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尹建莉――另類好媽媽(3)
汪涵是小學三年級的學生了,每天放學回來第一件事就是寫作業。他寫作業的時候,媽媽一般都會陪在身邊。
媽媽對他要求很嚴格,必須坐得端正,認認真真地寫,一旦想偷懶或者開小差,媽媽都會對他嚴加批評。
有一次媽媽不在家,汪涵的小姑姑在他家呢,媽媽就讓小姑姑陪著汪涵寫作業。
汪涵的小姑姑沒有像媽媽那樣當監工似的,她手裡拿著雜誌,自顧看自己的。
等汪涵寫完作業,汪涵突然冒出一句,「小姑姑,以後你天天來陪我吧,我不喜歡媽媽陪我,天天像看犯人一樣看著我,還不停地對我指指點點。讓家長陪著寫作業,那都是學前班的小孩的事情,我沒有那麼幼稚了。」
人的天性都是追求自由的,任何為兒童所熱愛的事情,當它變成一項被監督完成的活計,讓人感到不自由時,其中的興趣就會蕩然無存。
家長陪孩子學習的時間越長,扮演的角色越接近監工。而孩子從骨子裡是不喜歡監工的,他最多表面上暫時屈從他,內心絕不會聽他的話。
二、「陪」著孩子,孩子就有了依賴性
有一位家長這樣說:「現在的孩子獨立性都非常的差,讓孩子一個人做作業,孩子就會不做作業,或者邊寫邊玩,特別容易分心,學習效率也就自然非常差了。但是如果有家長陪伴,一方面能起督促作用,另外還可以指點在孩子做作業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這樣孩子的作業才不容易做錯啊。」
而尹建莉認為,只有讓孩子自己去做作業,這樣才能慢慢培養孩子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否則爸媽在旁邊陪的話,會使孩子養成依賴的習慣,沒有爸媽陪,就不做作業或者做得很慢,而且一有問題就去問爸媽,這樣如何形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呢?有的時候要適當放手,相信孩子的能力,讓孩子獨立去完成作業,不要事事都盯著都陪著。
這種孩子一旦失去父母的特殊照顧,便會感到茫然不知所措。這種強烈的依賴心理,還會造成孩子做事缺乏主見和獨立性,辦事能力低下,今後很難適應複雜的社會生活。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終有一天他要自己獨立面對所有的問題,那麼就讓我們從做作業開始培養,放手讓孩子獨立去做,培養孩子自律,自主的能力。
三、只有「不陪」,孩子才能成長
很多家長埋怨說,如果家長不陪著孩子或者提醒孩子寫作業,孩子就會丟三落四,或者乾脆不寫。尹建莉認為,孩子不寫就讓她不寫,但是孩子沒寫作業,她自己心裡也會不踏實的,只有讓她自己想起來把作業寫了,她才能成長了。
尹建莉在書里講過她女兒小時候忘寫作業的事情:
剛上學的一段時間裡,圓圓對寫作業感到很新鮮,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要寫作業。時間稍長,她就失去新鮮感了。回家就先吃東西、玩耍、看電視,一直磨蹭著不去寫作業。當發現已經有好幾天,圓圓都是需要爸媽提醒才去做作業時,就決定以後連提醒這句話也省了。後來爸媽裝作完全忘掉寫作業這回事,只忙活自己的事情,每天任憑她玩夠了再去寫作業。
很快,她就把自己搞亂了。有一天回家后,她一直沒寫作業。先看動畫片,飯後玩了一會兒玩具,然後又看書,又看會兒電視。到了已洗臉刷牙,躺床上要睡覺時,才想起今天忘了寫作業,急得哭起來。爸爸媽媽其實早就著急了,但他們一直裝著沒注意她的作業問題。這時爸媽才做出和她一樣著急的神情,說:是嗎,你今天沒寫作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