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海上絲綢之路
翠蘭嶼地處熱帶,島上男女居民赤身裸體,人稱「裸形國」。
傳說佛祖釋迦牟尼生前曾經過此地,在山溪中沐浴時被人偷走袈裟,佛祖惱怒,發誓道:「此地以後若有穿衣者,必爛皮肉。」從此,當地男女削髮無衣,僅用樹葉遮擋身體。
他們不事耕種,主要依靠打魚為生。
船隊在翠蘭嶼駐泊三天後,海上逐漸恢復了寧靜,鄭和派出分船隊前往榜葛剌,自己則率領船隊主力繼續赴錫蘭山國,十一月六日到達錫蘭山別羅里港。
分別多年後,錫蘭山國王見到明朝使者重來,十分高興,熱情款待。
鄭和亦以禮酬答,賜諭有加。
四天後,鄭和船隊繼續西行,並派遣另一支分船隊前往溜山國(今馬爾地夫),大船隊繼續西行,沿途順訪小葛蘭、柯枝等國。此時,印度洋上已颳起東北季風。十一月十八日,鄭和派洪保太監率一支分船隊訪問古里(今印度科澤科德),自己則率領大船隊順風橫穿阿拉伯海,前往忽魯謨斯。
洪保分船隊到達古里后,適逢天方國使節也來到古里拜訪,洪保便派通事馬歡隨古里國船隊一同訪問天方國。
四下西洋的時候,船隊曾經到過天方,這個美麗富饒的國度給鄭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過那已是永樂年間的事了。
天方國是***教的聖地,穆罕默德開始傳教的地方,每年都有來自世界各地的***教徒前往天方朝聖。
洪保利用這個難得的機會,挑選了七名精通阿拉伯語的通事組成一個朝覲使團,攜帶麝香、瓷器、絲綢等物品,跟隨古里船隊一同前往天方國。
經過三個月的航行,馬歡朝覲使團到達天方國港口----秩達。
從秩達西行一天,便到達天方國聖城麥加。
城中最大的一座建築是名叫「天堂」(當地人稱「克爾白」)的清真寺。
寺的四周有一道圍牆,以五色石塊壘砌而成,城牆四周共有城門四百餘個。
寺內以沉香木為房梁,以黃甘玉鋪地,寺中牆壁用名貴的薔薇露、龍涎香摻上泥土粉刷而成,由此每天寺內都散發出幽幽馨香。
寺內以漢白玉為柱,柱有四百餘根,前柱近百,后柱百有餘,左柱百餘,右柱百餘。
寺內廳堂使用上好黑色絲緞帷幔。每年十二月十日是***教的宰牲節,來自世界各地的***到禮拜寺做禮拜,然後把牆上黑色絲緞帷幔割一塊回家作為朝聖紀念。
天堂圍城的四角還建有多層的寶塔,以供禮拜者登高俯瞰天堂禮拜寺的全景。
此外,還有五彩石砌成的講堂,用以傳授***教經典。清真寺佔地廣大,通體潔白,氣勢宏偉,確實能給信徒帶來心靈的慰藉和信仰的力量。
天方國物產豐富,商貿發達。洪保分船隊這次來到天方的主要目的是採購珍奇異寶。
所以,洪寶分船隊帶來了大量的茶葉、絲綢、瓷器等阿拉伯人喜愛的中國特產,買回了香料、燕窩、麒麟、獅子、駝雞及各色奇珍異寶。他們還將天堂壯觀美景繪成一幅全景的《天堂圖》真本帶回北京。這恐怕是中國最早的一幅關於麥加克爾白的畫圖了。
洪保分使團部分成員在參觀了天方國天堂禮拜寺后,又到其西邊鄰國麥地那(即今沙烏地阿拉伯的麥地那)訪問。西行一日,到達了麥地那國首都麥地那(Medtnah)。
公元7世紀,穆罕默德率領其信徒從麥加遷徙到這裡,為該城取名為「麥地那」,即先知之城。後來他們以此為據點,統一了阿拉伯半島,穆罕默德死後也被安葬在這裡。
中國使團成員多信奉***教,熟悉阿拉伯語,他們懷著虔敬的心情瞻仰了穆罕默德的陵墓。傳說穆罕默德陵墓后的井水有神奇功能,若在海上遇到颶風,將此井井水撒入海中,海上風浪就會平靜,中國使團成員也從井中提取了一些井水帶回船上,以求先知保佑船隊平安。
洪保分使團對天方和麥地那的訪問,加強了中國與這兩個***國家的友好關係,所以當中國使團啟程回國時,天方和麥地那都派出使者,帶著獅子、麒麟等貢物隨同中國船隊來華訪問。
宣德八年(1433年)八月一日,天方國使節沙獻等在北京向明朝廷進獻了長頸鹿、大象、馬匹等方物。
明宣宗朱瞻基同祖父明成祖朱棣一樣,特別重視忽魯謨斯以西國家使節的來訪。
天方國首次來訪,明宣宗自是欣喜異常,親自到奉天門迎接天方使臣,高興地接受了天方國的禮物,並回贈了豐厚的禮物。在鄭和下西洋的年代,中國朝野迎來送往了一批又一批來自遙遠海外友好國家的使者。
七下西洋的過程中,鄭和還派出多支分船隊分赴多個國家和地區,並充分利用過去建立的海外貿易網路,與西洋各國開展了廣泛的商貿活動。
永樂年間,船隊為解決遠洋航行航程遠、所到國家和地區眾多、貨物運輸不暢等問題,在東南亞和印度洋主要貿易區建立了占城、蘇門答剌、錫蘭山別羅里、古里四大交通中心站和貿易基地,並由隨後的而來的海外錦衣衛運作,並由睚眥護衛。
其中占城、蘇門答剌屬中南半島、馬來半島範圍,錫蘭山別羅里、古里屬於印度半島及其附近範圍。
通過這些交通中心站,船隊形成一個從東南亞到印度洋廣大區域的遠洋航運網,發展了與西洋亞非各個國家和地區間的海上交通,加強了船隊遠洋貿易的能力,為海上絲綢之路的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船隊還以四大交通中心站為海運樞紐和基地,派遣分船隊訪問不同國家和地區,形成數條海上貿易線:
以占城新州港為據點,分別向東南的浡泥國與西南的印度支那半島和馬來半島進發。
以蘇門答剌為據點,一支北航榜葛剌,一支西航錫蘭山。
以古里為據點,一支北航波斯灣直達忽魯謨斯,或繞阿拉伯半島經祖法兒、阿丹,深入紅海到天方國,乃至北非的埃及;一支則北航經波斯灣、亞丁灣,過曼德海峽,沿索馬利亞北海岸到東北方再經過須多大嶼(葉門索科特拉島)、葛兒得風(索馬利亞瓜達富伊角)和哈甫泥(索馬利亞哈豐角),進而到達非洲東海岸諸國;一支由小葛蘭直航東非沿岸的木骨都束、卜剌哇、竹步、麻林、慢八撒等地。
之所以在古里安排多支分船隊是因為船隊由古里入波斯灣,要換乘小船,大船只能在古里等候,所以它成為各路分船隊的會合之地。
最後以錫蘭山別羅里為據點,西南經溜山國直航東非沿岸木骨都束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