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誰給青春靈魂戴上鐐銬(12)

第十一章 誰給青春靈魂戴上鐐銬(12)

在去年暑假裡,我沒有參加任何提高班項目,我的一個遠房親戚見我數學成績只是在中學偏上程度,便說要為我搞補習,媽媽一聽,馬上答應下來了。同我一起搞補習的還有一個同我年紀一般大的女孩。那個親戚是個老師,她買的教材很難,我都不會做,而那個女孩都有姐姐幫助,寫完了很多,我只能自己做。媽媽得知后,打完牌回到家,很生氣地把我的書本一撕,吼道,你還想不想讀書?你乾脆不讀了,浪費我的錢。媽媽看那個女孩做完了那麼多,馬上說,你呢,你乾脆不讀了,氣死我了,只做了這麼點題。我當時就懵了,說,媽媽,你就算是再怎麼望女成鳳,也不應該說出這麼極端的話呀,我當時只能默默地流著淚把試卷撿起來,又含著淚繼續做。為了博得媽媽的歡心,我只好向那個女孩求救,讓她把答案告訴我。唉!我當時真的好傷心,為我媽媽傷心。

一個星期五的晚上,我正在房間里做著作業。這時,媽媽的手機響了,媽媽接完手機后對我說,她今天要出去玩,讓我一個人在家做作業、洗臉、洗腳、睡覺。可是,我不想讓她出去玩,想讓她留在家裡陪我,可媽媽不肯,我只好攔在門口,阻止媽媽出去,懇求她留在家中。我們僵持了幾分鐘,媽媽跟我說好話,可是我沒聽。媽媽只好用掃把打我,打到了我耳朵,痛極了,深深的痛進了我的心,為什麼父母總是可以玩,而我們就得不停地學習、學習呢?連假期也不放過?難道父母就一定比我們知道知識多?

「一到星期天,小朋友來找我玩,你就不讓我去:『他在學習呢,你們自己去玩吧!』一句話就把我的朋友們打發走了。可當一大幫人來找你玩時,你馬上就像換了個人似的,和她們在客廳里唱歌、跳舞、打麻將,嘰嘰喳喳地叫,嘻嘻哈哈地笑,都要玩翻天了。這時候,你總會把我一個人關到小屋裡,讓我看書學習寫作業,過一會兒還要過來叮囑一遍:『安心學習,別總想著玩,聽見了嗎?』我聽見的只是你們震耳的歡笑聲。記得你對我說過:『好孩子,你還沒到玩的時候,好好學習吧,噢——』我還沒到玩的時候?什麼時候才到玩的時候呢?是到你那麼大才行嗎?」孩子最後的詰問值得我們深思。

學習是孩子的權利,玩也是孩子的權利,剝奪了孩子玩耍的權利就是剝奪兒童的健康生存權利。可當今社會出現了一個巨大反差:同樣處在飛速發展的信息時代,同樣需要不斷學習的成年人越來越注重自身的休閑娛樂,而孩子的課餘玩樂所受限制卻越來越多,做遊戲限制,和同學玩限制,看電視限制,上網更限制。甚至如上所述連假日都不放過。這種「嚴於律人,寬以待己」的家教方式成了一種非常普遍的現象。在孩子眼裡,大人的生活豐富多彩、隨心所欲,而孩子的生活除了學習還是學習,娛樂時間少之又少,為此孩子十分苦惱、鬱悶。關於中小學生每天用於課餘作業的時間,國家教委曾做出科學的指導:小學一年級不留書面家庭作業,二三年級每日課外作業量不超過30分鐘,四年級不超過45分鐘,五六年級不超過1小時,初中各年級不超過小時。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在2005年的調查發現:中小學生最不滿意父母的12種行為中,就有「自己看電視卻不讓我看」「在家玩牌打麻將」這兩項,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孩子對父母的心理抵觸。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當代未成年人心理危機調查:拿什麼來愛你,我的孩子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當代未成年人心理危機調查:拿什麼來愛你,我的孩子
上一章下一章

第十一章 誰給青春靈魂戴上鐐銬(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