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面

水調面

水調面

麵粉加入水和成的麵糰就是水調面。我們可以簡單地稱之為「不發酵面」。在製作不同的水調面麵食時,可根據製品的不同,個人的喜好及口感差異,用不同溫度的水調製麵糰,如:冷水麵糰、溫水麵糰和燙麵團。但不管你用哪一種溫度的水來調製麵糰,這種調製好的、在體積上不會膨脹的麵糰,人們都稱為「死面」。

水調麵食的製作

☉冷水麵糰的特性

冷水麵糰又稱「死面」或「涼水面」。通常用中筋麵粉或高筋麵粉加25~30℃的冷水調製而成。由於水溫低,澱粉不會糊化,麵糰比較緊實。依水分和口感的不同,又分為軟面與硬面。俗語說「軟麵餃子硬麵條」,軟面適合製作餃子,硬面適合製作麵條,但麵糰揉好之後必須鬆弛,使吸水均勻,方便成形。麵糰的特性為彈性好、韌性強、拉力大,製作的麵食色澤較白、爽口、有嚼勁。麵糰的軟硬,可以根據產品特性及個人的喜好調節。

冷水麵糰具有較好的彈韌性或可塑性,產品組織密,質地實,沒有孔洞,體積不脹,成品爽滑,富有嚼勁。

·「三光」麵糰是怎樣揉出來的

揉面是麵食製作的基本功,當麵粉揉到「面光、盆光、手光」的「三光」標準時,即表示這份麵糰揉好了。掌握下面的方法,揉制出一份三光麵糰就會易如反掌。

1

首先要稱取製作不同麵食所使用的麵粉量,取適量比例的液體(如常溫水、牛奶、菜汁等);將液體繞圈倒入麵粉中。注意水或其他液體要一點一點放。

2

邊倒水或其他液體邊用筷子攪拌,將容器內的乾濕材料混合,直至水分消失,麵粉變成小團的面絮狀。

3

將筷子上的面絮清理乾淨,用手繼續在盆內揉成完整的麵糰。如果使用的容器不夠大,可以將麵糰倒在面案上揉。

4

邊揉邊將粘在手上和盆上的乾麵粉揉至麵糰中,先聚攏成粗糙麵糰,然後用掌根部位向麵糰的下前方向用力推搓出去,再將麵糰轉90°,聚攏后再用力推搓,反覆動作,直至麵糰光滑,一個完美的「三光」麵糰就揉好了。

5

如果你感覺無論怎樣揉,麵糰都不光滑,可用保鮮膜或大點的盆子扣在麵糰上,靜置鬆弛。讓麵糰「休息」一會(也就是常說的「醒」)。大約10分鐘后再揉,麵糰就變「聽話」了。

☉溫水麵糰的特性

溫水麵糰又稱熱水面或半燙麵。調製溫水面的水溫以50~70℃為宜,此時麵粉內的澱粉開始要糊化,麵粉吸水會稍微增加,所以揉好的麵糰必須經過鬆弛與冷卻,吸水更均勻,形成良好的彈性與可塑性,以便成形操作。

溫水麵糰的調製方法大致和冷水面的調製方法相同,但水溫以50~70℃最適宜,過高會引起面粒黏結,達不到溫水麵糰應有的特點;如果過低,則澱粉不膨脹,蛋白質不變性,也達不到溫水面的特點。只有掌握好水溫,才能調製出符合要求的溫水麵糰。由於溫水麵糰帶有一定的熱氣,因此要等到麵糰冷卻后,再揉成團,蓋上保鮮膜或濕布備用。

溫水面的彈性、韌性及可塑性介於冷水面與燙麵之間,常用於氣溫低的季節。

☉半燙麵團的特性

半燙麵團是用沸水倒入麵粉,攪拌成鬆散小麵糰,再用適量冷水調成軟硬適中的麵糰,這樣的麵糰保持了部分韌性,豐富了成品的口感。

·面是怎麼「燙」出來的

1

將冷水煮沸后立即熄火,不要延長加熱的時間,以免水分因蒸發而損耗。將沸水用繞圈方式倒入麵粉中,避免沸水集中在一起。

2

用筷子迅速攪拌麵粉,待麵粉呈鬆散的麵糰狀,接著倒入冷水,用手抓勻,使之成為較為濕黏的麵糰。

3

如果麵糰非常濕黏,這是正常現象,不需要過多地揉和,略成團后開始鬆弛;蓋上保鮮膜,靜置鬆弛約30分鐘。

4

鬆弛好的麵糰具有延展性,變得不是特別黏手即可順利操作。

☉燙麵團的特性

燙麵又稱熱水面或全燙麵。顧名思義,燙麵團是指調製時,全部使用沸水,因澱粉完全糊化,麵粉吸水量會增加一倍左右,是一種特殊麵糰。一般會使用小麥澱粉(俗稱澄粉)為主原料,揉好的麵糰較黏,必須經過鬆弛與冷卻,使麵糰吸水更均勻,具有良好的可塑性,才有利於成形操作。

使用沸水製作的全燙麵,由於麵粉中的蛋白質完全變性,澱粉充分膨脹糊化,所以麵糰色澤較暗、彈性差、黏性強,但可塑性高,產品不易變形,且質地柔軟、有透明感。

燙麵團的製作流程與溫水麵糰基本相同。剛澆入麵粉的水非常燙,可用筷子拌散,等不是特別燙手時再操作,但也不能放置過久。

製作「死面」食品的知識點概括

☉掌握水與麵糰的關係

水量的多少和水溫的高低會影響麵糰的性質,利用此特性即能調製出不同口感的麵食。麵粉在正常的吸水範圍內,水分越多,麵糰越軟;反之,水分越少,麵糰越硬。隨著水溫的升高,麵粉的吸水量也會增加,主要是因為麵粉中的澱粉受熱所產生的糊化作用。因此,水溫的高低會影響麵粉的吸水性。不同的麵食類別需要軟硬度不同的麵糰。

製作麵食的方法千變萬化,沒有固定死板的模式,在了解了麵粉與水的關係后,完全可按照個人喜歡的口感來製作不同的麵食。

☉鬆弛的重要性

鬆弛,也稱醒面或餳面。麵食在整形前需鬆弛麵糰,其目的是使麵糰內的水分完全吸收。鬆弛后的麵糰光滑不黏手,並且具有良好的延展性,有利於整形。冷水面的鬆弛時間依麵糰的軟硬度而定,主要以麵糰鬆弛后能順利操作為原則;而水分含量較高的燙麵也需等待麵糰冷卻且鬆弛后,才能進行製作。而發酵麵食,還需要二次鬆弛才可進行下一步操作。

☉正確的揉面方法很重要

把麵糰揉制光滑,是絕大多數麵食製品的基本要求。經過充分揉制的麵糰製品的表面才會光滑。揉面看似簡單,實際上是有技術和手法的。

·在盆里揉面和在案板上揉面有什麼不同?

揉面的時候最好在案板或檯面上操作。

很多人喜歡在盆內揉面,這主要是因為在盆中水分和麵粉比較容易結合,液體不會淌開,操作更方便。可以在麵粉用量非常少的情況下使用這種方法。由於再大的盆也有局限性,建議還是在案板或檯面上揉面比較好。

對於新手或初學者來說,可以將液體在盆內混合不流淌后再移到案板上揉面。

直接在案板上揉面的操作方法是:將乾性原料混合好后在案板上開一個麵粉窩,分次加入水,每加一次用刮板輔助攪拌,直至水全部加完,麵粉攪拌成絮狀,用手掌根按壓面絮,並將檯面上的所有乾麵粉混合成團,之後再開始揉面。

·揉面的手法力度有什麼講究?

揉面的時候,手掌根接觸麵糰,手臂抻直,身體微前傾,用肩膀和身體的力量發力。用手掌將麵糰推按出去,雙手(或單手)來回推按。麵糰變長后再收回來(或三折),再換個角度推按,兩手反覆交替揉制麵糰。麵糰開始是粗糙的,隨著反覆不停地揉面,麵糰會被逐漸揉至光滑。

整個揉面過程要使用整個身體的力量,而不僅僅是手的力量。如果只單純地使用手掌和前臂的力量,麵糰的受力不夠大,會出現麵糰揉了很久也沒有揉光揉透的情況;也不要像洗衣服一樣,反覆摺疊或用手指按壓麵糰,這樣會將麵糰壓破壓壞。

·可以利用工具來揉面嗎?

如今很多廚房機器已經在家庭中普及,可以利用廚師機、壓面機等工具進行輔助揉面,以解決新手和初學者揉面困難的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利用廚師機揉面製作中式麵食時要選用低擋攪打,不能選用高速擋。

麵包機也是很好的揉面工具,尤其是製作較軟的發糕、餅皮等,利用麵包機的不粘內桶,可以較好地揉制高濕度麵糰。

使用麵包機來揉制發酵麵糰時要注意,如果麵糰的硬度略高,麵包機功率比較低的話,麵包機揉面就會需要增加更多的時間,麵糰在揉制過程中可能還沒揉透就已經開始發酵,會出現無論怎樣揉都揉不光滑的情況,影響製品的成形。可以先用機器混合麵糰,再手工揉制相結合的方法揉面。

我們可以根據各種機器自身的特點,合理利用,來幫助我們製作不同的麵食。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中式麵食入門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中式麵食入門
上一章下一章

水調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