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 聞唐兵遼王遣將 獻詭計姜偃入塞

第二回 聞唐兵遼王遣將 獻詭計姜偃入塞

話說薛南,率弱旅出長安東門三里,有宣王李誦、陳諫、陸質、呂溫等,眾臣候東門外相送。

李誦觀其軍,嘆曰:「觀元帥兵將,均年過半百,亦不見三旗主將,豈能克遼矣。」

薛南對曰:「殿下所言是矣,然視其才,盡其力,不失為智,自保有餘也。吾所憂者,乃長安也,自今日起,王爺多增守兵,少出王府,閉門絕客,保身為重也。」

李誦曰:「小王牢記元帥忠告,靜候元帥早日歸國。」

薛南曰:「殿下保重。」

薛南入中軍,一聲炮響,大軍北行,老兵行走,隨風搖擺,遇草而拌。

李誦,陸質眾臣,皆有憂色,觀大軍陽光下漸漸隱去。

正是:

秋草落霜稍白頭,寒風鼓吹飄何方?

順勢搖晃不有主,流離荒野沒黃沙。

卻說東遼國,其地七關一谷,國王姬氏,名曰:堯。其為人缺少主見,喜聽誑語。

姬氏居王位已有五代,文臣之首,丞相胡如意,口吐珠璣,善言蜜語,胸懷伎倆。

武將之首,掌握兵權者,為大元帥劉過龍,傳言武藝高強,於南唐王燕南夢,突厥元帥蓋天齊,三人為當世英雄,皆言天下第一,誰為真無敵,未有考證。

另一海島鬼怪之人,姜偃為國師。

自姬堯即位,出招賢榜,只視其能力,不倫善惡,皆重賞封職。

麾下有奇人異士,虎豹之將,豺狼鼠輩,兇惡之徒,雲集無數。

遂遼王姬堯,日益驕狂,垂涎帝位,視銀殿無色,嫌遼圖狹小,心有反意,聽群臣之意。群臣皆言,推倒唐室,九龍墩,和氏璽,搬來碎葉城,與遼王享用。

遼王大喜,寫反書,遣使反唐。

日暮蕭瑟,遼使出長安城,日夜兼程,一日至遼都碎葉城,入銀殿拜遼王。

遼王入坐九蛇墩,五顏六色,文武眾臣,兩側排列。

遼王問曰:「去事何如?」

遼使對曰:「小人奉大王之命,舉書唐王,唐王使小人,傳口諭,言三日後,遣大軍討伐,生擒大王,車裂之。」

遼王哈哈大笑,謂眾臣曰:「眾卿欲移江山,奉孤面南背北,即帝位,乃孤之幸也。今唐童婦孺之輩,不知天高地厚,遣兵來伐。諸將何人挂帥,清掃來犯之敵也。」言畢。

左丞相施伯,出班請奏。施伯二世之老臣也,鬢髮皆白,銀須過胸,隨年過七旬,面無皺跡,雙眼有光,有超脫之氣也。

遼王曰:「老愛卿何諫之?」

施伯曰:「大王前日遣使反唐,今又出兵西進,老臣為之,不可。」

遼王問曰:「有何不可?」

施伯曰:「臣聞兵甲之事,伐人者,有道而伐無道,無不勝;無道者伐有道,無不敗。唐未有三失,大王無得三助,豈可窺視帝王之位也?」

遼王曰:「何為三失,何為三助?」

施伯曰:「李氏即大統,傳世九代,紅門舊將雖隱退,其志未變,一也。

唐王雖多疑,然無夏傑之暴、紂王之惡,綱常未絕,二也。

百姓安居樂業,天下民心未棄三也,此三者無失矣。大王賢不如堯舜,德弱於武王,德薄恩微,民不助一也。無鳳鳴岐山,雙龍戲珠之祥瑞,未得天時,天不助二也。

無鳳凰拜將,管仲、樂毅之才,賢臣不助,此三者不得,何能思尊位。」言畢。

右班首位一人含怒而出,曰:「老丞相視吾君臣為草芥乎?爾文臣,不暗武旅,善弄是非,大事何日城也。大王無慮,滅李唐江山,如探囊取物耳。臣領一路大軍,西入雁門關,生擒唐德宗,取龍案玉璽,來奉大王。」

遼王觀之乃大元帥劉過龍是也,喜曰:「有元帥率兵,孤何憂也。」

施伯復上前,跪拜曰:「大王萬不可,以下反上,枉動刀槍,此乃滅族之禍。老臣不願見,血染遼土,宗廟盡毀,社稷改姓也,望大王三思。」

劉過龍大怒,叫曰:「老賊口出,不祥之言,羞辱大王也,大王速殺之,祭旗西征也。」

遼王怒曰:「正是,速拿施伯,退出斬首,祭帥旗!」左右侍官上前,擒施伯欲拖出銀殿,自右班二元帥焦文龍上前,止侍官曰:「大王息怒,大軍未行,先斬諫臣,臣未見其祥也,大王思昔日之功,可恕其死罪也。」

遼王曰:「元帥之言有禮,免去施伯之職,無傳旨,不得入朝!」貶施伯為閑人。

施伯謝不殺之恩,嗨一聲輕嘆,甩袖而出。

正是:

知者觀勢謀畫功,愚者見表肆妄為。

忠臣死諫效臣節,佞臣奉承營私利。

左首國師姜偃出班曰:「微臣之見大元帥不可大軍西征也。」

遼王曰:「何故?」姜偃曰:「突厥王默海,反覆無常,難料也,聞大元帥大軍西出,恐遣兵偷襲,碎葉城也。臣有一計,願往塞北,遊說蒙古部落,入侵中原,分唐兵之力,大王選一能將,遣一路小股人馬,滅來犯之敵,順勢西入,直取長安,大業速成矣。」

遼王喜曰:「國師妙計甚善,諸將何人帶兵前往,成孤之願也。」

三元帥葉飛虎出班曰:「唐童小輩,何勞大元帥,受奔波之苦,小將足矣。臣願領一路人馬,殺唐兵,入長安,生擒唐朝皇帝,載龍案,抱玉璽歸之。」遼王大喜,手張拍膝,搖頭晃肩,以為天下盡握掌中矣。

傳旨曰:「勞國師,葉元帥行之,孤無慮也,靜候二卿佳音。」

姜偃、葉飛虎行禮,曰:「遵旨」。正是名利乃天下人所好也。

詩曰:

追名逐利慾無邊,才疏德薄不思進。

七尺肉身無永恆,天命未歸何強求?

黃水洶湧流沙石,金戈鐵馬紅塵中。

虎狼爭惡妖煙起,忠良落難走天涯。

遼王散朝回宮,葉飛虎入演武廳,分兵點將,出兵碎葉城不提。

單言姜偃,此人非遼人,乃南海幽冥島修士,讀邪術七簡書,煉奇門遁甲,道術小成,以為下紅塵翻雲覆雨,方顯真本領。

故聞,遼王擺擂台掛招賢榜,離島投身遼王,遼王大喜,以客卿委之,尊稱國師也。

姜偃回府,打點裝束,身著陰陽八卦炮,手持桃木杖,念咒抓土,回身不見蹤跡,土遁而行。

一盞茶時,至塞北之地,蒙古室韋部落,一里之處,現身步行。

蒙古族居望建河流域,后名額爾古納河,熱情待客,驍勇善戰,好出勇士良馬。

此時蒙古族四十二部落約盟。以阿日善,為人仁義,武藝高強,眾部落所擁戴,故尊為眾約長。

碧草為安,依水而居,悠閑生活。姜偃手持木杖,緩步行至轅門外。

守兵見姜偃服飾奇異,上前問曰:「老人家何人,從何處來,來此何事?」

姜偃曰:「勞駕官爺,入內報大約長,方外散人,姜偃求見,不必多問。」

門兵入錦帳來報,帳內阿日善居上位,兩側眾部落,族長入坐。

門兵曰:「報大約長,門外來一,道者求見?」

阿日善曰:「請來!」

姜偃入帳,觀阿日善,刀眉虎眼,閃爍銳光,身壯雄偉,不怒而威,正氣凌然也。

正是:

野獸聞風避遠遁,鬼怪窺見心膽驚。

眉宇藏慧知端倪,英氣外泄三尺光。

姜偃窺視阿日善之貌,心驚不已,復環視眾人,見右首總管桑傑,鷹嘴鷂目,白多黑少,躬身而立。

姜偃喜,心思可以共謀者此人也。

複合掌行禮,曰:「貧道見過大約長。」

阿日善起身回禮,觀姜偃頭戴斗笠,面遮黑紗,一雙妖眼,閃邪魅之光,曰:「道長何人,見阿日善,有何金玉良言教之。」

姜偃曰:「吾乃南海清風道人,姜偃是也,晨食露水,日念黃庭,居於南海幽冥島,黃石洞修行。貧道此來,略盡微薄之力,助大約長,成就大業,一統天下。」

阿日善聞言,面色數變,復如初,曰:「哦!一統天下,道長有何高論。」

姜偃曰:「貧道少窺天意,唐帝暗晦,傭人不善,中原懦弱,藩王強盛,李氏社稷,只有數年光景。頻道觀之,得天下者大約長也。中原婦孺,如同綿羊,一般無二,蒙古騎兵之勇,無別國可敵,大約長親率大軍南入,鐵蹄踩居庸關,直取長安,中原則定,后徒它國,天下諸侯,必應聲臣服。那時大業已成,大約長名垂青史矣。」

阿日善曰:「常言笑者疑之,獻媚者無信。吾觀爾非善者,何國妖人,何人所使?揭去面紗,速言之!若無實言,必不輕饒矣。」

姜偃復曰:「大約長之言差矣,貧道閒遊四海,順時而為,何人指使?大約長深思,貧道所言,揮兵南入,成就千秋帝業,為上也。」

阿日善曰:「無恥妖孽,動三寸不爛之舌,蠱惑天下是非之心,欲陷吾族於,戰亂之苦,實屬惡極,本該取汝狗命,然,來我族者為客,恕其不死,留下一耳,為汝毒心之果!」

阿日善大怒,右手微動,自右手掌,閃一道金光,飛出金匕首,削去姜偃左耳,金刀旋轉,復回阿日善,衣袖隱去。姜偃一聲尖叫,萎縮在地,面紗揭去,耳落血流,露出妖臉,小耳羖鬢,口鼻前凸,鼻孔內昆蟲拂動,一雙黃眼深陷,醜惡之極矣,帳內諸人一陣驚惡。

姜偃未料,阿日善袖藏乾坤,無戒備之心,以致削去左耳。不然青衣土遁而走,阿日善不能傷之。

總官桑傑笑曰:「野獸所化,來吾錦帳,扮仙稱道,其能逃脫獵人之眼。」左右諸人,哈哈哈哈大笑。

阿日善復令姜偃曰:「不可再現草原,否則殺無赦,速去!」

姜偃左手握耳,衣袖遮面,持桃木杖,俯首出帳,眼露寒光,往北而行,侍官送至深遠而歸。

錦帳,待姜偃出,阿日善謂眾人言日:「此人心術不正,必是禍根,今後諸兄弟,若遇此人,不可多言,除之。」

眾族之長,曰:「諾。」

右首白鶴族長曰:「此妖道必與中原有隙,欲用吾之力滅唐也。唐朝之勢大約長,有何見解。」

阿日善曰:「中原多變,我族不益踏足矣。保宗族無患,安寧昌盛,謹守草原。使望建河不染血色,便是萬民之褔也。」無別事,阿日善散了眾人,來后帳。

夫人吳姬,手捏繡花針,紡織羅袍,錦上添花。

一側其幼子玩耍,見阿日善入,跌撞奔來,抱起右腿扯之,阿日善提置於肩。

此阿日善獨子,名為正陽,今方五歲也。吳姬謂曰:「老爺今日何事,久議不決。」

阿日善曰:「大帳議事,來一中原道師,遊說我族,兵侵中原,吾逐去。走了此人,不知是好,是壞矣?」

吳姬曰:「既已走,多思無益也。」阿日善雖心有不安,也只得如此。

正是:

胸懷仁慈釀成患,走了萬惡留禍根。

姦邪合流行巫術,搖蕩四國起兵戈。

且說姜偃含恨而出,行走荒野,欲償羞辱之仇,得一計策,轉身不見,土遁入桑傑帳內。

桑傑自大帳歸之,見姜偃藏身自帳內,便取腰掛彎刀在手,上前來斬姜偃,曰:「妖道敢來吾帳,自尋死路也。」欲斬之。

姜偃曰:「慢來,貧道去而復返,有助於桑傑大人耳。」

桑傑曰:「妖道,禍心不足,欲誆我乎?」

姜偃曰:「大人不思大約長之位乎?阿日善若死,大位自會,落入爾之手。」

桑傑疑視姜偃,提彎刀駕至姜偃頸上,冷笑曰:「大族長武藝高強,百毒不侵,如何殺得!」

姜偃嘿嘿尖笑,曰:「貧道自有法術,無需強弓勁弩,二十一日,自然命絕矣。」

桑傑面顯驚奇之色,收回彎刀,插入刀銷。曰:「大師有何奇功仙法。」

姜偃近身,貼耳密語曰:「大人許如此,如此,取來所需之物,吾行密術,大事成矣。」

桑傑點首而出,不久便備,祭祀器具來,羅帳內築三尺三寸土台,擺設香案,供一草人,胸前使硃砂寫阿日善三字,草人頂上點三盞燈,足下七盞燈。

姜偃戒齋凈身,光腳披髮,手舞桃木劍,祭拜草人,念咒行法,桑傑帳外守之。

二人合謀行污,坑害英雄。

詩曰:

秋雨凄凄易水寒,大漠飄雪人煙稀。

一時失算走禍根,狐狼半舞咒英雄。

歡笑嘻嘻意難測,無聲密言三尺劍。

明月陰風枕下起,朗日惡意膽邊生。

卻說阿日善,日升三桿,卧榻酣睡,不起矣。

夫人吳姬至其身側,搖動手臂,言曰:「阿日善,日與中天,何故貪睡不起。」

聞叫聲,阿日善睜眼,起身坐立,環視帳內後起立,帳中來往行走數次,回榻復睡。

吳姬觀此情境,驚奇怪之,欲言又止。

門外有侍女瓊兒,報曰:「主母,桑傑大人求見?」

吳姬曰:「請來。」瓊兒引桑傑入帳,桑傑上前行禮,曰:「參見夫人。」

吳姬曰:「桑大人不必多禮,此來何事?」

桑傑曰:「老爺幾日未來,大帳議事,不知何事纏身,小人為此,來視之。」

吳姬對曰:「大王近幾日,不知為何,貪睡不起,甚是古怪,恐得了,詭異疾病也。」

桑傑前來,阿日善榻側視之,叫曰:「老爺、老爺。」阿日善酣睡不聞。

桑傑曰:「夫人不必憂慮,老爺為我族之事勞神費神,必心身疲憊矣,多睡幾日無大礙,睡足之後,自會醒來。」

吳姬曰:「莫是我過於擔心之故,大帳事務,勞桑傑大人,多費心智。」

桑傑曰:「此乃小人應盡之責,小人定,謹慎行使,夫人莫慮,若無驅使,小人告辭也。」

吳姬曰:「請。」桑傑辭吳姬而去。

吳姬曰:「瓊兒速請醫官。」瓊兒領命而去。

畢竟阿日善性命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唐室演義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唐室演義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回 聞唐兵遼王遣將 獻詭計姜偃入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