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苦
人生是苦生命是一團慾望,慾望不能滿足便痛苦,滿足便無聊,人生就在痛苦和無聊之間搖擺。幸福不過是慾望的暫時停止。
——(德國)叔本華
叔本華認為,人生受苦的根源在於慾望這一難以控制的意志力量。人在各種慾望不得滿足時處於痛苦的一端,得到滿足時便處於無聊的一端。人的一生就像鐘擺一樣在痛苦與無聊這兩端之間來回擺動,永不停歇。在無止境的慾望的驅使下,人生充滿焦慮、痛苦或無聊,這不是人生的偶然,而是本質。因此,人生根本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幸福,人生就是不幸。
叔本華以一種絕對否定的方式來看世界,突出生於其中難以解脫的不幸命運。「人生是苦」的生命本質,雖然有些誇大,卻讓我們難以拒絕這一令人警醒的斷言。叔本華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爪哇漫山遍野全是屍骨,令人恍如置身戰場。這些都是雌性大海龜的屍骨。它們每年必須爬上岸來產蛋,於是岸上的野狗就撲到它們的背上,撕去它們的硬殼,活生生地吃掉它們。這一悲劇年復一年地重演了千萬遍,那些海龜就是為此而出生的……
海龜簡直就不是為了自己而被造出來的,它是作為野狗的食物而生的,而其他被海龜所食的動物同樣也是這樣的悲劇命運。在叔本華看來,「這裡生存意志把它自身客觀化了」。
在美國黃石公園裡,有一扇門,上面寫著:「這裡關著最可怕的動物」。拉開門一看,只是一面鏡子,照見的正是人自己。
然而,人類如此的種種行動,目的卻是虛無的、悲劇性的,「是為了在短暫的一段時間內維持那些轉瞬即逝又痛苦不堪的個體生存」。
那麼,人生如此痛苦,難道就不能超越嗎?如何才能擺脫慾望意志的強大迫使力,從而不受其苦?叔本華說,至少有兩條出路:德提升與審美提升。
既然是慾望產生了侵略、佔有、毀壞和自我執著之苦,那麼,如果我們能夠完全擺脫它們,讓自己從洶湧不息的慾望長河中抽身出來,而立於岸上漠不關心的旁觀位置,一個人就可能至少達到片刻寧靜的真正幸福。
凡是以慾望之求的滿足作為幸福目標的,必然會不幸地墮入不幸。恰是放棄這種幸福渴求的折磨的,反而能達到寧靜的幸福快樂。
也有人曾經這樣說過,人生本來就是空虛的,如果把世界看成一個平台,無論相對於誰,每個人都不過是一個小小的推動這個平台的齒輪,無論有著何等的功績,但最終的結局依然逃不過命運。面對這種虛無論調時,我們需要牢牢記住美國總統富蘭克林曾說過的一句話:「命運的變化猶如月之圓缺,對強者毫無妨害。」唯有敢於奮鬥的勇者才能夠改變世界,遏制命運,對抗死亡;只有善於奮鬥的強者才能實現生命的意義和價值;只有堅持奮鬥的鬥士才能取得最終的勝利,贏得生命最珍美的果實——幸福。面對虛無,奮鬥能夠創造意義,就像上帝從虛無中創造世界一樣,而奮鬥本身就是幸福的真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