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發現(1)
二十個息壤年在旅途中匆匆流過,出發時妮兒三十五歲,現在已經三十七歲了。關於計時系統,《亞斯白勺書》中有明確的硬性規定:六十秒為一分,六十分為一時,二十四時為一天,十二天為一日,三日為一年,十年為一歲。何以如此計時,妮兒早就思考過。在這個系統中,「日」和「年」是「實單位」,分別對應著息壤星的自轉和公轉;而「天」和「歲」為「虛單位」,與天文現象並無任何對應。那麼,為什麼要設這兩個虛的時間單位?一般人從不考慮,只是習慣成自然地執行聖書的規定。而妮兒斷定,這兩個虛的時間單位應該來自藍星,它們寄託著耶耶對故土的依戀。
考察隊早就棄船登岸,也離開了禹丁王國的疆域,但仍在教廷的勢力範圍內。這裡是化外之地,地老天荒,人煙寂寥。考察隊越向前走,野人的語言越是難懂,好在他們都使用同樣的方塊字(儘管他們只認得最簡單的百十個字),所以交流起來不算太困難;而且所有野人也都隨身帶著匕首和火鐮,自稱是耶耶的子孫。看來,《亞斯白勺書》的記載是正確的。
儘管這些野人尚未走出蒙昧,但對「耶耶的人馬」很尊重,沒人敢來打劫,反倒常有人獻上貢品,妮兒也給予更豐厚的回贈。有些膽小的野人只敢夜裡悄悄送來貢品,妮兒就把回贈品留在原地。
著名的「長崖」到了。
一條長長的斷層壁立如削,向南北無限延展。它高約百米,由於太過陡峭,崖壁上很少有樹木,裸露著淺紅色的岩層,夾在斷崖之上和斷崖之下的黑綠色林木中,非常顯眼。斷壁上面有細細的飛瀑流下,激起滿天水霧,即使在晴天也散射著迷人的光暈。這道長崖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作,也在聖書《出蛋房記》中有記載。據說,耶耶的子孫走出蛋房后一直在生死線上掙扎,大約三千歲后才走到這道長崖,此時他們已經形成七個支派。但在這兒,各個支派發生了嚴重的分歧。有的支派不想再走,因為穿越斷層過於艱難,生死難料,而且一旦下去,無法確保能再回來,也就無法再朝拜蛋房了;有的支派仍堅持前進,因為立在斷崖頂向下望去,東邊是廣袤的平原,明顯是生存的福地。最後有三個支派繼續前行,用長繩一個個縋下斷崖。其他四個支派打道而回。
繼續東進的三個支派在進入草原之後,由於土地肥沃、氣候適宜,便開始了聖書上記述的農耕生活,從此有了爆炸性的發展,直到建立起今天的天朝。「跨越長崖」這個歷史分界點大概發生在四千歲之前。留在斷崖之西的四個支派從此失去了蹤跡。妮兒猜想,這些族群肯定還存在,只不過發展較慢,至今仍是未識教化的土人。
妮兒讓考察隊先在斷層下駐紮,她與押述、蘇辛、一位當地的通譯及三個士兵去探路。長崖東西之間一直有小規模商業交流,所以跨越長崖的秘道肯定是有的,據推測就在附近。可惜這兒人跡罕至,無法找土人探問路徑。他們一行沿著斷層往北,披荊斬棘,艱難地推進。
第二天,蘇辛突然喊:「妮兒老師,你看!」
前邊地勢較為平坦,有六處十幾米高的圓錐形土堆,顯然並非自然之物。「墳墓?」妮兒猜想。不過她覺得不大可能。從大小看,如果是墳墓,必然是巫王或帝王的陵墓群,但這兒不像曾有過繁榮的國度或部落。答案很快就有了。蘇辛帶士兵挖開土堆,裡面竟然全部是骨頭!只是時間久遠,骨頭已經風化,互相粘連。土堆外有薄薄一層浮土,是風力堆集而成。妮兒仔細檢查骨骸,發覺大部分屬於大型哺乳動物,如鼠牛、鼠羊、鼠馬,甚至有少量的鼠狼和鼠虎。粗略估算,每處土堆的骨骸都對應著數萬隻動物,那麼,總共六個土堆,對應的動物應該在五十萬隻以上。
對妮兒的估算結果,押述和蘇辛都非常震驚:什麼人造成了如此超大規模的屠殺?當然,它們是在漫長的時間長河中累積而成的,從骨骸風化的程度看,這場屠殺應開始於至少數百歲甚至上千歲之前。
他們依次考察,發覺骨堆的年代越來越近。在最後一處骨堆的最上層,骨骸竟然是新鮮的,大概在幾歲之內。六處骨堆的排列大致與斷崖平行,妮兒揣摩著,對它們的由來有了初步的猜想。
當晚他們住在骨堆附近。第二天拂曉,突然聽到遙遠的喊叫聲,聲音是從斷崖之上傳過來的,聽來應在百人左右。押述立即讓士兵做好戰鬥準備,妮兒和蘇辛也都執刀在手。
喊叫聲越來越近,其中還夾著動物驚恐的嘶鳴。蒼茫的晨色中,斷崖上有火光向這邊迫近。很快聽到動物雜亂的奔跑聲,緊接著,一隻黑影從斷崖上竄出,沿拋物線向地上墜落,伴著獸類的慘叫,聽起來像是鼠牛,然後是重物墜地的悶響。這是第一隻犧牲者,其後是一隻又一隻黑影,一聲又一聲慘叫,一聲又一聲悶響。等「跳崖」的隊伍結束,斷崖上邊出現了火把的光亮。火光之下,隱約是騎著鼠馬的人影。
妮兒說:「看見了吧,這就是那些骨骸堆的由來——這一定是這個部族流傳久遠的捕獵訣竅,從數百歲甚至千歲之前就開始應用了。他們以三面包圍之勢把獸群趕向斷崖,讓它們在驚惶逃命中慌不擇路,跳下斷崖,然後圍獵者就會趕到斷崖下,來一次豐盛的篝火聚餐。」她笑著對押述說,「你不必再擔心尋找通過斷崖的秘道了。一定有的,而且就在附近——否則這些打獵者豈不是白忙活。」
押述恍然大悟,對妮兒的敏捷思維十分佩服。這時,上邊發現了下邊有人,立即掀起一波喧囂,不少人向下邊指點著,然後是恐嚇性的吼叫。最後,幾十支羽箭從崖頂射來,扎在妮兒前面不遠的草地上。押述忙去保護妮兒。
妮兒笑著說:「用不著,他們只是擔心咱們把獵物搶走。」
她乾脆往前走幾步,對著崖頂揮手高喊,指指獵物,再使勁搖手。不知道上邊是否明白了她的意思,反正喧囂聲沒有了,也不再有羽箭射來。稍過一會兒,崖頂的人影全部消失了。
妮兒對押述說:「準備迎接客人吧——不,應該是主人,這堆獵物的主人。」
她讓蘇辛帶士兵把摔死的鼠牛集中在一塊兒,總共有三十多隻。這對一個百人部落來講,確實是極為豐盛的大餐。妮兒還讓押述準備了兩件禮物:一把精美的佩刀,一支小巧的弩箭。然後是耐心的等待。
妮兒的估計不錯,第一個白天剛剛結束,他們就聽到了急迫的馬蹄聲。很快,四十多名騎手鞭著鼠馬急急趕來,手持弓箭和長刀,把妮兒這撥人包圍起來。來者都赤著上身,穿著獸皮裙和皮靴。押述不免有些擔心——怕這些粗魯的土人不分青紅皂白大開殺戒。妮兒笑著勸他放心,派通譯上前溝通。
少頃通譯返回,尷尬地說,對方的語言一點兒也聽不懂,他們一定是來自長崖之西的偏遠地帶。妮兒並不著慌,乾脆自己走上前,使用萬邦通用的肢體語言——指指那三十多隻死獸,再指指自己,然後搖手,隨即又讓蘇辛捧著早就備好的禮品送過去。對方首領是一位四十歲左右的剽悍男子,理解了妮兒的善意,立即讓手下收起刀槍。他接過佩刀和弩箭,對這兩件禮物十分喜愛。他當即慷慨地指指死獸,願與來者分享。
妮兒笑著讓手下接過一隻鼠牛崽,示意其他的不再需要。她想要的是越過長崖的秘道,但這件事表達起來要困難一些。妮兒忽有所悟,讓蘇辛拿出紙筆,寫道:「你認字不?」
那位首領仔細看看紙上的字,為難地抓著後腦勺。但他反應敏捷,立即讓一位騎者拿著這張紙,飛馬向來路跑去。妮兒立即放心了,知道這個部落里肯定有識字的人。首領讓手下下馬,開始分割獸肉,準備火堆,也熱情地邀妮兒等一起參加聚餐。妮兒要在這兒等那位識字人趕到,也就痛快地答應了邀請。
雖然語言不通,但雙方熱熱鬧鬧地開始了這頓聚餐,雙方的疑忌已經消除,氣氛十分友好。每人都吃得肚飽腸圓后,那位傳信者領著一位老人匆匆騎馬趕來。這位老人應該是名祭司,穿著獸衣,戴著獸皮帽,眼窩深陷,目光深邃。他抵達后,與首領匆匆交談幾句,就與妮兒開始了筆談。他果然是使用同樣的方塊字,而且相當熟練。
他寫道:「你們是耶耶的子孫?」
他的字寫得工工整整,妮兒識讀起來毫無困難。她接著寫道:「對,我們是耶耶的子孫。」
「我們也是啊。」
老人從懷中掏出一個獸皮包,細心地打開。妮兒從他莊重的動作猜出,包內一定是極珍貴的東西。原來是一本硬皮本,已經磨損得很厲害,紙頁發黃,顯然有年頭了。妮兒掃一眼封面,心臟幾乎停跳——封面上赫然寫著:亞斯白勺書!字跡非常稚拙,肯定是初學者的筆跡。其實,它更為合理的讀法是:亞斯的書!只是其中「的」字寫得太散,變成了「白勺」。
關於《亞斯白勺書》名字的由來,宗教界曾有過認真的討論。「亞斯」當是第三使徒的名字,這一點從無疑義;至於「白勺」究竟從何而來,宗教學者們多有爭論,對其賦予了各種精深的含義,不過一直沒有取得共識。但沒人會想到它只是因為書寫者(一個孩子)書法的稚拙!即如妮兒,雖然一直以物學家的身份對《亞斯白勺書》探幽析微,但也從沒有想到這一點。這也不奇怪,對於所有息壤星人來說,「白勺書」是從小就每日吟誦的一個辭彙,早就刻印在血脈和記憶中,形成了強大的思維慣性,因而沒人會從「低級錯誤」這個角度對其進行質疑。
老人小心地掀開發黃變脆的紙張,第一頁上是同樣稚拙的字跡:
「耶耶給我這個本子,讓我把蛋房的事記下來。」
現版《亞斯白勺書》的開頭是:
「耶耶贈我紙筆,命我記錄蛋房之事。」
意義同前者完全相同,只是表述上更為圓熟。
就在匆匆一瞥之中,妮兒已經確認這是真跡,而且也引發了很多聯想。比如,按照天朝流行的《亞斯白勺書》記載,當時越過長崖的三個支派是阿褚、小魚兒和亞斯的直系後裔,攜帶著耶耶子孫最重要的典籍。但這個說法現在值得懷疑了,因為至少在長崖之西同樣留有亞斯的直系子孫,否則他們不會持有這麼珍貴的真本。其實從邏輯上講,這種情況更為可信。當時是群婚制,《亞斯白勺書》上明確記載著第二使徒小魚兒曾為阿褚、亞斯和薩布里生育過兒女。所以,經過若干代群婚之後,已經沒有所謂某某某的直系後裔了,那時的支派只是一種社會組織形式,並非依據血緣。但每一支派都會自認為是「正統」,這是很自然的事。
妮兒雖然從來不是虔誠的信徒,但此刻也俯伏在地,虔誠地向這件寶物行禮。她的虔誠感動了老祭司、首領和眾騎者,轉瞬之間,他們已經把妮兒等認成「自家人」了。
妮兒請求老人在此留駐一天,以便她能把《亞斯的書》通覽一遍,這位老祭司爽快地答應了。本來妮兒還為探問秘道而躊躇,她擔心這是對方賴以生存的秘密,也許不會輕易告人。但此刻既然已經是自家人,而且妮兒他們是為了探尋蛋房遺迹,對方也就痛快地答應了,首領還答應親自為他們帶路。
妮兒讓押述去把隊伍帶過來,她自己在這兒停留了一個白天,把那本寶貴的真跡通覽一遍,並做了抄錄。書中記載的都是蛋房的日常生活,但即使再平庸瑣碎的細節,在七千歲后也成了珍貴的史料。
在與老祭司切磋的過程中,妮兒還有一個驚喜的發現,原來對方的語言也是能聽懂的,它與書面文字仍然基本相符,只是讀音變得比較厲害。不過,由於方塊字的極度穩定性,與之基本保持一致的口語也不可能變化太大,其語言主幹也是穩定的。捅破這層窗紙后,再去辨聽對方的語言就不是太困難了。
第三個白天,妮兒的人馬與老祭司及眾人告別,後者要對吃不完的獸肉進行分割、腌制,暫時不能離開。那位叫丹卓的首領獨自為妮兒帶路。幾個小時后,他把考察隊帶到秘道的入口,它藏在灌木和藤蔓之中。秘道原來是一條地下暗河,洞徑不大,但足以容鼠馬通過,過於狹窄的地段有人工開鑿的痕迹。水量也不是太大,大部分路段可以涉水而過。越往裡走,洞子越黑,丹卓點起了事先備好的火把。
中間有一段路必須游過去,丹卓脫光衣服,將其盤在頭頂,騎在鼠馬背上,將火把高高舉起,率先下水了。不久他游到對岸,高聲呼喚著這邊。押述詢問地看看妮兒,雖然他相信妮兒不會在意,但畢竟男女有別。妮兒笑著讓士兵們照樣進行,於是三十個士兵,還有蘇辛、成吉、尼微,都脫光衣服盤在頭頂,或騎鼠馬或游泳,絡繹過去。最後是妮兒,押述在她之後保護著。
游到對岸,押述背朝妮兒,以身體做遮擋讓妮兒穿衣服。當然,僅靠一具身體是遮不全的,丹卓看到了裸體的妮兒,驚得眼珠子都掉了下來。他自嘲地喊:「我真是個瞎子!原來這位穿軍服的小個子是女人!我一直在嘀咕,哪兒有這麼漂亮的男人。」
妮兒半聽半猜地聽懂了他的話,笑著回應:「承蒙誇獎。」她在丹卓燒灼的目光下穿好了衣服,突然想起一個重要問題,便低聲問(不想讓尼微聽見):「丹卓酋長,如果不犯忌的話,我想問你一件事。」
丹卓笑呵呵地說:「沒啥犯忌的,你儘管問。」
「在你的部落里,是不是大部分都是光身人?我剛看見你的部下全都是大肚臍,包括你。」
「什麼光身人……哦,我明白了,你是說餵奶人。對,我的部落大部分是餵奶人,只有少量的卵生人。」他補充道,「據祭司的記載,從前卵生人比較多,以後越來越少。」
「噢,是這樣啊。」
妮兒與押述對望,押述對這個過於敏感的事沒有發表意見。妮兒想,丹卓部落對光身人的命名——餵奶人——其實更為準確,說出了兩種人類的實質區別。而且他說的「卵生人越來越少」的情況也在情理之中,因為估計這個部落沒有限制兩種人的通婚,那麼,兩種人通婚的結果就是後代全部是光身人(餵奶人),一如在天朝的情況。丹卓部落里現在還有少量卵生人,恐怕只是因為偶爾的返祖現象。這更證實了她過去的猜想——光身人才是息壤星人的「原始配置」,對光身人的歧視是完全沒道理的。
身為卵生人的押述沒有說話,但他分明也領會到了這件事的含意。
那位性格粗莽的丹卓一點兒不耽誤時間,直截了當地說:「喂,妮兒,你有男人沒?要是沒有,我會帶著一百匹鼠馬的聘禮去迎娶你。」
妮兒溫婉地說:「謝謝啦,你的情意讓我感動。我沒有結婚,但天朝那位世皇禹丁是我的情人。」
丹卓不敢同世皇爭愛,悻悻地說:「那個傢伙倒好福氣。不過,看來他不知道該咋珍惜,他該和你馬上結婚的。」
以後的旅程中,他一直悶聲不響。尼微看出來他情緒低落,便有點兒擔心(擔心這位蠻人首領在後悔為陌生人帶路),尼微悄悄向押述詢問。押述笑著說明了原因——是向妮兒求婚未果——尼微這才放心。他雖然一向對妮兒有敵意,這會兒也對妮兒「戰無不勝的魅力」有了新感受。
此後的洞中道路不再有水,向上的角度加大,人工開鑿的痕迹也更多。兩個白天後,丹卓把他們帶出了山洞,前邊是莽莽蒼蒼的大葉樹林。丹卓說他也不知道蛋房的具體所在,傳說它在最西邊,太陽落下的地方,據這兒至少還有一歲的路程。
妮兒真摯地謝了他,說:「丹卓酋長,如果你要求,我們會為你的秘道保密。但我想其實用不著,這兒很快就會成為長崖東西的交通要道,我會讓天朝的教廷和皇室為你頒發誓書鐵券,讓你的部落永遠做這個關口的主人,向過往商旅徵稅。你們將得到豐厚的收入。」
這位酋長喜滋滋地答應了。作為酋長,他不能離開族人太久,他要在這兒同考察隊告別。臨走前他說:「妮兒,同我抱一抱。」
妮兒笑著走過去,同他緊緊擁抱。趁著擁抱,丹卓附耳說:「你在天朝萬一有啥不如意,就來找我!在秘道這兒等我就行,這兒長年有我的眼線。」
妮兒真誠地謝過他,同他告別。
考察隊已經深入到林海之中。這兒是絕對的無人區,暗綠色的大葉樹林遮天蔽日,暗紅色的蛇藤在大葉樹上纏繞,把寄生根插到大葉樹榦上。蛇藤盤旋向上,直到超過大葉樹頂,向天空昂著暗紅色的蛇頭。陰暗的林中有鬼鬼祟祟的林鼠、在枝葉中輕鬆滑行的鼠蝠、面目猙獰的鼠狼、長著毒牙的鱷龍,以及身體龐大的雙口蛇蚓。士兵們在密林中砍出通路,與鼠狼和鱷龍搏鬥,艱難地向禁區中心推進。由於押述的機警和謹慎,也由於成吉的高明醫技,考察隊至今沒有減員。三十名士兵一直保持著高昂的鬥志,這多半要歸功於妮兒,她以女人的細心和溫存,有效地凝聚了軍心。
當然,最主要的原因恐怕還是她施予的**。在禹丁特意為妮兒製作的隔間帳篷中,妮兒床上常常少不了一個男人,大部分時間是押述,有時是成吉,不過妮兒也周到地把機會分給每一個士兵,尤其是其中最辛苦最能幹的。妮兒認為這既是遵從耶耶的教誨(《亞斯白勺書》記載,第二使徒小魚兒為阿褚、亞斯、薩布里等多名男性使徒生育了兒女),也是遵從大自然的天條(生物演化論闡明,雌雄生物都有四處留情、尋找最優基因的本能,並把它化為兩**合的快感)。既然這是神意和天意,妮兒幹嗎要壓抑自己的慾望?何況它還能帶來某些世俗的利益。
考察隊中除了妮兒的學生蘇辛,就只有尼微教士未曾與她一親芳澤。有天晚上,醫官成吉在她枕邊說:「妮兒,我要提醒你一句。三十個***的士兵是很危險的,你已經有效地化解了它;但獨獨撇下一個***的男人可能更危險,你得設法化解它。」
妮兒當然知道他指的是誰,笑著說:「謝謝啦,我倒是很願意化解它。但也許那位高貴的卵生男人不願屈尊俯就一個卑賤的光身女人呢。」
成吉笑著搖頭,「一般來說,任何一個卵生男人都願意為你這樣的尤物把什麼鬼出身拋到腦後,但那個目光陰沉的傢伙……我吃不準。」
「不管怎樣,我試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