京,北京的六部等衙門是名副其實的中央權力機構,南京各衙門多為虛銜,公務清閑任職官員被稱為「吏隱」,但地位一般不低於北京相對應的衙門官員,在留都握有實權的是南京參贊機務兵部尚書、南京守備太監和提督南京軍務勛臣。
四月十七日,從北京逃出來的原大學士魏炤乘證實,北京朝廷已全部覆亡,作為留都的南京很自然地成了明朝的政治中心,這讓當政和在籍的大臣如雷轟頂,頓時亂成一團,對於他們來說當務之急是立君,而崇禎皇帝的三個兒子,有兩個被大順軍俘獲,只有四皇子朱慈照下落不明,這樣朱慈照就是大明皇帝最夠資格的繼承人。
就在所有的人把目光放在朱慈照的身上,期待著朱慈照出現在江南時,四月十九日,淮安巡撫路振飛有傳來消息:據跟隨錦衣衛指揮使安建清南下的錦衣衛證實,隨安指揮使南下的四皇子朱慈照被大順軍俘虜;這樣崇禎皇帝三個皇子都未能逃出北京,在沒有直系皇位繼承人的情況下,南京及其附近地方的大臣、勛貴、太監、將帥們,對擁立哪一位藩王的問題上展開了一場勾心鬥角的鬥爭。
.以血統親近而言,崇禎皇帝的祖父神宗朱翊鈞的子、孫還有福王朱由崧、惠王朱常潤、桂王朱常瀛,神宗兄弟的兒子則有潞王朱常淓,按照封建倫序觀念,自然應該首先考慮福王、桂王、惠王,而在福、桂、惠三王中朱由崧又處於優先地位,淮安巡撫路振飛更是遺書南京兵部尚書史可法,謂倫序當在福王宜早定社稷主。
田承嗣也坐不住了,為了讓朱媺娖監國,先後給老師史可法、南京司禮監兼守備太監韓贊周、鳳陽總督馬士英、兵部侍郎呂大器、南京戶部尚書高弘圖、右都御史張慎言、詹事府詹事姜曰廣等通氣,除了司禮監兼守備太監韓贊周、鳳陽總督馬士英回信敷衍田承嗣,其他的人理都不理他,史可法更是嚴詞斥責田承嗣貪戀權力,並說大明決不允許出現女人主政的局面。
朱媺娖也病得很重,而且對監國一事並不很積極,田承嗣在朝廷里就是一個孤家寡人,連阮大鋮都躲著不願意見面,這次田承嗣要面對不僅僅是東林黨,而是整江南的官僚士紳,誰叫田承嗣要逆天而行呢!
江南士紳中有部分東林黨人,因為朱由崧的祖母是備受神宗寵愛的鄭貴妃,從萬曆到天啟朝廷上圍繞著儲君問題展開的「妖書」、「梃擊」、「移宮」等鬥爭,使得神宗和鄭貴妃希望立福王朱常洵(即朱由崧的父親)為太子的圖謀才化為泡影,他們擔心一旦朱由崧登上帝位重翻舊,自己在政治上將會失勢,強烈反對由福藩繼統。
在籍禮部侍郎錢謙益被視為東林黨魁他兩次從原籍常熟趕往南京以「立賢」為名到處遊說,提議迎立潞王朱常淓,支持錢謙益的有南京兵部侍郎呂大器、南京戶部尚書高弘圖、右都御史張慎言、詹事府詹事姜曰廣等人,具有舉足輕重的南京兵部尚書史可法也傾向於東林黨的人物,他內心裡對擁立福王有所顧忌,但又認為應該按倫序迎立神宗的子孫。
關鍵時候福王府舊人,鳳陽監軍太監盧九德,說服鳳陽總督馬士英和高傑、劉良佐、黃得功、邱磊四總兵支持,馬士英立即以鳳陽總督和四鎮的名義,正式致書田承嗣和南京守備太監韓贊周宣布擁立福王朱由崧。
當南京各大臣被韓贊周邀請到家中傳閱馬士英的書信時,雖然不少人感到震驚,但是他們既無兵權,立桂、立潞的方案又已胎死腹中,這些人又不願意藉助田承嗣的力量,只好違心地表示同意,擁立潞王朱常淓的主要策劃人物錢謙益也態度軟化,東林黨魁的態度如此,其他原先追隨擁潞的人也可想而知了,福王繼統已成定局。
馬士英給田承嗣許了封侯和繼續總督河南、山西、山東三省,要田承嗣息了長公主朱媺娖監國的念頭,韓贊周受盧九德所託,說只要田承嗣願意擁立福王朱由菘,福王登基后給田承嗣封萬戶侯加武官一品。
田承嗣是嗤之以鼻,也沒給馬士英、韓贊周回信,而是給在鳳陽府附近的蔣尚武、蔡大山密令,要蔣尚武、蔡大山在鳳陽府搞出點動靜來,四月二十七日,蔣尚武、蔡大山對一旁監視錦衣衛的鳳陽官軍發起了攻擊,一舉打垮了錦衣衛當面之敵,監視錦衣衛的山東邱磊部傷亡三千多人,被俘虜四千多人,而邱磊被錦衣衛火銃打倒,被馬群踩成了肉泥。
錦衣衛和鳳陽駐軍發生衝突,震驚了整個江南,使得江南的官僚士紳百姓,不得不正視田承嗣的存在,忽視田承嗣的錦衣衛,會帶來不可想象的後果,田承嗣把這次行動,說成是錦衣衛和鳳陽駐軍長期摩擦造成的惡果,驚呆了的南京官員們,第一次沒有使出文人的大吵大鬧,而是一起抱團商量怎麼對付田承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