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道士下山

第六十二章 道士下山

天下武人齊聚嵩山,熱鬧非凡,與嵩山南北遙遙相忘的武當山相對而言就要顯得冷清太多。

作為天下道教祖庭之一,武當山在道家文化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千年以來,興起又沉淪的道家名山,沒有上百也有幾十,但武當山始終屹立不倒。

一條曲折蜿蜒的青石板鋪就的山徑直達山頂,山路兩旁鬱鬱蔥蔥,在這百殺秋季讓人心曠神怡,一行十數人拾階而上,男男女女,有老有小。

上山之前,老人婉拒了兒孫們的好意,執意要一步一步登上山頂,沒有坐那人力轎子,甚至不肯讓子孫們攙扶一步,登山重在心誠,朝拜真武大帝,在老人看來一點水分也摻不得假,只有這樣才能彰顯虔誠之心,為此,一路上老人還跟孝順的兒孫們瞪了好幾次眼。

老人找了一塊路邊石頭慢吞吞坐下,輕輕喘著粗氣,望了一眼身後的曲折山路,心中生出一股感嘆,年輕的時候老人是正兒八經的大梁步卒,而且是在天下戰力第一的靜海軍效力,那會兒跟著大軍南征北戰,腦袋都是拴在褲腰帶上,別說退出軍伍後天天老婆孩子熱炕頭的日子,每天能睡上一個安穩覺都算是奢侈,總覺得力氣這玩意是使完了總會有的東西,可現在不服老不行了,頭髮都已經雪白一片,這一路上因為老人的堅持己見,加上身體已大不如從前,每走一段山路就要停下來歇上一歇,原本兩個時辰就能走完的山路,現在不過是走了一半路程。況且這一次老人是帶著全家出行,本來小兒子的媳婦是不大願意跟著來的,老人倒是沒有直接把一張老臉拉下來,但兒媳在丈夫的聲色俱厲下終究還是不情不願地跟著出了門。

其實老人的家不在這附近,而是在相距甚遠的廣陵道,之所以不辭勞苦跑這麼遠來武當燒香而不是去更近的赤雲山,老人心中自有一份打算,武當山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赤雲山才多少年,即使有神仙又如何能跟武當山的真武大帝比?而且據來過武當山的人說,武當山的道長個個都是活神仙,求籤相當靈驗。雖說兒孫自有兒孫福,但在老人心中還是希望能為兒孫們多積點福德。

一個五六歲的稚童悶悶不樂的來到老人身邊,剛開始登山的時候,因為好奇的緣故,跟另一個已在長輩背上睡著的小丫頭爭先恐後的往山上跑,但勁頭一過,加上人小本就怕累,這會兒兩腿像灌了鉛一般沉重,哭喪著臉道:「爺爺,還有多久才到山頂?」

老人呵呵一笑道:「快了。」

小孩皺了皺眉頭,不依不饒道:「可你剛才也說快了。」

老人一愣,不知該如何接下去,只能呵呵一笑。

現在的小傢伙可比自己那會兒聰明多了。

一名中年男子走到小孩身邊,一把抱起今日吃了大苦頭的小傢伙,正聲道:「不許多嘴,老老實實登山就行了。」

被男子這麼一訓,孩子一張小臉更苦了。

身後一名婦人臉色冰冷,從一開始就沒打算來的她聽到自家男人訓斥兒子,心中愈發不是滋味,你們爺倆要來拜神仙,幹嘛非得拉上我們娘倆,婦人不停地向自家男人使眼色,但男子始終不聞不問,這更讓婦人氣不打一處來,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這趟燒香回家多半三天是上不了床的。

歇了一陣,一家人繼續往山上走去,剛走出沒幾步,老人駐足抬頭一望,只見一名身穿道袍的中年道人迎面而來。

中年道人來到眾人面前,向眾人打了一個揖,嗓音清正,「掌門知道有遠客到,特讓小道前來迎接諸位。」

老人聞言一驚,擺手道:「這怎麼敢當?」

老人雖沒有見過武當山的真人神仙們,但也知道人分三六九等,自己一介平頭百姓,如何能讓神仙親自下山相迎。

道人微笑道:「老先生攜帶家屬遠道而來,可謂誠心之至,都說武當山靈驗,但也正是有了像老先生這樣的人,武當山才能經久不衰,世人尊武當,武當自當愛世人。」

老人聞言心中舒暢不已,都說武當山上的道人從不擺架子,來之前還不大相信,神仙哪有沒架子的?這回見著真人了,還真是那麼一回事。

男子背後的小孩探出腦袋使勁盯著看上去仙風道骨的中年道人,正巧那道人笑著向自己望來,小孩突然喊道:「爹,道長頭上有一團紫色的雲。」

眾人聞言,心頭一凜,皆是不約而同的向道人看去,可哪裡見到什麼紫雲,漢子板著臉道:「再亂說就把你丟在這山上喂狼。」

小孩哇一聲大哭起來。

老人面容難堪,向道人謙聲道:「小孩子有口無心,讓道長見笑了。」

那道人撫須微笑,說了一句看似毫不相關的話,「這孩子倒是極具道緣。」

老人聞言心中先是一凜,緊接著驚喜不已,壓抑住內心的激動,「道長此話可當真?」

道人微笑點頭。

一路上,由中年道士帶路,沿途介紹武當山的風景名勝,每當經過一處著名景點時,道人都會主動停下來給眾人講解其中的典故傳說。武當山有七十二峰、三十六岩,三潭九泉十池,以天柱峰為中心有上下十八盤等險道,周圍峰林附身頷首朝向主峰,形成七十二峰朝大頂的壯觀景象,有古人詩言,『不盡幽奇次第逢,勞勞應接仗苦瓊,飛流直界千尋壁,怪石斜盤百尺松』,對天柱峰可謂推崇備至。這一路老人走得可謂是心情舒暢至極,年輕的時候在軍伍,那過得是有今天沒明天的日子,如今作為一個小老百姓,什麼時候想過能有這麼一天,讓武當山的真人親自領路觀景,這份殊榮當真不小。

有了道人的相陪,這一路走得似乎比前半程快了不少,待眾人到了山頂之後,面前露出一片寬闊地帶,不少武當弟子正在慢悠悠打著一套不太花哨的拳法。老人怔怔望著武當眾弟子,只見那些人好像不停地在畫著圓,不禁有一種躍躍欲試的念頭在心中產生,中年道長笑著跟老人解釋,說那是上一代武當掌教為眾人創立的一種簡易拳法,初衷是為了能讓人強身健體,人人都能練,老人驚訝問道:「我等也能練?」道人微笑點頭。

在得到道人的確定答覆之後,老人心中兀自有些不大相信,這套拳法看上去是沒有如何繁複高深,但終究是屬於武當山,年輕時進過軍伍南征北戰的老人見識畢竟要多一些,也聽過不少江湖規矩,知道各門各派都有看家絕技,看得極為重要,加上派別之間難免有門戶之見,外人別說練習,即使旁觀也是大忌,萬沒有讓一個外人隨意練習的可能。

進入大殿拜完真武大帝之後,眾人又在山上遊覽了一圈,臨分別之際,老人慾言又止,然而沒讓老人煎熬太久,那中年道人主動開口道:「老先生,你的孫兒道緣不淺,如果可以的話,今後可以送到武當山來。」

老人聞言,內心狂喜,武當山收徒極重緣分,一些將種門庭不知道打通了多少關係,走了多少門路想把自家晚輩送到武當山學藝,但都被山上的真人們婉言拒絕,如今神仙親自開口,想必自家娃兒真的是道緣不俗,如果能讓孫子進入武當山,那自家豈不是也出了一位神仙,老人笑得合不攏嘴。

趴在漢子背上的小孩聞言要將自己送往山上,當真以為要把自己拿去喂狼,臉上的淚痕還沒有干,又哇的一聲哭了出來,剛睡醒的小女孩睡眼惺忪,見哥哥哭的傷心,小臉一皺,也跟著哇哇哭起來。老人這次沒有臉色難堪,反而笑臉燦爛。

眾人在一片其樂融融的氣氛中跟著一名年輕道士向客舍走去,小孩怯生生的向身後望了一眼,那道人也正好望向自己,笑容溫純。

只是小孩有些不明白,那道長頭頂明明有一片紫色雲彩,為什麼大家都說沒有看到呢?

太乙宮,兩名身穿道袍的老人負手站在屋檐之下,背後是真武大帝的巨大塑像。

其中一名鬚髮皆白的老者開口道:「師父雲遊四海,一走就是五年,也不知道他老人家現在怎麼樣了?」

另一名看上去年紀偏小實際上已有知天命歲數的老人笑道:「師父閑雲野鶴慣了,你又不是知道,當初我們幾個還不到這把年紀的時候,師父不得不頂著掌門這個頭銜,每日在山上教我們這些榆木腦袋打拳,好不容易等到我們能頂事,熬出了頭,他老人家還不得抓住機會將這天下名山走個遍。」

榆木腦袋?那個老道士生氣時,總會忍不住這樣叫如今武當山輩分最高的幾人。

先前開口的老道士正是武當山當代掌教餘慶年,在武當六真人中排行老二,老道人平靜道:「師兄弟六人中,論道我比不上大師兄跟你,論劍不如老三,小師弟年紀最小,而一心修道的五師弟則是我們六人中道心最正之人,可師父偏偏把這掌門之位甩給我,當初要不是你們幾個合起伙來作怪,嘿。」

身旁老道人正是排行老四的吳清勉,聽著餘慶年的話有倒苦水的嫌疑,有些幸災樂禍的笑道:「可論心思縝密,咱們六人中都比不上二師兄你啊,沒有你,武當山這麼大的家業還不得亂成一鍋粥?」

餘慶年白眼道:「想管好家業還不容易?山下那麼多婆娘個個都是管家能手,多找幾個不就好了。」

吳清勉故意一本正經道:「師兄,出道人家可不能想那凡塵俗世啊。」

兩人默契一笑。

吳清勉突然問道:「師兄,你說五師弟什麼時候能修成那個道?」

餘慶年沒有回答,也無法回答。

沒有得到答案的吳清勉背後五指握緊又鬆開,感慨道:「劍道人道世間道,可五師弟偏偏選擇了最難修的天道,武當山千年以來,問天道者不少,但功成者寥寥,也不知道他能走到哪一步。」

天底下可有天道?

蒼天有道,要問。

蒼天無道,更要問。

-----

那名迎客上山的中年道人站在山巔之上,迎風而立,道袍衣襟獵獵作響。

放眼望去,群巒疊嶂。

七十二峰朝大頂。

中年道人面向東方,喃喃道:「等我。」

某一瞬間,每一處峰頂之上,一道灰影在上面一閃即逝,眨眼之間便無影無蹤。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山海浮沉錄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山海浮沉錄
上一章下一章

第六十二章 道士下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