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終身學習?

為什麼要終身學習?

第四章

不學自然無術

◣學習不是為了升官發財,知識也不是商品。脫去庸俗的外衣,努力發現學習的樂趣。

◣學習是人與世界、與他人、與自己的對話。

◣如果很多東西沒學會,你就無法在社會上自立。

◣當你擁有廣博的知識,你會更加豁達、智慧。

◣藝術、天文、地理、文學、醫學、生物方面的知識可以提升我們的自我認知。

◣愛上學習,挖掘各學科之樂趣。

◣我們如果能了解到各學科之間的關聯,就能更好地引導孩子發現學習之樂。

我們老得太快,聰明得又太遲,

難道最後除了一聲嘆息,就剩不下什麼了嗎?

我們根本不用說:「嗐!早知如此……」

如你所知,時不我待!

此時,此刻,此地,開始學習吧!

無數的證據表明,學習是人之天性,是大自然用基因保留在人類細胞中的信息,我們每個人從生下來,就已經攜帶著學習的細胞。

在大多數人心目中,嬰兒是非常無能和幼稚的。其實我們並不完全了解嬰兒究竟有多大能力。20世紀60年代以後,由於心理研究技術的發展,心理學家發現了許多此前並不了解的嬰兒心理能力,一些心理學家在發表他們的發現時驚呼:「我們過去太低估新生兒和嬰兒了。」

3個月的嬰兒就出現了欲求、喜悅、厭惡、憤怒、驚恐、煩悶等6種情緒反應以及掌握了通過感知來學習事物的能力。

沒有學習能力,人不會在一歲左右學會走路。正確地行走需要股二頭肌、股四頭肌以及腰、腹部肌肉等總共13塊大肌肉協調運動。

沒有學習能力,人不會在一歲多的時候開始說話,要想發出悅耳的聲音,需要喉腔內外那幾十條肌肉與唇齒、鼻腔共同作用。人身上最靈巧的肌肉就是舌肌和喉肌。

人,生來就對世界充滿好奇心,熱愛學習是人的生物本性和生存之本,人也因此能成為萬物的靈長。

有人說我們來到這個世界,就是為了學習,這樣的說法一點兒也不誇張。

從基本能力而言,人要學習基本的生活技能,掌握如吃、穿、走路、說話等生活自理能力;

隨著成長,我們開始學習生存知識和生活技能,獲得一技之長或學問知識來維持生活或提高生活質量;

從更高的能力要求而言,我們要學會去愛,去和別人分享愛,給予他們愛等等,讓自己的靈魂獲得更高層次的愉悅。

所以,我們每個人都該為自己的存在感到驕傲,為自己來一點兒掌聲。從小到大我們學會的東西不計其數,我們每個人都是大自然獨一無二的精華。何謂「生存」,即能夠讓自己生活下來並維存下去這種生命的奇迹,它有賴於我們從嬰兒開始就始終抱著的不屈不撓的精神,探索著周圍的未知世界。

就像莎士比亞借哈姆雷特之口驚呼:「人是多麼了不起的一件作品!」

這樣的態度不算是自高自大,而是對自我生命的歡呼和珍愛。

同樣,人不僅生來有「會學」和「學會」的良好天性和能力,而且還能達到「好學」「樂學」的更高層次。

有人問北京大學馮友蘭教授為什麼這麼用功治學,他只用了兩句話來概括自己:「春蠶吐絲,欲罷不能。」錢鍾書比喻自己讀書和治學是「饞嘴貓吃美食」。林語堂也說過:「我讀書從來不知道什麼叫苦,我也從來不知道什麼叫苦學。」

相關研究

一歲以內的嬰兒有綜合感知能力嗎?

研究者同時給4個月大的嬰兒看兩張照片:一張照片照的是兩塊石頭相碰撞,另一張照片照的是兩塊海綿相碰撞。在出示兩張照片的同時,還模擬聲音,但只模擬一種聲音,要麼是石頭碰撞的聲音,要麼是海綿碰撞的聲音。結果,幾乎所有聽到石頭碰撞聲音的嬰兒,都把目光轉向那張石頭碰撞的照片,而所有聽到海綿碰撞聲音的孩子,都把目光對準了那張海綿碰撞的照片。

研究還發現,4個月大的嬰兒能把成人發音時的口型與發出的不同母音相匹配,而7個月大的嬰兒能區分不同的表情——將高興或生氣的說話聲音與說話者的面孔相匹配。

一方面,嬰兒的綜合知覺是天生的,他們天生就具有把不同的感覺通道同時加以利用的傾向,但並不是說他們對任何不熟悉的事物都能天生地用綜合知覺進行感知。

另一方面,他們能從實際生活中後天性地加以學習來進行判斷。嬰兒通過感覺和知覺來記憶事物的能力真是太強了,大多數嬰兒只要見過一次火車,就能記住火車是怎樣飛快地跑、怎樣」叫」的。即使他只是個小小嬰兒。

我想他們的話是真正讀書人的話,學習在他們的眼中不需「寒窗苦讀」,他們是由衷地體會到了讀書過程的快樂,體驗到了享受學習的美妙滋味和自由境界。

可是在現實生活中,是什麼讓學習變成了一件苦差事,令人望而生畏?即使我們普通人達不到大家的讀書風範,至少也不要心生厭倦。

怎樣才能把學習當成一件讓人享受的痛快事?想要做到享受學習容易嗎?學會享受學習絕對不是神話傳說。讓我們先從這裡開始。

為什麼要終身學習?

要是有人說中國人不重視教育,沒有人會同意。「學而優則仕」「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這些我們都耳熟能詳,但重視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什麼呢?

孩子天天背著書包去上學,但他知道自己為什麼要上學嗎?

每個孩子都本能地帶著無窮的求知慾高高興興地走進學校、走進課堂,渴望通過學習使自己得到全面發展。可隨著時間的流逝,為什麼許多學生越來越感受不到學習的快樂了呢?

這和最初我們給他們輸入的學習觀念有關,它決定了孩子學習的原動力,決定了孩子學習是否有持續發展的後勁,以及遇見學習困難時是否有想要克服的願望。

家長從小告訴孩子要讀書的原因。有人可能會這樣說(不是明說也是暗指):

為了出人頭地。

為了升官發財。

為了考清華、北大。

為了將來有份好工作。

為了以後能掙錢,有地位

現在的社會不讀書將來你能幹什麼?

我們沒讀書,就希望你讀好書!

當然也有人會說:「學習是為了讓你更快樂!」

還有最糟糕的一種狀況是:孩子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學習,他也從來沒有獲得相關的提示,只是麻木不仁地想著:「別人去上學,我也去唄!」

如果你是個天真的孩童,你覺得哪種說法會更容易接受呢?估計大部分人會選擇第二種,誰會聽見快樂的事情而躲得遠遠的呢?

那些出人頭地的想法,先不論對於孩子是否具有吸引力,年幼的他顯然聽不懂或者即便聽懂也是似懂非懂。那些成年後才會逐漸在社會上慢慢習得的功利和虛榮,孩提對此一概不懂。像網路熱議的「五道杠少年」那樣,一夜紅遍網路,引起人們強烈非議的孩子畢竟是極端個案。孩子是無辜的,只是急功近利的父母把自己貪婪的慾望強加在他的身上,再加上並不高明的操作手段才出現了這樣的事件。

如果孩子本來不懂這些功利的含義,父母卻這樣告知他,那他就會覺得自己是為了父母而讀書的。所以說孩子找不到學習的動力,說到底還是不知道為什麼學習。

所以,良好的學習基礎是先有學習的願望和動力,否則父母和老師再苦口婆心地勸學也無濟於事。

學習不是為了功名利祿

著名歷史學家呂思勉曾說:「學校的起源,本是純潔的,專為研究學問的。」

學校本應教書育人,現在卻大談投資和回報,「百年樹人」的「低效」又如何跟得上這講究「時間就是金錢」的商人的節奏呢?

所以說,父母的功利觀念不是生來就有的,而是受大環境的影響產生的。

學習讓你快樂且有價值

既然學習不是一條簡單膚淺的富貴之路,不是一個暫時的應試工具,又不能過分地強調其外在的作用和功效,那學習的內在本真到底是什麼呢?

我們告訴孩子——學習讓人快樂。但孩子憑什麼輕易相信呢?

你說知識是有趣的,可孩子怎麼才能體會到呢?

假使我們僅僅停留在言語上,告訴孩子學習會讓他更快樂,那他必然無法接受。接下來我們就要採取一些實際行動讓孩子切實地體會,引導他們發現知識帶來的比巧克力還美妙的滋味。

「我不會」——「我會了」

終於有一天,我不用攙扶,自己穿著冰鞋在冰面上自如地滑行,雖然之前摔過很多次,但我還是學會了,這種感覺真好。

終於有一天,我騎著自行車上路了,不會歪歪扭扭地撞上樹,好開心。

終於有一天,我能完整地看完一章童話故事,不會被那麼多的生字卡殼,還能清清楚楚地朗讀出來,不再需要媽媽讀故事給我聽。

終於有一天,我能夠在遊戲機前闖過一關又一關了,雖然難度挺高,還是沖關到最後,在遊戲廳里忍不住高聲尖叫,好開心。

終於有一天,我不用套著游泳圈,就能在水裡自由地舒展自己的身體,像魚一樣自在。

從「不會」到「我會」,從「不知」到「知道」,是充滿樂趣的過程。我們不斷地重複練習,希望獲得進步。功夫不負有心人,最終我們看見了自己的成績,知道自己的努力有了好結果,就像收穫了香甜的果實一樣開心。

你最初穿上冰鞋,不就是夢想著滑行的瀟洒,甚至可以向同學炫耀嗎?

你聽見媽媽講童話故事,是不是就想象自己能完全看懂童話故事?

只有學習才能夠讓我們夢想成真。幸虧存在這種滿足的樂趣,人們才做出努力,才有了想知道、想學習的慾望。

學習永遠是一種樂趣,如果我們沒有感受到,那一定是出了什麼問題。

甚至當我們向旁人自豪地炫耀學習結果,那也是一種樂趣。為了向別人炫耀我們所知道的,也會促使我們學習,這樣的炫耀比炫耀名牌衣物豈不可愛多了!

我們所有人都直接品嘗過學有所成的甜蜜,可是很多人也許並沒有潛心思索過——我的快樂是這樣得來的:因為學習,因為努力!我能,我可以!

所以,引導孩子們去發現這種學習的樂趣,讓他們意識到「學習是快樂的」比學會滑冰、學會識字、學會某種技能本身更重要。

懂得更多,自由自在

如果很多東西你沒學會,就會像一個嬰兒,需要時時依靠父母才能生存。

當我們會看地圖了,出門再也不怕迷路,帶著地圖就好了;

當我們會數數了,不用大人陪著也可以自己去買東西,因為我們知道怎麼數錢;

當我們會做飯了,父母有事出遠門也沒關係,我們盡可自給自足;

當我們自己會做針線活兒了,即便爸媽不在身邊,我們也能自己縫好衣服上的扣子;

當我們學會走路了,可以自己走到公園裡,不用牽著媽媽的手;

當我們再厲害點時,可以甩開爸媽的手,自己跑起來,去追可愛的小狗。

所有的這些事情如果自己不能單獨完成,都需要去依賴別人,我們不能隨心地做自己想做的事,這樣就會感覺手腳被無形捆綁。從小我們便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這不僅是一句自我獨立的口號,還是走向自由的必經之路。

如果很多東西你沒學會,你就感受不到選擇的自由和樂趣。因為你不了解,甚至不知道它們的存在,更別說做選擇了。

在我讀小學的時候,學校組織了很多學習興趣活動,涵蓋舞蹈、歌唱、腰鼓、繪畫、園藝、動物飼養、武術、天文等等。我沒有很主動地選擇一個興趣小組參加。事實上是自己有點蒙,不知如何選擇。因為不太了解我的興趣喜好,老師便隨便把我安排在腰鼓隊,我勉強敲打著腰鼓直到小學畢業。其實在後來的中學階段我覺得有些遺憾,為什麼自己當初沒去選擇武術、天文或者園藝呢?這些都會比腰鼓更讓我開心。可惜直到後來我才了解到那些園藝、天文、武術等看起來不那麼通俗的字眼,到底代表著什麼東西。

雖然對於選擇哪個興趣小組,其中對與錯無關緊要,可如果在生活中盲目選擇就會給自己帶來麻煩。

我們對職業一無所知,怎麼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工作呢?

我們不懂如何去了解對方性格脾性,怎麼選擇適合自己的伴侶呢?

我們不了解有了孩子的生活意味著什麼,如何選擇在何時生兒育女的時機呢?

如果我們對一些領域缺乏了解,內心怎麼會有答案呢?本來擁有自由選擇的權利也都自動放棄了。

可如果我們不去主動選擇,而是被動等待,結果可能更糟糕。不知不覺中夢想就有可能和自己擦肩而過,甚至會給我們留下終生的遺憾。

知識豐富,超然物外

上文談到我們懂得的知識和技能越多,就越能享受到選擇的權利和身體的自由,那心的自由呢?

一隻駱駝不會思考大漠黃沙的盡頭是什麼!

一隻河馬不會仰望牛郎織女星甜蜜的約會!

一隻蟑螂不會驕傲它的祖先有著先於人類存在的神奇生命力!

它們沒有放心去飛的能力和要求,是靠本能維持著自己最基本的生存。

物質生活同樣也只能維持著讓我們像動物一樣不假思索地活著,供應我們生命,但這對人來說遠遠不夠,我們不甘心自己只是「飲食男女」。我們會思考:有什麼可以讓我們真正體驗到快樂和幸福呢?解決這問題還得靠精神食糧的攝入。

我想,「生活在別處」的境界,就是讓我們忘卻身邊的雞毛蒜皮,忘卻俗事紛擾。

想要忘卻,談何容易!但別忘了,知識就是一根美麗的「忘憂草」。

弗洛伊德把藝術稱為「白日夢」,認為這樣的夢會把我們從日常瑣碎的事件中拯救出來。在白日夢的夢幻狀態中,藝術會幫我們去調節平息痛苦和焦慮。

當人們從夢中醒來,心靈就像給洗了個痛快的澡,被生活弄得支離破碎的我們開始重新整合,以一個更加輕鬆的心態繼續去和現實世界打交道。

我想不僅是藝術,天文、地理、文學、醫學、生物等都可以是「白日夢」的素材,可以帶我們掙脫凡塵俗事,去尋找內在自我。

當然,要想有做夢的素材和做夢的能力,就得投入學習。

在浮躁的社會中,享受寂寞,一個人去知識的海洋遨遊吧!

我們去讀史,在悠久的歷史長河中,你發現自己多麼渺小,只是長河中的一個小得不能再小的角色,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我們這些個小角色的小小喜樂又何足為道?

我們去看天,在浩瀚的宇宙中,滿天繁星像是一個個小句點,可我們的地球也只不過是其中的一個句點而已,而我只是句點中的幾十億分之一,那又是宇宙中的多少分之一呢?只能忽略不計了。

所以,當你擁有像海洋一樣深、像歷史一樣遠、像天空一樣廣的知識,你會發現更能放得下當下的痛苦或煩惱,用燦爛的才華做一個精神的貴族。

即使現實有暗黑之夜,但燭光燦然,光照心的一隅;

即便世事倏然,但登高雲行,且讓紛繁於外。

前文對學習意義的追尋,讓我們懂得了學習,那讓我們的孩子愛上學習有什麼具體的辦法呢?

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想愛上學習,必須有興趣,必須看見學習之美。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愛養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愛養
上一章下一章

為什麼要終身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