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有味是清歡
人間有味是清歡
浣溪沙
元豐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從泗州劉倩叔游南山①。
細雨斜風作曉寒,淡煙疏柳媚晴灘,入淮清洛漸漫漫。雪來乳花浮午盞②,蓼茸蒿筍試春盤③,人間有味是清歡。
宋神宗元豐七年(1084年),一件偶然的小事改變了北宋的政治局勢,也扭轉了蘇軾的命運。從上一年到此年三月,久旱不雨,赤地千里,饑民扶老攜幼,流離失所。一個名叫鄭俠的皇宮門吏,見到成群的流民塞滿了京城的街道。他和許多人一樣,知道這不僅是天災更是人禍,是王安石的新法把百姓害得如此悲慘。沒有人敢跟皇帝講,因為變法派把持著各處言路,上書只會給自己招來災禍。
鄭俠想到另一個上書的方法,他把災民忍飢挨餓的情狀畫成《流民圖》,呈獻給神宗皇帝。其中一幅圖上畫的是農民裸露著身體,忍受著飢餓,在狂風暴雨里掙扎跋涉。另一幅上畫著半裸的男女在啃食草根樹皮,還有人戴著鐵鏈,扛著瓦磚薪柴去賣了繳稅。
無言的圖畫比煽情的奏章更有感染力。神宗皇帝看后落下眼淚,開始對新法產生了動搖,逐步廢止了多項新法。皇帝進而意識到,過去對舊黨懲罰太重,要把舊黨人才召回。
在這樣的背景下,在黃州躬耕的蘇軾接到皇帝手札,命遷汝州團練副使。雖是平級調動,但卻標誌著政治氣候的轉機。再加上皇帝手札中有「人材實難,不忍終棄」之語,蘇軾彷彿嗅到自己的蟄居生涯已接近尾聲。所以在離開黃州趕赴汝州的途中,他步伐輕快、心情舒暢。
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一路上蘇軾頗事訪游。他先暢遊廬山,又去江西探視了子由,到金陵又與致仕家居的王安石酬唱累日。這年歲末,蘇軾來到泗州時盤纏費盡,即上書朝廷,請罷汝州職,回宜興修養。在這裡,他與友人一起遊了南山。
南山的山勢並不雄奇,沒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天險。這裡的景緻也不絢麗。斜風細雨,何處沒有?淡煙疏柳,不過爾爾。清洛漫漫,怎敵萬里長江,驚濤拍岸?但蘇軾娓娓道來,輕挑細攏的,用普通無奇的風景,烹出一桌可餐秀色。
不爭勝,不鬥巧,但難能可貴的是——有味。什麼是有味,蘇軾自己最清楚。他說達者和不達者溝通,就像有舌頭的人向沒舌頭的人解釋什麼是味道。如果問蜜是什麼樣子的,可以答蜜是甜的。如果再問甜是什麼樣子的,就沒辦法回答了。
有舌頭的人,自然知道什麼是味道。沒舌頭的人,再怎麼解釋他也理解不了。在達與不達之間,知味與不知味之間,有一道天然的鴻溝。在這裡,勤不能補拙。蘇軾在《日喻》一文中,打過一個類似的比方。
生而眇者不識日,問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狀如銅盤。」扣盤而得其聲。他日聞鍾,以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燭。」捫燭而得其形,他日揣龠,以為日也。
生下來就雙目失明的人不認識太陽,問有眼睛的人太陽是什麼樣子的。有人告訴他:「太陽的樣子像銅盤。」於是他敲響銅盤,聽到了它的聲音。有一天,他聽到與銅盤聲相近的鐘聲,於是就把鍾當作太陽。有人告訴他說:「太陽的光像蠟燭。」他便用手摸蠟燭,記住了它的形狀。有一天,他撫摸一支形狀像蠟燭的樂器龠,又把它當作太陽。
「酸甜苦辣咸」都是味,但最讓人回味不已的卻是清淡的味道。清淡和味道,像一對反義詞,其實清淡是所有味道的糅合與歸宿。好比苦和樂都不可長久,苦樂過後的清歡才是最值得品咂的。
蘇軾早在密州做太守時,在《超然台記》就寫道:「凡物皆有可觀。苟有可觀皆有可樂,非必怪奇瑋麗者也。哺糟啜漓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飽。」「無往而不樂者,蓋游於物之外也。」游於物外,不凝滯、不苛求,自然無往而不樂。
蘇軾還寫過一篇文章說「苦與樂」:
樂事可慕,苦事可畏,皆是未至時心爾。及苦樂既至,以身履之,求畏慕者初不可得,況既過之後復有何物?此之尋聲捕影、系風邇夢爾……
孔子曾經問弟子們的志向,眾弟子紛紛說欲做王侯將相,治國牧民、復興禮樂。只有曾點說:「我嚮往一個場景,暮春時節,春裝做好了,和五六個青年,六七個少年,在沂水邊洗澡游泳,在祭壇下乘涼,唱著歌回家。」孔子喟然長嘆一聲,說:「我與曾點一道去吧。」
蘇軾和好友到郊外去玩,在南山喝了浮著雪沫乳花的午茶,配著春日山野里的蓼菜、茼蒿、新筍,不由發出讚歎:「人間有味是清歡。」
蘇軾與孔子,都是深諳清歡之味的達者。「清歡」可以理解成「清淡的歡愉」,但又不完全如此。我們不知道它是什麼,但我們知道它不是什麼。
它不是李白「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那樣的自我放逐;它不是杜甫的「人生有情淚沾臆,江水江花豈終極」這樣的悲痛;它不是納蘭容若「情到多時情轉薄,而今真箇悔多情」的無奈哀傷;它也不是王國維「人生只似風前絮,歡也零星,悲也零星,都作連江點點萍」的這種刻骨感觸。
清歡是什麼味道?引用蘇軾的比喻:有舌人自知。
人間有味是清歡,不獨美食、風景與人生,文字亦然。
註釋
①劉倩叔:泗州人,曾隨其父典眉州。南山:泗州南郊風景地。東坡自註:南山名都梁山,出都梁香故也。
②午盞:午茶的杯盞。
③蓼茸:野菜的嫩芽。蒿筍:穀類莖稈,亦稱蒿把,秋季產于田塘畔。春盤:古時立春日,取蘿蔔、芹菜等生菜、果品置於盤中送人,表示賀春、迎新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