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依戀理論

第23章 依戀理論

依戀理論[1]

隨著年歲漸長,他倆全新地意識到自己尚不成熟,同時也領會到他們不會是個案。他們對於自己的理解,肯定不及別人來得更深刻。

多年來,他們總拿心理治療開玩笑。起初,他們嘲弄的是治療費用:心理治療是有閑有錢的瘋子們的特權;心理醫生們也都是瘋子;遇上問題人們只要多跟朋友交流就好;靠「看醫生」解決問題,這是曼哈頓人乾的事,而非洛錫安[2]人的風格。但伴隨著一次次激烈的爭吵,他們曾經信服的這些陳腔濫調似乎越來越靠不住了。一天,當拉比因為柯爾斯滕質疑一張信用卡賬單,一怒之下把椅背都敲斷時,他倆立刻心照不宣地意識到,他們有必要看看心理醫生了。

一個好的心理醫生,比一個好的理髮師——他的服務也許不那麼野心勃勃地著眼在人文關懷——難找多了。求人推薦醫生非常棘手,因為人們會把這種需求視作婚姻出現危機的跡象,而不是婚姻健康持久的象徵。就如有助於愛情順利發展的絕大多數事物一樣,心理諮詢似乎與浪漫毫不相干。

他們最終在網上搜索到一個在市中心開業的個人執業醫師,他的網站很簡潔,介紹自己是一個「夫妻問題」專家。這個詞讓人感到安慰:他們的問題不是個案,就被深入研究、麻煩不斷的家庭單位而言,這些問題只是其中一部分。

診所位於一座建於十九世紀晚期的陰暗的出租大樓三樓。不過診所裡面卻溫馨怡人,到處擺滿了書籍、報紙和風景畫。醫師費爾貝恩太太穿著一件常見的墨綠色罩衫,極卷的灰發呈頭盔狀,襯著一張平和親切的臉。當她在診療室內坐下來時,她的雙腳離地很遠。事後拉比刻薄地說,這「霍比特」人似乎對自己所謂的專長並無太多親身體驗。

拉比看見他和柯爾斯滕之間的那張小桌上有一大盒面巾紙,它所代表的含義,令他油然而生一種抗拒。他不願接受這邀約,在公開場合,對著一疊面巾紙吐露自己複雜的悲傷。在費爾貝恩太太記下他們電話號碼時,他幾乎要打斷這進程,宣告說他們的造訪實際是個錯誤,是對他們之間的那些爭吵誇張的過度反應;他們的關係細細思量,其實極好,時時刻刻都好。他想從診所衝出去,回到正常世界,去到那家街角的咖啡店裡,他和柯爾斯滕可以來一個金槍魚三明治和一杯接骨木花茶,繼續過平常日子。這種日子他們居然主觀上錯誤地認為是不完美的。

「我先說明一下吧,」醫師一字一板,帶著愛丁堡上層階級的口音,「我們有五十分鐘,你們可以看壁爐上方的鐘把握好時間。眼下你們可能會覺得有點不安,不然就太反常了。你們也許認為我對你們要麼無所不知,要麼一無所知。這兩種看法都不確切。我們會一起來分析你們的狀況。你們能來這裡,我應該給予祝賀,我知道這需要一點勇氣。對於想繼續共同生活的夫妻來說,能一致同意來這兒,就已經是邁出最重要的一步。」

她身後的書架上都是重要的專業書籍:《自我與防禦機制》[3],《從家出發》[4],《分離性焦慮》[5],《愛的迴響——客體關係理論視野中的夫妻心理療法、自我及他人》。她自己的第一本書則寫了一半,書名叫《婚姻關係中的安全依戀和焦慮依戀》,將由倫敦的一家小出版社印行。

「跟我說說,你們怎麼會想到我這兒來?」她繼之以更親切的語氣。

柯爾斯滕說,他們倆相識於十四年前,有兩個孩子,兩人都成長於單親家庭。他們的生活忙忙碌碌,讓人很滿足,有時候也苦不堪言。她討厭他們之間的那些爭吵。在她眼裡,丈夫再也不是當年她愛的那個人了。他對她怒氣沖沖、摔門,還罵她是蕩婦。

費爾貝恩太太停止記錄,抬起頭來,臉上一片冷靜;日後他們會常常看到她這種表情。

這些都是真的,拉比也承認。在柯爾斯滕身上,有一種冷漠和偶爾的無聲蔑視令他絕望,那蔑視似乎就是為了惹惱他。對於他的或自己的煩心事,她總以沉默和冷漠來應對。他經常在追問,她是否真的愛他。

摘自喬安娜·費爾貝恩博士《婚姻關係中的安全依戀和焦慮依戀——一個客體關係理論的觀照》(倫敦卡納克出版社):

依戀理論,是由心理學家約翰·鮑爾比和同事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創立的,他從人類最早期接受父母看護的經歷中,挖掘人際關係緊張與衝突的原因。

據估計,三分之一的西歐人和北美人幼時都遭遇來自父母的失望情緒(參見C·B·瓦西里,2013),其結果便是,為了抵擋對無法忍受的焦慮的恐懼,原始的心理防禦機制被啟動,信任和親密關係的能力受到了干擾。在他偉大的著作《分離性焦慮》中,鮑爾比提出,那些在幼時被家庭氛圍傷害的人,長大後面對婚姻關係的困難或分歧時,會有兩類反應:一類表現為畏懼、依附和控制的行為趨勢,鮑爾比稱之為「焦慮型依戀」;另一類則傾向於防衛和退縮,他稱之為「迴避型依戀」。焦慮型依戀的人往往喜歡查探伴侶,會因為嫉妒而發作,花大量的生命悔恨夫妻關係不夠「緊密」。迴避型依戀的人會說他們需要「空間」,樂於獨處,會在畏懼時尋求性關係的親密。

尋求夫妻療法的病人中,高達百分之七十的人會表現出焦慮型依戀或是迴避型依戀這兩類行為模式。極常見的是,夫妻往往是迴避型依戀和焦慮型依戀的組合,每一種行為反應都會加速對方信任感的螺旋式下降。

他們不再自發地去理解對方,認識到這一點實在令人羞愧。來到診所意味著他們放棄了憑直覺去感受所謂的靈魂伴侶的內心活動。因為家庭生活那些看似無關緊要的時刻的微小考驗,日積月累,愛情的美夢便被拋棄、被取代;但是在費爾貝恩太太看來,生活中此類不經意的時刻都要緊得很,一個不友好的評價、一點稍許的不耐煩或是一種傷人的直率都埋下了夫妻問題的禍根。

費爾貝恩太太在幫助他們拆彈。花上五十分鐘(以及七十五英鎊)來分析柯爾斯滕第二次對著樓上喊拉比下來擺餐具時,拉比的表現,或是柯爾斯滕對埃絲特不盡人意的地理成績的反應,這似乎很愚蠢。但這些都是問題的出血點,如果置之不顧,會演變成某種災難,成為社會高度關注的那些焦點:家庭暴力、家庭破裂、社會服務提供的輔導、法庭判令……所有問題都起源於微小的羞辱和辜負。

今天,拉比提起了昨晚的一場爭論。它涉及工作和收入。他的公司短期內會有停薪或降薪的風險,這將導致他們不能按期償還抵押貸款。柯爾斯滕對此無動於衷。面對這麼嚴重的問題,妻子為什麼總是以這種無所謂的方式回應,她就不能說點什麼,什麼話都行,只要有助於解決問題?她甚至有沒有聽?為什麼她總是在他最需要支持的時候,應之以含糊不清的「哦哦」?這就是他沖她大吼、咒罵,然後揚長而去的原因。他這樣做是不好,但她太令人失望了。

焦慮型依戀的一個特徵,就是無法忍受模稜兩可的情境,比如沉默不語、吞吞吐吐或不置可否,並會作出激烈的反應。這些模稜兩可,會立刻被負面解讀成侮辱或惡意的攻擊。對於焦慮型依戀的人來說,任何微小的輕慢、草率話語或是疏忽都被理解為一種嚴重的威脅,會發展成為關係破裂的前兆。客觀的解釋毫無用處。焦慮型依戀的人經常在內心感覺在為自己的生命而戰,但他們顯然無法將自己的脆弱解釋給身邊的人,於是可以想見,周遭的人便可能將他們定義成脾氣不好、易怒、冷酷。

這值得一提嗎?柯爾斯滕反對說。他又誇大其詞了,在對待很多事情上,從下大雨到餐館難吃的食物,他都是這種態度。譬如去葡萄牙那次,甚至孩子們都覺得住得不錯,可之後幾個月,他一直在抱怨那家旅館骯髒不堪,彷彿那兒就是世界末日。

她接著說,她當然不會響應他的反應。值得這麼暴跳如雷,弄得盡人皆知嗎?一個人的脾氣怎麼會這麼火爆?她努力想給費爾貝恩太太一種印象:夫妻倆中,她是比較講理的一個;同為女人,費爾貝恩太太可以一起感嘆男人的愚蠢和荒唐。

但費爾貝恩太太不願被逼著去偏袒。這是她的智慧。她不管誰是「對的」,她想要的是摸透兩人的感受,然後促使一方心生同情,傾聽另一方。

「在那種情形下,當柯爾斯滕不怎麼說話時,你怎麼看她?」她問拉比。

他想,這是一個荒唐的問題,昨晚的怒火又在體內燃起。

「我的感受正如你所料,她很可怕。」

「可怕?就因為我不說順遂你意的話,就說我可怕?」柯爾斯滕插嘴說。

「柯爾斯滕,請等一下,」費爾貝恩太太提醒道,「我要再多挖掘一下拉比在這種時候的感受。當你認為柯爾斯滕讓你失望時,你是什麼感受?」

這一次,拉比不再控制自己的理性,而是下意識地說:「害怕、孤單、無助。」

一陣沉默;這是他們中某一個人說了重要事情后,常有的局面。

「我感到孤單。我無足輕重。她根本不在乎我。」

他停住了,淚水湧上了雙眼;這也許有點出乎意料。

「聽起來很難受。」費爾貝恩太太說,口吻中立,卻又有感同身受在其中。

「在我看來,他聽上去並不害怕,」柯爾斯滕評論說,「一個又尖叫又咒罵妻子的人不太可能是可憐、害怕的小羊羔。」

但是費爾貝恩太太卻從治療的角度緊緊抓住這個問題,不讓它逃過。這是一種模式:對於一些需要安慰的事情,拉比感受到的是柯爾斯滕的沉默和冷漠。於是他感到害怕,開始發脾氣,然後導致柯爾斯滕更加沉默。害怕和怒火與日俱增,距離也日漸拉開。柯爾斯滕認為他傲慢而霸道。她的經歷告訴她,男人有專橫的癖性,女人就該運用力量和合適的方式與之對抗。這種時刻是絕不可能給予原諒的。而在拉比內心深處,根本沒有力量可言,他只是胡亂地揮舞著雙手,被她毫不掩飾的冷淡擊垮、羞辱,黔驢技窮。對於自己的脆弱,他的應對方式是完全掩蓋它,從而確保他似乎可以疏遠那個人,即使自己無比渴求她的安慰。

而現在,每周三中午,有了打破這惡性循環的機會。因為有費爾貝恩太太,柯爾斯滕不再承受拉比的怒火,拉比也不再遭遇柯爾斯滕的冷漠,夫妻倆被要求透過對方受傷的表象,看看藏在內心的那個矯情而驚恐的孩子。

「柯爾斯滕,你認為吼叫和偶爾咒罵是一個心理強大的男人該有的行為嗎?」當費爾貝恩太太覺得某個觀點能被病人所理解時,會進入更具引導性的環節。

她知道怎麼微妙地往前推進。書架上的書籍也許有冗長的標題,但在實際操作中,矮小的心理治療師會像芭蕾舞者那樣輕盈。

夫妻之間的惡劣狀態會延伸到性生活。當柯爾斯滕疲倦或沮喪的時候,拉比會很快、相當快地陷入消沉。他的思維會牢牢糾纏在對自己的厭惡之上。這些早在柯爾斯滕之前就存在的自我厭惡感有一個重要特徵:無法道於外人,儘管它在始作俑者面前已呈現著悲苦之姿。這種未能實現魚水之歡的夜晚,會在第二天成為拉比嘲諷和傷人的口實;這將越發加劇柯爾斯滕的退縮(同樣沒有言說)。經過數天的被冷落,拉比會厭倦,轉而指責柯爾斯滕冷酷陰鬱;她則會回應說,既然他如此頻繁地這樣,她真懷疑他是以讓她難過為樂。她會退縮到腦海中那個悲傷但又特別舒適而熟悉的角落,每當有人辜負了她,她就躲在這個角落,用閱讀和音樂撫慰自己。她是自我保護和防衛的專家;她已經飽經生活的錘鍊。

迴避型依戀的特點在於,強烈地渴望避免衝突,而且,情感需求得不到滿足時,會封鎖自己。迴避型依戀的人會快速認定他人樂於攻擊自己,他們是無法理喻之人。他只好逃避,拉起弔橋,冷漠以對。遺憾的是,迴避型依戀的人無法正常地向伴侶解釋他們的恐懼和防衛機制,因此,他們保持距離和迴避行為背後的原因雲遮霧罩,很容易被誤認為是漠不關心和心不在焉;實際恰恰相反:迴避型依戀的人真正是關愛深沉,只是愛的風險太高而已。

費爾貝恩太太從不將結論強加給病人,她會豎起一面抽象的鏡子,這樣柯爾斯滕便可以開始看到自己給他人造成的影響。她協助她意識到自己傾向於逃避,傾向於用沉默應對壓力。她也鼓勵她思考,這些做法會如何影響到那些依戀她的人。恰如拉比,柯爾斯滕表達失望的慣用方式,也導致她無法博得最為她所需要的人的同情。

拉比絕不會直接道出他和勞倫的一夜情。他認為重要的是分析它發生的原因,而不是坦白它發生的事實;坦白便有可能造成某種不安全感,從而永遠地摧毀了柯爾斯滕和他之間的信任。在接受費爾貝恩太太治療時,他想弄明白是什麼讓自己對於傷害妻子,表現出明顯的漫不經心;他認為只有一個解釋:婚姻中有些事情太過傷害他,以致他也變得毫不在意自己可能給柯爾斯滕造成的嚴重傷害。他出軌勞倫不是出於慾望,而是怨氣,一種不為自己所知的怨氣,一種陰鬱壓抑的帶著傲慢的憤怒。他以柯爾斯滕可以理解的方式,向她解釋說,不再讓他感到失望是挽救婚姻的關鍵。

他們矛盾的核心關乎信任的問題;這種品性對他倆來說都很難生成。他們都飽經傷害,年少時便需應對無邊的失望,於是長大之後重重設防,不再擅長展露情緒。他們是攻擊策略和堡壘建築的專家;就如戰後的士兵無法調整回平民生活狀態一樣,他們的不擅長在於無法忍受焦慮,於是便也就無法放鬆警戒,承認自己的脆弱和悲傷。

拉比是焦慮攻擊;柯爾斯滕是迴避退縮。他們極其互相需要,同時卻又害怕讓對方知道自己需求的迫切。兩人都沒有好好體味傷害,並真正地去認識它、感受它,或向施加傷害的一方說明白。只有具備強大的自信,才能對冒犯他們的人保持信念,但這種自信尚不為他們所具備。他們需要充分信任對方,才能明白他們並不是真的「生氣」或「冷漠」,相反,那是一種更本質、更感人、更值得幫助的感情:受傷。他們無法給予彼此那份最浪漫而必要的禮物——解讀他們自身脆弱的指南書。2017-6-202017-6-202017-6-202017-6-20哈贊和謝弗設計的問卷[6](一九八七年)被廣泛用於測試依戀風格。為了明確自己的風格,測試者需要在以下三種情形中選擇自己最接近的一種:

1.「我想要親密的關係,但我發現,人們經常莫名其妙地令人失望或刻薄。我擔心跟別人太親密,會讓自己受傷。我不在乎獨處。」(迴避型依戀)

2.「我想跟別人親密相處,但經常發現他們並不願意如我希望的那樣親密。我擔心我在乎別人,別人卻不當我一回事。這讓我感到十分不安和惱怒。」(焦慮型依戀)

3.「對我來說,與別人建立親密關係不是難事。我依賴別人,別人依賴我,這讓我感到很舒適。我不怕獨處,或不被人接受。」(安全型依戀)

這些分類本身確實缺少魅力。它打擊著我們的自尊,迫使我們認識到自己並不是作家用八百頁紙去努力描述的角色,有著細微的個性,自己的人格類型不過是心理學教材里的幾個段落就能輕鬆界定的。迴避和焦慮並非是愛情故事的典型用語,但如果浪漫可以表示「有利於愛的進程」,那麼它們也許就是柯爾斯滕和拉比偶然發現的最浪漫的辭彙,因為這兩個詞能讓他們認識到在婚姻生活的每一天,是什麼人格類型在發揮破壞性作用。

他們開始欣賞奇怪而特殊的外交式辭令,它使一種全新的交談成為可能;他們有了一個避難所,在一位裁判仁慈的注視下,每周都可以坦述自己或怒或悲。裁判會適時遏制另一方的反應,以確保實現必要的理解,也許還有同情。幾千年文明發展躊躇不前的腳步,終於抵達一個可以討論問題的平台,兩人不能起身、憤怒離席或咒罵,而是認真交流對於桌子擺放、派對言辭或度假安排這些事情,一方在如何傷害著另一方。柯爾斯滕和拉比得出結論,從某些方面看,心理治療是這個時代最偉大的發明。

在費爾貝恩太太的見證下,他們的對話開始映射出彼此在家中的交流方式。他們開始內化治療師那親切而睿智的聲音。「喬安娜(他們以前從不當她的面這麼稱呼)會怎麼說?」已經成為兩人之間慣常的幽默問話,就如天主教徒曾經努力模仿耶穌對審判的回應。

「如果你繼續生我的氣,我就要逃避了。」柯爾斯滕會如此告誡拉比的對峙。

他們仍然對心理治療抱以嘲笑,但不再提起其費用之昂貴。

因此,遺憾的是,心理諮詢提供的見解為更廣泛的文化所忽視。在一個執著地把愛視作一種本能、一種無法檢視的感覺的世界,他們的對話猶如關於成熟的小實驗。費爾貝恩太太的診室隱沒在一些出租房屋中,似乎象徵著她職業的邊緣化。她贊成一句真理——現在,它也為拉比和柯爾斯滕所接受,但他們也知道,不幸的是,這句話容易淹沒在生活的嘈雜中:愛,不是一腔熱忱,而是一種技能。

註釋:

[1]依戀理論是英國發展心理學家約翰·鮑爾比最著名的理論。「依戀」是一種尋求與某人的親密併當其在場時感覺安全的心理傾向。

[2]英國蘇格蘭前行政區。

[3]作者安娜·弗洛伊德,奧地利出生的英國心理學家、兒童精神分析法創始人及該領域中傑出的臨床工作者之一。其父親是精神分析學派的創始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936年她發表了《自我與防禦機制》,擴展和深化了防禦機制的概念與功能,為自我心理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4]作者唐納德·溫尼科特,英國精神分析學家。是繼梅蘭妮·克萊茵之後,較具原創性且為一般英國大眾熟知的客體關係理論大師。

[5]作者約翰·鮑爾比,英國心理學家,傑出的兒童精神病學家。他將心理分析、認知心理學和進化生物學等學科統合在一起,糾正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論對童年經歷的過分強調和對真正創傷的忽視。1989年獲美國心理學會頒發的傑出科學貢獻獎。

[6]辛迪·哈贊和菲利普·謝弗是美國當代著名的人類發展學家和依戀理論學者。該問卷是辛迪·哈贊和菲利普·謝弗在一九八七年設計的一份「感情測試」,刊登在《落基山新聞報》上,邀請讀者從三個選項中選出最符合自己的一項,每個選項對應著一種依戀類型。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愛的進化論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愛的進化論
上一章下一章

第23章 依戀理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