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什麼是三轉十二行相?

第一百七十六章 什麼是三轉十二行相?

有個時候,佛陀住在波羅奈的鹿野苑,有一天,佛陀對五位比丘說:比丘們(比丘解釋:受持具足戒的男出家人;具足戒解釋:受持如來制定的所有戒律,比丘受持二百五十戒),有兩種極端的修行方法,你們不應該去踐行,是哪兩種極端的修行方法呢?第一種極端的修行方法就是沉迷在各種慾望之中,享受各種慾望帶來的快樂感受,以為滿足慾望,享受各種快樂就是修行,這種極端的修行方法是惡劣、粗俗的,用這樣的修行方法去修行的人,他們還是凡夫,他們不是聖者,這樣的修行方式對於開啟智慧和解脫也是毫無益處的,也是沒有什麼好處的。

第二種極端的修行方法就是用折磨自己身體與內心的方法來修行,比如不吃食物,以為飢餓就是修行;不穿衣服,以為裸露身體就是修行;殘害身體,燒自己的手指,砍自己的手臂以為這樣就是修行;將釘子敲入自己的身體,以為這樣就是修行;獨自來到猛獸出沒的山林,以為給自己製造恐怖的氣氛就是修行;獨自夜晚到墳地,以為與死人為伍就是修行;學動物的各種行為,吃動物的各種食物,以為這樣就是修行;站在獨立的木樁上一整天,以為這樣就是修行;跳入火坑之中,以為這樣就是修行;等等殘害自己身體和內心的苦行。這些苦行,會讓修行者陷入痛苦之中,聖者是不會這樣修行的,這樣的苦行對於開啟智慧和解脫也是毫無益處的,也是沒有什麼好處的。

比丘們,你們不要去踐行這兩種極端的修行方法,如來過去修行的時候,通過實踐的修行已經知道了一種中道的修行方法,如來就是修行這種中道的修行方法才證悟無上正等正覺的(無上正等正覺解釋:已經完全證悟明白世間一切的真相、真諦,並由此開啟了圓滿的智慧,從世間徹底的解脫出來),這種中道的修行方法就如同眼睛一樣,能夠看見腳下的路,能夠看見周圍的事物,不讓自己摔倒。這種中道的修行方法也如同嚮導一樣,能夠給你們指出正確的方向,讓你們擁有正確的修行智慧。這種修行方法能夠引導你們的內心進入平靜、寧靜的狀態,能夠幫助你們開啟智慧,證悟解脫的果位,能夠引導你們最終開啟無上正等正覺,到達沒有煩惱,沒有痛苦,沒有執著,沒有挂念,沒有念想的涅槃彼岸。

比丘們,這種讓如來證悟無上正等正覺,像眼睛,像嚮導,帶來正確修行智慧,能夠引導你們的內心進入平靜狀態,證悟解脫果位,能夠最終讓你們開啟無上正等正覺,到達涅槃彼岸的中道修行方法是什麼呢?這種中道的修行方法就是八正道,也即是: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這八種正道(八正道解釋,見第一百七十五章)。

比丘們,八正道就是讓如來證悟無上正等正覺,像眼睛,像嚮導,帶來正確修行智慧,能夠引導你們的內心進入平靜狀態,證悟解脫果位,能夠最終讓你們開啟無上正等正覺,到達涅槃彼岸的中道修行方法。

比丘們,你們還要明白四聖諦的法義。什麼是四聖諦呢?即是:苦諦、集諦、滅諦、道諦,這四種聖諦。

什麼是苦諦呢?出生會帶來痛苦,衰老會帶來痛苦,生病會帶來痛苦,死亡會帶來痛苦;與自己不喜歡、厭惡、討厭、不愛的人在一起共事、生活、結婚會帶來痛苦;與自己喜歡、迷戀、親密、深愛的人離別、分開會帶來痛苦;自己想要得到的事物無法獲得,自己追求的夢想無法實現會帶來痛苦;簡單的說就是:執著和挂念物質事物、物質身體、感受、念想、行為、認識、分別、判斷就會帶來痛苦;貪愛物質事物、物質身體、感受、念想、行為、認識、分別、判斷就會帶來痛苦。

什麼是集諦呢?就是痛苦聚集產生的原因、根源。這個根源是什麼呢。這個根源就是貪慾、渴愛。為了獲得自己喜歡、喜愛的事物,為了享受到帶來快樂、歡喜的感受,為了滿足自己慾望的需要,就會去追求、貪求這些自己喜歡、喜愛,給自己帶來快樂、歡喜的事物,就會去追求、貪求這些能夠滿足自己慾望的事物。貪慾、渴愛又分成三種:欲愛、有愛、無有愛。

什麼是欲愛呢?就是對五欲的貪愛,也就是眼睛看見物質事物,耳朵聽到聲音,鼻子聞到氣味,舌頭嘗到味道,身體觸摸感覺到觸覺,領納到環境變化感覺(冷熱、舒適等等)之後,對物質事物、聲音、氣味、味道、觸覺、環境變化感覺(冷熱、舒適等等)生起了貪慾、渴愛。

什麼是有愛呢?就是對存在的貪愛,對擁有的貪愛,對生存的貪愛,對生命的貪愛。

什麼是無有愛呢?就是對不想存在於世間死亡的貪愛,對獲得完全解脫的貪愛,對滅盡生死輪迴的貪愛(生死輪迴解釋,見第一百一十二章),對證悟解脫果位的貪愛,對進入涅槃境界的貪愛。

比丘們,這就是三種貪慾、渴愛。

什麼是滅諦呢?就是熄滅、平息、滅盡貪慾、渴愛就能滅盡痛苦。捨棄、斷除、不執著、不挂念貪慾、渴愛就能滅盡痛苦,就能獲得徹底的解脫。

什麼是道諦呢?滅盡痛苦的軌跡、道路就是踐行八正道,滅盡痛苦的修行方法就是八正道。是哪八種正道呢?即是: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這八種正道(八正道解釋,見第一百七十五章)。

比丘們,你們要對四聖諦做三轉十二行相的修習,什麼是三轉十二行相呢?「轉」是階段的意思,「三轉」就是修習四聖諦的三個階段。「行相」是修行內容、情況、狀況的意思。「十二行相」就是修行四聖諦三個階段時的十二種修行內容和狀況。

修習四聖諦的第一轉,第一個階段,是知道的階段,知道有四聖諦,知道四聖諦是由苦諦、集諦、滅諦、道諦,這四種聖諦組成,知道四聖諦的法義,但是還沒有通過修習八正道親自印證四聖諦。知道了四聖諦的法義,就能讓自己被智慧的光明普照,就如同睜開雙眼,藉助陽光的照耀就能看見世間的萬物。

在第一轉中有四種行相:

第一種行相,知道苦諦的法義;

第二種行相,知道集諦的法義;

第三種行相,知道滅諦的法義;

第四種行相,知道道諦的法義。

修習四聖諦的第二轉,第二個階段,是勉勵自己修習八正道印證四聖諦,勸說自己持之以恆、堅持不懈的修習八正道,以此印證四聖諦,徹底弄明白四聖諦的法義。在這個階段中,還沒有完全印證四聖諦,還沒有徹底弄明白四聖諦的法義,還處於修行證悟的階段。在實踐修行、證悟、印證四聖諦的階段,也能讓自己被智慧的光明普照。

在第二轉中有四種行相:

第一種行相,勉勵、勸說自己持之以恆、堅持不懈的修習八正道以此來熄滅、平息貪慾、渴愛,以此來熄滅、平息煩惱和痛苦,以此讓自己印證苦諦,以此讓自己徹底弄明白苦諦的法義。當自己的貪慾、渴愛被滅盡的時候,自己的煩惱和痛苦也就被滅盡了,這時就親自印證了苦諦,這時就徹底的明白了苦諦的法義;

第二種行相,勉勵、勸說自己持之以恆、堅持不懈的修習八正道以此來熄滅、平息貪慾、渴愛,以此來熄滅、平息煩惱和痛苦,以此讓自己印證集諦,以此讓自己徹底弄明白集諦的法義。當自己的貪慾、渴愛被滅盡的時候,自己的煩惱和痛苦也就被滅盡了,這時就親自印證了集諦,這時就徹底的明白了集諦的法義;

第三種行相,勉勵、勸說自己持之以恆、堅持不懈的修習八正道以此來熄滅、平息貪慾、渴愛,以此來熄滅、平息煩惱和痛苦,以此讓自己印證滅諦,以此讓自己徹底弄明白滅諦的法義。當自己的貪慾、渴愛被滅盡的時候,自己的煩惱和痛苦也就被滅盡了,這時就親自印證了滅諦,這時就徹底的明白了滅諦的法義;

第四種行相,勉勵、勸說自己持之以恆、堅持不懈的修習八正道以此來熄滅、平息貪慾、渴愛,以此來熄滅、平息煩惱和痛苦,以此讓自己印證道諦,以此讓自己徹底弄明白道諦的法義。當自己的貪慾、渴愛被滅盡的時候,自己的煩惱和痛苦也就被滅盡了,這時就親自印證了道諦,這時就徹底的明白了道諦的法義;

修習四聖諦的第三轉,第三個階段,是已經親自通過修習八正道印證了四聖諦,已經徹底弄明白了四聖諦的法義。在這個階段中已經證悟了解脫的果位。在這個階段同樣能讓自己被智慧的光明普照。

在第三轉中有四種行相:

第一種行相,已經通過修習八正道,親自印證了苦諦,徹底弄明白了苦諦的法義,並已經證悟了解脫的果位。滅盡了一切的貪慾、渴愛,滅盡了一切的煩惱和痛苦就被稱為「已經印證了苦諦」,就被稱為「已經徹底弄明白了苦諦的法義」,就被稱為「已經證悟了解脫的果位」。

第二種行相,已經通過修習八正道,親自印證了集諦,徹底弄明白了集諦的法義,並已經證悟了解脫的果位。滅盡了一切的貪慾、渴愛,滅盡了一切的煩惱和痛苦就被稱為「已經印證了集諦」,就被稱為「已經徹底弄明白了集諦的法義」,就被稱為「已經證悟了解脫的果位」。

第三種行相,已經通過修習八正道,親自印證了滅諦,徹底弄明白了滅諦的法義,並已經證悟了解脫的果位。滅盡了一切的貪慾、渴愛,滅盡了一切的煩惱和痛苦就被稱為「已經印證了滅諦」,就被稱為「已經徹底弄明白了滅諦的法義」,就被稱為「已經證悟了解脫的果位」。

第四種行相,已經通過修習八正道,親自印證了道諦,徹底弄明白了道諦的法義,並已經證悟了解脫的果位。滅盡了一切的貪慾、渴愛,滅盡了一切的煩惱和痛苦就被稱為「已經印證了道諦」,就被稱為「已經徹底弄明白了道諦的法義」,就被稱為「已經證悟了解脫的果位」。

比丘們,這就是三轉十二行相的法義。

比丘們!如果如來過去沒有去持之以恆、堅持不懈的修習三轉十二行相,那麼如來就無法證悟無上正等正覺,也就不能在人界、天界、魔界、梵天界等等眾生所處的世間自稱已經證悟了無上正等正覺的佛果(人界、天界、魔界、梵天界解釋,見第一百五十五章;眾生解釋,見第七十七章),世間的普通人、出家人、修行人、天神、魔王、梵天王等等一切的眾生也不會認可如來已經證悟了無上正等正覺(天神、魔王、梵天王解釋,見第一百五十五章),他們也不會接受如來的教導。

比丘們,就是因為如來過去持之以恆、堅持不懈的修習了三轉十二行相,如來才能證悟無上正等正覺,才能在人界、天界、魔界、梵天界等等眾生所處的世間自稱已經證悟了無上正等正覺的佛果,世間的普通人、出家人、修行人、天神、魔王、梵天王等等一切的眾生才會認可如來已經證悟了無上正等正覺,他們才會接受如來的教導。

比丘們!如來用開啟的智慧去實踐修行,向所有世間的眾生證明了按著這樣的方法去修行可以從世間生死輪迴的煩惱和痛苦中永遠的解脫出來(生死輪迴解釋,見第一百一十二章),如來已經不會再被世間任何的事物所困擾、迷惑,如來內心已經不會再被世間一切的事物所束縛捆綁,如來已經徹底永遠的從世間解脫出來,如來知道自己這一世是最後一次出生在世間,不會再有喜怒哀樂等等煩惱和痛苦的輪迴狀態了,以後不會再投生在世間了,已經徹底從世間的生死輪迴中解脫出來。」

佛陀說法后,聽法的五位比丘都歡喜的再次頂禮佛陀,隨喜讚歎佛陀說法的無量功德,這時,憍陳如尊者對佛陀說:「世尊,我明白了,凡是那些會生起、出現的法,都是會滅沒、消失的法。有聚集生起、出現的時候,就會有滅沒、消失的時候。世間的一切事物、事情、現象都是如此,無法永遠存在,無法永恆保持不變,無法永遠擁有,隨時在變化。執著和挂念這些生滅變化的事物、事情、現象就會產生痛苦。明白了這個道理,知道了世間一切的事物、事情、現象都是無常的(無常解釋:無法長久的保持不變,隨時在變化,無法永遠存在,無法永恆保持不變,無法永遠擁有),放下對世間事物、事情、現象的執著和挂念,就能從生死輪迴中徹底的解脫出來,感謝世尊您對我們說法。」

佛陀說:「憍陳如,你已經開悟了,你已經明白了如來剛才所說的法,從現在開始,應該稱你為:阿若憍陳如(阿若解釋:已經明白,已經開悟;阿若憍陳如解釋:已經明白佛陀所說的法,並開啟了解脫智慧的憍陳如;阿若憍陳如簡解:已經開悟的憍陳如)。」

從此以後,憍陳如尊者就有了阿若憍陳如的尊稱。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佛陀的本懷:如同大海般深廣的智慧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佛陀的本懷:如同大海般深廣的智慧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百七十六章 什麼是三轉十二行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