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2、揮淚大轉移

第15章 2、揮淚大轉移

就在108名公安民警和湖南省武警總隊副政委霍起連率領的174名武警官兵開到建新農場抗洪搶險第一線的時候,全場2315個老弱病殘婦幼在抗洪搶險指揮部副指揮長趙星雲、胡佐初的統一安排和指揮下實施大轉移。

從外面來到這裡的人,面對生與死的考驗,來得慷慨,來得悲壯。從這裡走向外面的人,脫離生與死的威脅,本應瀟洒,本應愉快,可這些老弱病殘婦幼們,並不瀟洒,並不愉快。

那些把熱血和青春無私奉獻給了建新農場的元老們,從建場的第一天起,他們就在這裡揮灑熱汗,播種春天,這52.14平方公里烏黑流油的土地,是他們一分分、一厘厘地從龍王爺口裡奪回來的;這18.8公里威武壯觀的大堤,是他們一鍬鍬,一擔擔,從蘆葦灘上築起來的。這個大垸,這道大堤,經受住無數次長江洪峰的襲擊,擊退了多少回洞庭湖激流的沖刷,1962年、1969年、1973年、1989年、1995年,龍王爺逞威,企圖衝決大堤,收回這52.14平方公里土地,經過驚天動地的較量,建新人寸步不讓,寸土必爭,守住了大堤、守住了大垸。他們從來就不想轉移,他們從來就不談轉移。為什麼今年偏偏要他們轉移呢?什麼轉移?貪生怕死。不!他們不轉移。他們與龍王爺搏鬥了四十年,年年都是勝利者。今年他們不甘作敗將。要死,也要死在建新垸。這些開發建新、建設建新、守護建新的元老們,他們自稱是洞庭湖上的老麻雀,什麼風浪都見過,什麼都不害怕。他們根本不相信建新垸會潰決,他們堅信建新垸潰不了。他們高低不肯轉移,死活不願逃離。

原農場政委、67歲的老將熊建功,他是建新農場的首批拓荒者,1955年築堤建場,千萬大軍從四面八方彙集到這片湖灘上,挖下第一鍬土時,他就是其中一員猛士。他看見這18.8公里大堤萌芽,又看著這18.8公里大堤長高,他看著這52.14平方公里土地由黑變綠變黃,又看著這52.14平方公里土地由黃變黑變綠,一月又一月,一年又一年,四十個春夏秋冬,彈指一揮間,他由烏油油的黑髮變成了蒼蒼白髮,他由血氣方剛的青年變成了步履蹣跚的老年,從未離開過這片熱土。他熟悉這裡的一切,如同熟悉自己的手掌,他熱愛這裡的一切,如同熱愛自己的心臟。當年築大堤,率隊的胡總支書狠抓質量不馬虎,誰要是在那段大堤上少打了一硪,他手中的篾片就要在誰的屁股上多留下一道血印,他那長滿鬍子庄庄的大嘴就要朝誰多一陣怒吼:「大堤是大垸的命根子,你龜兒子懂不懂?!湖水無孔不入。你不把大堤夯緊、壓實,讓湖水鑽了空子就會堤毀人亡,你龜兒子懂不懂?!」熊建功敬重這位胡總支書,一直以其為楷模。

多少年來,熊建功始終把胡總支書講的「大堤是大垸的命根子」銘記於心。他對大堤便多了幾分親情,多了幾分了解。擋洞庭湖水的大堤屬於粘性土壤,不怕水浸,像鹹蛋一樣越浸越硬。擋長江浪的大堤,屬於沙質土壤,不能浸水,像餅乾一樣越浸越稀。儘管洞庭湖水面寬,吹程遠,儘管洞庭湖平均水深9.57米,個別地方深達10多米,儘管洞庭湖水位漲到33至34米,刮5級到6級南風浪高2到3米,只要不出現散浸,只要不出現管涌,大堤能擔當一切,大堤能保住大垸。

熊建功拓墾建新農場之前,就與龍王爺有過數次較量,他出生在汨羅江畔,東洞庭湖旁,從小在江水裡游、大浪中鑽。1952年沅江康寧垸搶大險,他率領青年突擊隊沖在最前頭。1954年守護湘陰縣城,他與湘陰縣公安局的民警一道幾十天不下前線。

他掌握了大堤的特點,他摸透了湖水的脾性,所以,幾十年來,他與龍王爺較量總是胸有成竹,指揮若定。

1962年,建新農場中心垸木閘門涌水,一袋袋大米拋下去,仍無濟於事。他趕到現場,仔細觀察,判斷下水的米袋被潛藏在水中的橫木擱置,沒有下到涌水點。他果斷處置,堵住了涌水。

1973年,荊江門大堤出現大面積散浸,大有潰決之勢,向他報告險情的人嘴唇發抖吐話不轉。他飛一般趕到,根據長江大堤屬沙性土壤的特性,指揮大軍不要驚慌,調集數百萬草袋,往草袋裡灌干土,順著外堤坡滑入江水,堤身加寬20米,止住了散浸,化險為夷。

他擔任農場政委的那些年裡,每年漲水期間,他每天上堤巡邏,群眾形象地說:哪裡有老鼠撒泡尿,熊政委都要親自趕去查看。經驗告訴他,任何險情,都有一個發生、發展、爆發的過程。千里大堤,潰於蟻穴。如果對蟻穴發現及時,處置及時,千里大堤就能巍然矗立。

他從農場一把手的位置退下來已有幾年了,每當洪水來到,他毫不遲疑地走到一線,為現任一把手張國貴出主意,當參謀,做後盾。他給自己立下三條規定:一是報險必到;二是判斷準確;三是處險有方。1995年9月20日,他突發中風病,經及時搶救,雖恢復較好,但仍行走不便。儘管如此,今年他除了沒坐鎮大堤外,還是抓住一切機會,到堤上查看。他覺得今年的洪水來勢猛,水位高,解放以來前所未有。他密切注視水情雨情,隨時準備為指揮者們拿出處險方案。

7月20日早晨,指揮部動員全場老弱病殘婦幼們轉移,他得知那些當年與他一起拓荒建新的老哥兒們死活不肯離去時,他理解這些老哥兒們的心情。故土難離。青春、心血、親人、財產,都交給了這片熱土,如今垂垂老矣,死在這裡也值得,怎捨得離去呢?!但他覺得:轉移,是黨和政府的關心;轉移,是戰勝千年未遇的特大洪水的上策。不轉移,就是給黨和政府添負擔;不轉移,就是給抗洪搶險拖後腿。關鍵時刻,他必須勇敢地站出來,做轉移、撤離的帶頭人。

他了解那些老哥兒們的脾性,他建議指揮部將他們拉上大堤,讓他們親眼目睹今年的特大水情,他們必定心服口服地服從轉移,服從撤離。

張國貴依此妙計。果然,這些老哥兒們登上大堤,眼見歷史的特大水位,眼見後輩們抗擊特大洪水的陣勢,都一致點頭,形成共識,迅速轉移。不過,他們都提出了一個相同的條件:

決不允許正在前線抗擊洪水的兒孫們回家送行。

指揮部同意,兒孫們應允。於是,他們一路老淚縱橫,離開了朝夕相處,生死依戀幾十年的建新。

那天,熊建功要走了,他心裡總覺得不踏實,他不想走,他必須走。正在這時,他得知十大隊管轄的柳葉湖東段800米大堤出現大面積散浸,他租了一輛車,把他送到堤腳,他接著拄了拐杖,爬上大堤。他提了三條建議,給眾人以鼓舞和啟迪。他聽說荊江門大堤同時出現散浸,他又趕去,也提了三條建議。

這時,還有些老哥兒們看著他,如果他不轉移,他們也仍不會轉移。他想想,覺得該做的,能做的,他都做了,帶頭轉移,成了他最大的任務了。於是,他狠心地一甩頭,朝岳陽方向進發。

與熊建功同時轉移的這些老弱病殘婦幼們,出發前都紛紛將家中有用的物資,捐獻給了抗洪搶險指揮部。

八大隊退休幹部,年愈七旬的老黨員孔福祥,將家裡的2個麻袋、10個纖維袋、1根扁擔、1把鐵鍬、一綹被剪成40公分長的纖維繩,親自送上了大堤。他看到洪水漲勢兇猛,他還要返身拿來自己的棉被捐獻。人們堅決攔阻了他,說:「您回來時,沒有了棉被,怎麼睡呀!」他說:「保堤就是保命。只要保住了大堤,什麼都會有的。只要搶險需要,你們可以撤我家的門,抬我家的床,搬我家的櫃。」

六大隊的干工家屬們,在轉移前,將自家準備裝衣裝米的編織袋,一個不留的捐了出來,360個編織袋堆成一座小山,代表著他們戰勝洪水的共同心愿。

霓虹燈廠的民警職工家屬,紛紛從自己家裡捐出編織袋231條,白酒400公斤,派代表開小手拖車,將這些東西送到前線將士手上。

商貿公司的職工家屬,從各自的家中湊了22件礦泉水、30袋茶葉、30盒魚罐頭、3件蠶娥公酒,送上大堤,捐獻給抗洪搶險的勇士們。

個體經商戶胡召喜,捐獻8件礦泉水。

……

全場2315個老弱病殘婦幼轉移了,他們的情,他們的意卻沒有轉移,留在建新農場,留在危險大堤,激勵勇士們戰勝洪魔,保住家園。。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岳陽監獄保衛戰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岳陽監獄保衛戰
上一章下一章

第15章 2、揮淚大轉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