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學
文蘭媽媽給文穆楊報了名,九月初開學,還有段兒時間。
其實袁超溫希望文穆楊早點上學,終究天天和他們幾個在一起,會使孩子失去朝氣,和同學在一起,會有樂趣和歡樂,有利於穆楊身心健康快樂成長。
這幾天地里活兒也不多,文蘭媽媽就想領著穆楊和弟弟去趟城裡,買幾件新衣服,再買個書包和些學慣用品。
文蘭媽媽到飼養室找到穆楊,穆楊一聽要去城裡,就高興的直蹦高,好長時間沒去城裡了,三位師父叮囑了穆楊一番,穆楊非叫姥爺也一起去,姥爺擰不過也就一起去了。
文姥爺在前面走,文蘭媽媽拉著弟弟鳴迎慶,文穆楊在旁邊屁顛屁顛的跟著,二里地沒多遠,一會兒工夫幾個人就進了城。
雙塔縣古稱雙塔州、帆陽郡,因為城內有兩座建於唐朝的寶塔而得名,抗戰勝利后改稱雙塔縣,歸燕北定直市管轄。
望著城內兩座高高的寶塔和破舊的城牆,文三叔心潮起伏,自己小時候,城牆還是完整地,東關、西關、南關、北關,四關城門高聳,門樓內還有壁畫,站在城牆上望著郊外的景緻,還能記起老人們講的乾隆爺留的詩句:「郊外黃花似金釘釘地,城內雙塔如玉錐錐天。」
「姥爺,走哇!您怎麼發獃呢?」
文姥爺心想,你們年輕人是看不到過去的古香古色嘍!
「走,姥爺給你們買燒餅吃,再裹上豆腐絲,吃一個你就飽了。」雙塔燒餅和豆腐絲在九城都有名。
文三叔在路邊買了燒餅和豆腐絲,幾個人邊走邊吃,遠遠地看見前面的大牌樓,紫紅的大柱子,牌樓正中書寫:「天下第一州」五個金光閃閃的大字。
牌樓下面挺熱鬧,推車的、趕路的、看熱鬧的,熙熙攘攘。還有吹糖人的,賣糖葫蘆的,還有寫字賣畫的。
穆楊看見在牌樓下面拴著一隻駱駝,旁邊站著一個穿紫黃色長衫的僧人,手裡拿著一個小鈴鐺,邊搖嘴裡邊喊著:「看看瞧瞧嘞,看面卦嘞,看不準不要錢!」
旁邊圍了幾個人,但卻沒人找他算,文穆楊好奇就擠到前面看著大和尚,大和尚一看擠進來一個濃眉大眼,兩眼炯炯有神的小孩子,看上去五六歲,但身高卻有一米四五了,但怎麼感覺看到小孩雙眼有些發怵?
「小朋友!你家大人呢?」大和尚看文穆楊一個人,就想誑文穆楊。
文穆楊是誰啊?一眼就看出了他的心思,「他們在那邊溜達呢!」文穆楊隨手一指。
「你是和?」大和尚想讓文穆楊上勾。
文穆楊多聰明啊!「我爸爸和…。」
「你和爸爸媽媽一起來的對不對?」小孩子就是好糊弄,大和尚心想。
唉!本想揭穿你,看你歲數也不小了,大老遠來的,就為混口飯吃也不容易。文穆楊就沒說話。
「看看,大伙兒看看,他一進來,我就知道他和誰一起來到,我沒誑大伙兒吧?」
旁邊一個婦女中年拉著一個四五歲的小女孩,婦女一看心動了,「大和尚,給我家閨女瞧瞧?」大和尚叫這位婦女報了女孩生辰八字。
大和尚便裝模作樣的掐著手指,搖頭晃腦一番,「她母親,小女孩最近不太好啊!」
婦女一聽,我也沒說什麼他就算出我是她母親了?看樣子挺准,就著急了:「大和尚,我閨女怎麼不好?」
大和尚向婦女伸出手掌不說話。好容易有個上鉤的了,文穆楊就在旁邊看著,婦女趕忙從貼身兜里拿出手絹,手絹包著一分、二分、五分的幾個硬幣,最大是一毛的幾張紙幣,不情願的拿了一毛錢,遞給了大和尚。
大和尚眯著眼沒接,婦女一看,又拿出一個五分硬幣一起遞給大和尚,大和尚還是不接。
文穆楊一看,一毛五就行了唄,還想誑多少啊?剛想上前,聽到文姥爺在圈外喊:「穆楊,穆楊!」
「我在裡邊姥爺!」說著跳起小腳向外邊姥爺擺手。
文姥爺也擠了進來,媽媽抱著睡著了的弟弟沒進來。
婦女一聽趕忙縮回手,「大和尚,你不是說他和爸媽一起來的嗎?你算得不準,走,閨女不瞧了。」
大和尚一看文穆楊,錢要到手了被你小子給攪了。
「小娃娃,你乾的好事。」大和尚急了,伸手要抓文穆楊。
文穆楊一看這是什麼人哪?誑人還誑急眼了,「停、停,我看你歲數也不小了,怎麼說急眼就急眼?你要是真有本事,咱們倆比比」。
大和尚一聽文穆楊說話和大人一樣口氣,難道碰上同行了?就有點膽卻,不過面對一個小孩子,就是你從娘胎里開始練,還能有多大道行,膽子就又大了起來。
「你個小娃娃,比什麼?」
文穆楊一笑,你還真比阿?難道不怕丟人?給你來個難的,嚇跑你得了,「就比你剛才的認人。」
大和尚想,我什麼時候認人了,那是蒙人,但還嘴硬,「比就比,怎麼比吧?」
既然你不怕丟人,我就讓你見識見識,「來,叔叔、嬸嬸讓圈兒大點,往後退退。」
看熱鬧的人越來越多,聽到喊聲,就自然的往後退,留出了一個大圈。
文穆楊對人群一抱拳說道:「是兩口子的別說話,裝作不認識,男的站這邊,女的站那邊。」
大伙兒一看有意思,有老的有少的,就分兩邊站了五男五女十個人。
「大伙兒別說話啊!大和尚請開始吧?」
大和尚一看,這是幹嘛?挨個算嗎?不對啊!挨個算幹嘛分男女站兩邊呢?大和尚就疑惑的問:「開始幹嘛?」
「你不是說你能算嗎?你算算他們誰和誰是兩口子。」
「啊?」大和尚懵了,這個我哪會啊,算錯了亂點鴛鴦譜,人家不把我打死啊?
但大和尚眼珠一轉說道:「你先來!」
文穆楊知道大和尚不想丟人,站在兩排人之間,「你們倆站一起、你們倆站一起、你們倆站一起…。」
幾句話十人分了五對,各對兒夫妻相視一笑。
「各位爺爺奶奶、叔叔、嬸嬸我分的對不?」大家「嘩嘩」鼓掌。
大和尚一看,這小孩太厲害了,就是住持法師來了也做不到啊!為了不丟人,大和尚解下栓駱駝繩子,「小朋友,這些人你都認識不算數,我去找你不認識的人來,你等著我。」說著就牽著駱駝走了。
文穆楊本就沒打算難為他,見大和尚走了,也沒諷刺他,就對大伙兒一抱拳說道:「我去瞧瞧他去,別讓他也找來熟人。」
說著就鑽出人群拉著姥爺走了。看熱鬧的人明白啊,大家掌聲又起。
文姥爺拉著文穆楊,文蘭媽媽抱著弟弟,四人就逛了一會兒大街,然後又進了帆陽百貨商店。
帆陽百貨商店當時是雙塔最大的國營百貨商店,四層樓雖然不太高,但貨物擺的也是琳琅滿目。
文蘭媽媽給穆楊買了一身新衣服和一雙新球鞋,又買了書包、鉛筆和本,最後又扯了幾尺布,回去給老爺子和二兒子做衣服。
文蘭自己會剪裁也會做,幾人逛到快中午了,因為文姥爺年歲大有些累了,就溜溜達達回家了。
轉眼到了開學的日子。
一大早,文蘭媽媽領著穆楊來到學校,學校沒上課的,值班老師說學校老師都去開會,貼慶祝標語去了,把新生開學放在了二號,你們明天再來吧。
第二天文蘭媽媽地里幹活,一大早清就下地了,沒工夫送穆楊去學校了。
文穆楊就拿著新書包,先來到了飼養室,見姥爺正在喂牲口,大師父、三師父正在院子里練拳,二師父拿著本書在看。
四人停了手一起看文穆楊,只見文穆楊穿著新衣服背著書包,腳穿新球鞋。好一個標緻的少年郎,大了不知得迷死多少少女!不知道的還以為他是初中生呢!
文穆楊走到幾人面前打了招呼。張豐東說:「嗯,不錯,好一個翩翩少年郎,從今兒開始,你就要走入課堂了,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雖然我們教了你很多,但那都是書本上的老知識,你要儘快融入學校,學習新知識,增長新見識,學校是人生第一次正規教育,要把自己鍛煉成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合格好學生。」
張豐東又找回了做校長的感覺,像作報告似的摸著文穆楊腦袋說了一痛兒,文穆楊點頭保證。
袁超溫也說:「穆楊,二師父說得對,以後上學了,就全靠你自己了,要開闊視野,和同學們搞好關係,不要驕傲自滿,但也不要墨守成規,三人行必有我師,要健康快樂的學習成長。」
「兩位哥哥,穆楊肯定能把咱們教的發揚光大,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穆楊,白天上學,晚上到這來,功夫不能落下了,雖然咱們不主動惹事,但誰要欺負咱們,該出手時就出手。」黃樹壯鼓勵文穆楊。
文姥爺一聽說道:「老三,有你這麼教孩子的嗎?穆楊,在學校不能打架,有什麼事告訴大人。」文穆楊連忙點頭稱是。
幾個人一起吃了早飯,文姥爺想送文穆楊去學校,文穆楊說不用,還是大師父袁超溫說了話:「第一天上學就讓姥爺陪你一起去,以後就自己去,否則這麼大孩子上一年級,老師不讓啊!」
爺倆到了學校,一看學校操場上幾個孩子打鬧著。
黃土崗村小學建於五十年代,在村北頭,兩排青磚平房對面而建,中間是操場,一頭是莊稼地,莊家地邊上立著一個籃球架,一頭隔著小樹林就是國道,也沒什麼籃球場足球場的。
文姥爺不認字,文穆楊就拉著姥爺走到一個門上掛著「校長」牌子的門前,門前站著幾個家長和孩子。
「三爺,您也來了?呦!穆楊都長這麼高了?」幾個家長互相打著招呼。
說這話,從校長室走出魏老師。魏老師叫魏風今,本村的,大家都認識。
魏老師家長們打招呼:「來同學們,進這個屋。」說著魏老師就領著幾個同學進了教室,家長站在門口看著。
文穆楊進了教室一看,教室有三十多平米。課桌是五十年代大興水利時用剩下的水泥方管子連在一起排成一排,有半米高,旁邊擺著兩塊磚就是座了,也沒有講台,牆上掛著大黑板,上方貼著偉人像。
魏老師手拿銷了皮的柳木條教棍,「你坐這,你坐這大羊羔子。」
魏老師用教棍一直文穆楊:「你個高坐最後排。」一共四排水泥方管課桌,全坐滿是四十個同學。
魏老師經常到文穆楊家裡去和文穆楊媽媽聊天,見面都叫小羊羔子,今天看文穆楊長成大個了,就叫大羊羔子了。
「好了,你們都回去吧!」魏老師指著門外的家長,文穆楊向姥爺擺擺手,姥爺就和其他家長一起走了。
「同學們好!」「老師好!」其他同學大眼瞪小眼,只有文穆楊自己回答了魏老師「老師好」。
魏老師又點了名,文穆楊幫著魏老師發了新書,後來又陸陸續續來了幾個學生,但到中午,也就來了二十多個學生。
看著懂事的文穆楊,魏老師就開始喜歡上了文穆楊這個懂事的半大孩子。
因為好多學生還沒來,魏老師就告訴大家:「下午不用來了,把新書包上書皮,在家先複習複習。」說完就放學了。
文穆楊自己回到家,文蘭媽媽正在做飯,媽媽文蘭一看:「穆楊放學了?」「嗯!媽,做什麼好吃的?」
「你個臭小子,都是你愛吃的,快去洗洗手,把桌子筷子擺好和弟弟等著吃飯!馬上就好了。」
文穆楊就在院子大楊樹下擺好碗筷,文蘭媽媽就把做好了的幾個棗窩頭,幾個煮雞蛋,一小盆棒糝粥,一盤涼拌藕片,一碗豆腐燉大白菜,還加了粉條,端上了桌。
文穆楊抓起勺子,給媽媽、弟弟盛了粥,自己也盛了一碗,「媽!姥爺不回來您也一塊吃。」給媽媽遞了一個剝好皮的煮雞蛋。
文三爺家,在當時村裡還算富裕的,養著幾隻下蛋的雞。在雞屁股是銀行的年代,雞蛋可以到合作社換好多日用品,但村裡能養的起幾隻雞的人家都不多,人都吃不飽,那還能養得起雞。
每年逢年過節的,在外地工作的女婿鳴鳳嘉和榮秋都會郵來十元錢。在當時好多人連五塊錢都沒見過,更別說十塊的了。
如果誰家裡能存著三塊兩塊錢的,那都是夠全家一個月挑費的了,是屬上等家庭了。
因為文姥爺在飼養室和文穆楊仨師父吃,中午不回來,就文蘭娘仨吃著飯,「穆楊,前半天學什麼了?」
「媽!什麼都沒學,只打掃衛生髮新書了。」
「書上的你都會嗎?」「媽,我回來路上翻了一下書,就全記住了。」
文蘭驕傲的摸著兒子頭說:「穆楊,你真棒,媽媽不認幾個字,你以後要教教弟弟!」
「嗯媽,我會的。」
娘仨吃完飯,文穆楊拾掇完碗筷,就到飼養室找姥爺和師父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