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歐洲人追捧的香料:豆蔻

被歐洲人追捧的香料:豆蔻

我們大多數人第一次聽到「豆蔻」這個詞,多半都源自唐朝詩人杜牧的《贈別》詩中那句「娉娉裊裊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以及由這句詩衍生出的成語——「豆蔻年華」。那麼豆蔻到底長什麼樣子呢?我們用百度搜一下「豆蔻」,就會得到一個略顯尷尬的結果。

新鮮成熟的肉豆蔻,外層是一個裂成兩個半圓的土黃色種殼,包夾著褐色的種仁,在種仁表面,有如同鮮紅觸手般嵌入的撕裂狀假種皮,這也是其別號「魔爪」的由來。肉豆蔻的種仁剖開后的橫斷面上可看到類似檳榔胚乳的紋路,非常漂亮,同時還有一絲淫靡色彩。

如此富有衝擊力的外表,要是再配上一些稍稍曖昧的旁白,的確是讓人不想歪都難。因此,將「二八」少女比喻成「豆蔻」的杜大詩人的確是一個老流……等等!事情不是這樣子的!我們都錯怪杜牧了。其實他詩中所寫的豆蔻跟這個東西並不是一回事。

「豆蔻年華」到底是哪個豆蔻?

在杜牧先生生活的年代里,提到豆蔻的時候,只會想到一種我們現在稱為「草豆蔻」的香料。而且「豆蔻梢頭二月初」所指的也並不是它那黑乎乎的果子,而是草豆蔻的花。這種東西現在並不常見,只有調料十三香裡面還摻雜了少許草豆蔻粉末。

不過草豆蔻有一個親戚大大地有名,吃火鍋時候多撈一下底湯下的配料,一般都能撈到一種黑黑圓圓的小東西,它就是傳說中的草果。因為長得和罌粟殼有點相似,於是它也就背上了一個莫名的黑鍋——「火鍋店裡的火鍋好吃,是因為放了鴉片」。但其實它跟罌粟也沒有一毛錢關係,是一種常見香料而已。從植物學上說,草果屬於姜科豆蔻屬,按說算是根紅苗正的「豆蔻」了吧?然而杜牧所說的草豆蔻並不屬於豆蔻屬,而屬於山姜屬。

儘管如此,草豆蔻和草果仍然算是真正的好兄弟,長得也頗為相似。容易使今天的人誤會杜牧的,其實是肉豆蔻,它跟這哥兒倆算是八竿子打不著的陌生人。打一個比方吧,如果某一天,植物國王要把草果夷三族,那草豆蔻最少也要流放3000里(1500千米),但即使是草果被誅九族,肉豆蔻頂多也就是吃瓜群眾。

從植物分類學上,我們就可以感受到,雖然有些物種都叫「豆蔻」,但是差距極大,我們將其畫成圖例,就非常清楚了:

話又說回來了,為什麼杜牧要用「豆蔻」來比喻十三四歲剛剛發育成熟的女孩子呢?看一眼它的花,就都明白了。這種粉粉嫩嫩含苞待放的花朵正好可以拿來比喻香香軟軟的小女孩,說來說去,看起來杜牧他還是一個老流氓啊!

除了草果以外,草豆蔻還有許許多多的姜科親戚,它們大多數也都有著像芭蕉一樣寬闊的葉子,種子散發出刺鼻的香辛氣味,可以用來作為香料,所以也往往被冠以豆蔻之名。其中比較知名的有白豆蔻、紅豆蔻(高良姜的種子),等等,甚至據古人考證,《楚辭》中提到過的植物「杜若」,其實也是姜科豆蔻的一種。

宋代大科學家沈括在《夢溪筆談》里講:

杜若,即今之高良姜,後人不識,又別出高良姜條……高良姜花成穗,芳華可愛,土人用鹽梅汁淹以為菹,南人亦謂之山姜花,又曰豆蔻花。

芳香可愛的豆蔻花朵,加上鹽和梅子汁液調和之後,竟然也是一道美餐,古人還真是什麼都能吃一吃呀!和沈括同一時代的科學家蘇頌在《本草圖經》中也說杜若「葉似姜,花赤色,根似高良姜而小辛,子如豆蔻」。如果他們的考據是真的,那麼我們對豆蔻的記載可能就要一下子上推到戰國時代了。

確鑿無疑的是,不管是土生土長的草豆蔻,還是原產東南亞地區的白豆蔻,早在唐代,人們就已經熟知了各種豆蔻的正確打開方式。晚唐文學家段成式在《酉陽雜俎》中就繪聲繪色地寫道:

白豆蔻,出伽古羅國,呼為多骨。形如芭蕉,葉似杜若,長八九尺,冬夏不凋,花淺黃色,子作朵如蒲萄,其子初出微青,熟則變白,七月采。

如果沒有親眼見過它的植株,很難寫得這麼清楚。

肉豆蔻的特徵與由來

和我們熟悉的草果、草豆蔻不同,肉豆蔻並不是我國的常見植物。肉豆蔻所在的肉豆蔻科的物種幾乎全部分佈在熱帶,我國分佈的肉豆蔻屬植物很少,只有雲南南部有雲南肉豆蔻,台灣蘭嶼有蘭嶼肉豆蔻和紅頭肉豆蔻分佈。其中,蘭嶼肉豆蔻和紅頭肉豆蔻還被認為是從菲律賓帶往蘭嶼栽培的外來種。

肉豆蔻的植株也跟草豆蔻、白豆蔻大不相同,它是一種高大的常綠喬木,每年春秋兩季都有果實成熟。在自然界,肉豆蔻通常通過鮮艷的假種皮吸引鳥類前來取食,由於堅硬的種子很難被消化,而且含有對動物有毒,且有麻醉和致幻作用的肉豆蔻醚和欖香素,因此肉豆蔻種子往往不被消化而直接排除,由此便能隨著鳥類而傳播到更遠的地方。當然,這完全擋不住勤勞勇敢的人類,人們很早就開始採集肉豆蔻的果實,晾乾做成香料。肉豆蔻種子晾乾后,被稱作nutmeg,而紅色的假種皮晾乾以後,被稱為mace,都是現在市場上可以買到的安全香料。

我國古代對肉豆蔻的記載可追溯到宋朝,主張杜若是一種豆蔻的蘇頌先生最早把肉豆蔻和豆蔻聯繫在了一起,他在《本草圖經》中寫道:「肉豆蔻出胡國,今惟嶺南人家種之。春生苗,花實似豆蔻而圓小,皮紫緊薄,中肉辛辣。六月、七月采。」不過對於已經擁有了好多種姜科豆蔻作為調味料的中國人來說,肉豆蔻也僅僅能提供一點獵奇價值,並沒有太多人熱衷,更多是作為一種海上貿易商品而存在。

肉豆蔻雖然在中國並不流行,但是通過著名的「海上絲綢之路」漂洋過海傳入歐洲后,立刻引發了一陣陣瘋狂的追捧,不僅創造出了一系列的肉豆蔻飲食,更將其視為價值超越黃金的貴重物品,還為此掀起了一場場血腥的戰爭與屠殺。

熟悉大航海時代歷史的朋友們對於「香料群島」這個名字應該不會陌生,今屬印度尼西亞馬魯古群島,就是歐洲人所說的「香料群島」,也就是肉豆蔻的原產地。

早期歐洲本土的香料作物大多為唇形科和傘形科的香草,在耐久儲存方面實在堪憂,加上歐洲因為肉類保存而產生的大量需求,香味持續時間長、耐儲存、方便運輸的肉豆蔻很快成了整個歐洲的追捧對象,成為各個階層都認可的貴重物品。在以中世紀歐洲為背景的日本輕小說《狼與香辛料》里,我們能一窺當時歐洲香料的巨大市場與利潤。

在麥哲倫發現了香料群島后,這種珍貴的香料引來了一撥又一撥的西方殖民者。1511年,阿方索·阿爾布開克統領葡萄牙軍隊佔領了莫盧卡群島。隨後,荷蘭人也很快跟隨葡萄牙人到印度尼西亞,1609年,荷蘭迫使當地統治者簽署條約,授予荷屬東印度公司壟斷香料貿易,並在當地建立了城堡進行統治。

不過隨著日不落帝國的崛起,隨後的近200年,英荷兩國經過數次血腥的交鋒,雖然香料群島最後還是落在荷蘭人手中,但英國人從班達斯帶走了肉豆蔻種子,並將其種植在新加坡、斯里蘭卡、蘇門答臘西南部、馬來西亞等地。從此,肉豆蔻成為一種比較容易獲得的廉價香料。

中世紀歐洲的富人很早以前就知道肉豆蔻,但因為其昂貴的價格和稀少的數量,更多地是將其視為一種「來自東方的神秘藥品」。在當時,依據古希臘醫學的體液學說,肉豆蔻被認為是一種「熱食」,可以用來平衡魚肉、蔬菜這樣的「冷食」,還能夠預防抵禦瘟疫。香料被認為有去瘟疫的作用,可能是因為部分香料能抑制細菌增長,可用於保鮮。當然,能夠遮蓋食材不新鮮的臭味,應該也是一個原因。

現在的肉豆蔻也用途廣泛,我們在特濃咖啡飲料上撒上肉豆蔻,加入蛋酒中,或者混合成南瓜餡餅。至於各種西式甜品上撒肉豆蔻粉,更是司空見慣的事,它的味道類似松脂和樟樹,假種皮的味道稍淡一些,的確很適合提香和通過對比增加食物口感。有興趣的朋友不妨去香料市場或者攤位逛逛,也許就能夠發現豆蔻或者肉豆蔻的蹤跡哦。

拉丁學名:AlpiniakatsumadaiHayata

被子植物門,單子葉植物綱,姜目,姜科,山姜屬。

香料植物,原產中國廣東、廣西等地。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一本不正經的博物志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一本不正經的博物志
上一章下一章

被歐洲人追捧的香料:豆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