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口感排序,非常冒險。

尤其是,任何頂級形態都達到了足夠的高度,而每種高度都自成峰巒,自享春秋,更不易斷其名次。

為普洱茶的峰巒排序,還遇到了特殊的困難,那就是,抵達者實在太少,難以構成廣泛輿論。上好的茶品,既稀缺又隱秘,怎麼才能構成能使大家服氣的評判?行家甚至都知道哪幾位老兄藏有哪幾種品牌,說高說低,都有「挾藏品而自重」「隱私心而待沽」之嫌。

上:福元昌號七子圓茶,生產於一百多年前。中:乾利貞宋聘號圓茶及內飛,生產於八十多年前。下:中茶牌紅印圓茶及內飛,生產於上世紀五十年代。

因此,資深茶客們往往只默默地排序於心底,悄聲地嘀咕於壺邊。說大聲了,怕遇冷眼。

好像都在等我。

因為我嫌疑很小,膽子很大。

那麼,就讓我來吧。

我對「號級茶」排序的前五名為——

第一名:「宋聘」;

第二名:「福元昌」;

第三名:「向質卿」;

第四名:「雙獅同慶」;

第五名:「陳雲號」。

我對「印級茶」排序的前五名為——

第一名:「大紅印」;

第二名:「甲乙級藍印」;

第三名:「紅印鐵餅」;

第四名:「無紙紅印」;

第五名:「藍印鐵餅」。

我對「七子餅」排序的前五名為——

第一名:「七子黃印」;

第二名:「七五七二」;

第三名:「雪印青餅」;

第四名:「八五八二」;

第五名:「八八青餅」。

寫完這些排序,我在大膽之後突然產生了謙虛,覺得應該拜訪幾位老朋友,聽聽他們的說法。

先到**,叩開了柴灣一個巨大茶葉倉庫的大門,出來迎接的正是白水清先生。在堆積如山的茶包下喝茶,就像在驚天瀑布下戲水,非常痛快,因此每次都會逗留到午夜之後。

白水清先生對普洱茶的見識,廣泛而又細緻。原因是做了幾十年的普洱茶貿易,當初很多場合是不能「試泡試喝」的,只憑兩眼一掃,就要判斷一切,並由此決定禍福。我總覺得一次次「兩眼一掃」的情景中包含著有趣的文學價值,可以引發出許多傳奇故事。小巷、馬車、麻袋、眼神、汗滴……年年不同又年年累積,活生生造就了一個白水清。

但是,白水清先生無心文學。那年年月月的長期訓練,使他的眼光老辣而又迅捷。我建議他編一部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普洱茶詞典》出版,因為他有這種知識儲備。說起「號級茶」,白水清先生首先推崇當年的四個茶莊:同慶號、同興號、同昌號、宋聘號。在品牌上,他認為最高的是「紅標宋聘」,口味濃稠而質量穩定。其次他喜歡「向質卿」的高雅、鮮爽,「雙獅同慶」的異香、霸氣。「福元昌」和「車順號」,好是好,但存世太少,呈現得不完整,不方便進入隊列。此外,他還欣賞幾個茶莊,例如江城號、敬昌號等等。

何作如先生在普洱茶上,是很多茶人的「師傅」。他原是個文學愛好者,很多年前我只要和金庸先生、白先勇先生聊天,他每次都來泡茶。也不講話,只是低頭泡,偶爾伸出手指點著茶盅,要我們趁熱喝。我們三人當時對普洱茶尚未入門,完全不知道他拿出來的茶是何等珍貴,現在想來還十分慚愧。

何先生把「號級茶」分了「四線」。一線三名,「宋聘」「雙獅同慶」「福元昌」;二線兩名,「陳雲號」「仁和祥」;三線三名,「本記」「敬昌」「同興」;四線也是三名,「江城號」「黃文興」「同昌號」。

***先生對現代普洱茶發展的貢獻,人所共知。那天我在飛機上正好與他鄰座,就聊了起來。他是一位宏觀的管理者,既有科學思維,又有敏銳口感,因此對各種品牌都有一種鳥瞰的高度。他對「號級茶」的排序,一口氣列了十名:「宋聘」「福元昌」「向質卿」「雙獅同慶」「陳雲號」「大票敬昌」「同昌號(黃文興)」「江城號」「元昌號」「興順祥」。他對「印級茶」排了六名:「大紅印」「甲乙級藍印」「紅印鐵餅」「無紙紅印」「藍印鐵餅」「廣雲貢餅」(六〇年代出品)。

他對「七子餅」,也浩浩蕩蕩地排了九名:「七子小黃印」「七五七二(青餅)」「雪印」「月印」「八六五三」「七五八二」「八五八二」「七五四二」「八八青(七五四二)」。除此之外,他還提供了自己對熟茶的排名:「紫天」「八中熟磚」「南寶磚」「**後期磚」。對「新生代普洱茶」,他比我們都認真,因此也提供了排名:「易武春尖」「紫大益」「橙中橙」「九九易昌」「倚邦紅印」「昌泰號(二〇〇一)」「瀾滄古茶公司〇〇一」「陽春三月」「綠色永年九九」,等等。他的目光,瞻前顧後,童叟無欺。

現任永年太和茶葉公司董事長的太俊林先生,熟悉普洱茶的每一個製作環節,這是其他只懂品嘗的各位名家所不能比的。他年紀還輕,因此不想為祖父輩的老茶排序,更願意著眼現在可以經常飲用的茶品。他對「七子餅」排了五款,即「七五七二(青餅)」「八五八二(首批青餅)」「雪印」「月印(七五三二)」「八六五三」。他為「新生代」排了三款:「九九易昌」「陽春三月」「綠色永年九九」。

張奇明先生開設的大可堂茶館,專供普洱茶,早已成了上海極重要的一個文化會所。有的茶客甚至摹仿西方人著迷星巴克的語言,說自己平日「如果不在大可堂,就在去大可堂的路上」。很多朋友看到那裡有一方由我書寫的碑刻,以為是我開的。其實,我只是一名常去的茶客,也是我的「第二會客室」。

1996年紫大益青餅

1999年大渡崗圓寶七子餅

昌泰九九易昌號

2005年永年九九

2001年昌泰號全綠字

2004年瀾滄古茶〇〇一沱

2004年下關陽春三月定製餅

張奇明先生對「號級茶」的排序為:「宋聘」「陳雲號」「向質卿」「大票敬昌」;對「印級茶」的排序為:「大紅印」「紅印鐵餅」「無紙紅印」「甲乙級藍印」「大字綠印」「藍印鐵餅」;對「七子餅」的排序為:「黃印」「七五七二」「雪印」「八五八二」「八八青餅」。

王家平先生在網路微博上的署名是「茶人王心」,據說投情頗深,讀者也不少,可惜我不上網,看不到。算起來,只要我在北京期間,與他喝茶的次數比較多。每次看到他胖胖的手居然能靈巧地泡出一壺壺好茶,深感驚訝。王家平先生對「號級茶」的排序為:「宋聘」「陳雲號」「雙獅同慶」「向質卿」;他對「印級茶」的排序為:「紅印」「藍印鐵餅」「甲乙級藍印」「無紙紅印」;他對「七子餅」的排序為:「八五八二」「雪印」「八八青餅」。

另外,我還分頭詢問了全國各地一些最優秀的茶藝師,如姚麗虹、黃娟、海霞、羅寅娟、田娜,等等。她們的排序,幾乎也都大同小異。可見,在口味等級上,高手們分歧不多。

這樣,我也就放心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極端之美——舉世獨有的三項文化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極端之美——舉世獨有的三項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