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說得如此痛快淋漓,但是,「號級茶」已經越來越少,誰也不能經常喝到了。「福元昌」現在存世大概也就二三十小桶吧?「車順號」據說只存世四片,我已偵知被哪四個人收藏了。都是我的好友,但他們互相不說,更不對外宣揚。怕被竊,當然是一個原因;但更怕的是,一番重大的人情,或一筆巨大的貿易,如果提出要以嘗一口這片老茶作條件,該如何拒絕?

珍貴,不僅是因為稀少。「號級茶」的經典口味,借著時間的默默廝磨,借著微生物菌群的多年調理,確實高妙得難以言表。

鄧時海先生說,「福元昌」磅礴雄厚,「同慶號」幽雅內斂,一陽一陰,一皇一后,構成終端對比。在我的品嘗經驗里,「福元昌」柔中帶剛,果然氣象不凡,「同慶號」里我只中意「雙獅」,「陳雲號」葯香濃郁,也讓我欣喜,但真正征服我的,還是「宋聘」。「宋聘」,尤其是「紅標宋聘」而不是「藍標宋聘」,可以兼得磅礴、幽雅兩端,奇妙地合成一種讓人肅然起敬的衝擊力,瀰漫於口腔胸腔。

我喝到的「宋聘」,當然不是光緒年間的,而是民國初年宋家與袁家聯姻后所合併的「乾利貞宋聘」茶莊的產品。那時,這個茶莊也在**設立了分公司。每次喝宋聘,總是多一次堅信,它絕非浪得虛名。與其他茶莊相比,宋、袁兩家的經濟實力比較雄厚,這當然是最高品質的保證;但據我判斷,「宋聘號」這一光耀後世的企業裡邊,必有一個真正的頂級大師在進行著最重要的把關。正是這個人和他的助手,一直在默默地執掌著一部至高的品質法律,不容哪一天,哪一片,有半點疏漏。

照理,堪與「宋聘」一比的還有同興號的「向質卿」——一個由人物真名標識的品牌,據說連慈禧太后也喜歡。但奇怪的是,多次喝「向質卿」,總覺得它太淡、太薄、太寡味,便懷疑慈禧太后老而口鈍,或者向家後輩產生了比較嚴重的「隔代衰退」。到後來,一聽這個品牌就興味索然。沒想到有一天夜晚在深圳,白水清先生拿出了家藏的「向質卿」,又親自執壺沖泡,我和馬蘭才喝第一口就不由得站起身來。柔爽之中有一種大空間的潔凈,就像一個老庭院被僕役們洒掃過很久很久。無疑,這是典型的貢品風範。但是,如果要我把它與宋聘作對比,我還會選擇宋聘,理由是力度。

我對「印級茶」的喜歡,也與力度有關。即使是其中比較普及的「無紙紅印」「藍印鐵餅」,雖然在普洱茶的時間坐標里還只是中年,卻已有大將風度,溫厚而又威嚴。

在京城初冬微雨的小巷茶館,不奢想「號級茶」了,只掰下那一小角「紅印」或「藍印」,再把泉水煮沸,就足以滿意得閉目無語。

當然也會試喝幾種「新生代」普洱,一般總有一些雜味、澀味。如果去掉了,多數也是清新有餘,力度薄弱。那就只能耐心地等待,慢慢讓時間給它們加持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極端之美——舉世獨有的三項文化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極端之美——舉世獨有的三項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