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楊延和(三)

第532章 楊延和(三)

明穆宗隆慶元年六月,楊廷和得以復官,賜祭四壇,命有司治葬。追贈太保,謚號文忠。

武宗失德,楊廷和多次上疏規諫,俱不聽。他雖邑邑不自得,但仍勤於政事,忠於職守。正德年間,武宗常訪疾問苦,多不在京。楊廷和入值中樞,參與機要,鎮靜持重,補苴匡救,災賑蠲貸猶如故事,百司多守法,使國家機器正常運轉。安化王朱寘鐇反,他草赦詔,請擢邊將仇鉞,以離賊黨。鉞果執寊鐇。劉六、劉七起義,他建策獻言,調兵遣將,終於鎮壓了這次起義。明末文人陳子龍指出:武皇穆駿西馳,而天下晏然者,以任相得人也。

安化王朱寘鐇反,他草赦詔,請擢邊將仇鉞,以離賊黨。鉞果執寊鐇。劉六、劉七起義,他建策獻言,調兵遣將,終於鎮壓了這次起義。武宗無嗣,孝宗亦無他皇子在者,武宗駕崩后,當時皇太后命大臣議所當立者。楊廷和舉,主張立興獻王長子,得到了閣臣們的贊同。太后一如廷和請,事乃定。使這一頗為敏感的問題,得到了順利的解決。

「此人頗有才華啊。」劉辯感嘆道。

武宗死後,當時平虜伯江彬在京郊擁有重兵,知道天下人厭惡自己,心裡很不安穩。他的黨羽李琮勸江彬乘機帶領家兵起來造反。江彬猶豫不決。於是楊廷和打算用皇太后的命令逮捕、殺掉江彬。他和同僚蔣冕、毛紀及司禮中官溫祥四個人在一起商量。張永偵察到他們的意圖,也在宮中秘密做了準備。司禮魏彬從前和江彬有關係。楊廷和認為他軟弱,可以脅迫,就題寫好武宗靈柩前的旗幡,交給魏彬、溫祥及其他宦官張銳、陳嚴等人,為他們詳細說明了江彬造反的罪狀,並用危險後果來嚇唬他們。魏彬被說動了心,只有張銳極力說江彬無罪,楊廷和當面喝責他。蔣冕說:今天一定了卻這件事,然後再去祭弔皇上。陳嚴也在一旁鼓動,於是讓溫祥、魏彬等進宮去告知皇太后。很久沒有回話,楊廷和、蔣冕感到自己處境危急。不一會兒,陳嚴才來說:江彬已經被活捉了。江彬被除去后,朝野內外舉國歡慶。世宗未至京師,楊廷和總攬朝政共三十七日,在此期間,楊廷和不受皇帝的掣肘,得以施展自己的抱負。他以革除武宗時弊政為己任,進行了一系列改革。

楊廷和辦事勤勉,講求效率,充分發揮了自己的才幹。史載:其調度區畫,取辦俄頃,命中書十餘人操牘以進,石齋一一口授,動中幾宣,略無舛錯,中外倚以為安。正德、嘉靖之際的遺詔、登基詔都出自楊廷和之手,他的很多興利除弊的改革措施都是通過詔書的形式頒布的。楊廷和針對武宗調邊兵入衛京師,致使邊卒縱橫驕悍,都人苦之、邊防力量也大為削弱的情況,在武宗死後傳遺命罷威武團練諸軍,各邊兵俱重賚散歸鎮,解決了這一問題。武宗去世后,楊廷和盡廢其政,以遺詔革皇店及軍門辦事官校悉還衛,……豹房番僧及少林僧、教坊樂人、南京快馬船,諸非常例者,一切罷遣。又以遺詔釋南京繫囚,放遣四方進獻女子,停京師不急工務,歸宣府行宮金寶歸諸內庫。中外大悅。楊廷和在所擬登極詔中,還賜天下明年田租之半,自正德十五年以前逋賦盡免之,以緩和階級矛盾,恢複發展農業生產。世宗即位,楊廷和草上登極詔書。已而詔下,正德中蠹政厘抉且盡。所裁汰錦衣諸衛、內監局旗校工役為數十四萬八千五百,減漕糧百五十三萬二千餘石,其中貴、義子、傳升、乞升一切恩悻得官者大半皆斥去。在裁汰冗官、冗兵的同時,楊廷和還注意撥亂反正、平反冤案。在它所擬的登極詔書中規定:正德十四年文武官員人等,因諫上巡遊、跪門責打降級改除為民充軍者,該部具奏起取復稱,酌量升用。打死者,追贈諭祭,仍蔭子入監讀書。充軍故絕者,一體追贈諭祭,復養親屬。而且,廷和益欲有所發噓,引用正人,布列在位。注意選拔人才,以推行新政。

楊廷和的改革措施,受到朝野上下的普遍稱頌。同時,也受到一些人的嫉恨。史載,諸失職之徒銜廷和次骨。他們散布謠言:終日想,想出一張殺人榜,有人甚至想趁楊廷和入朝時刺殺他。但楊廷和無所畏懼,出入護以衛士,照常理事,表現了一個政治家的膽略。楊廷和的改革雖然時間不長,但還是取得了明顯的效果。嘉靖初年,政府財政狀況大有好轉,階級矛盾也相對緩和,天下翕然稱治。楊廷和為官清正,雖位及人臣,而居處同於寒素;他關心民間疾苦,為家鄉通水利,修縣城,置義田,作了不少好事,很受時人稱道,一生博學鴻毅,光明正大,積極倡導勵行新政,對明朝之中衰起到一定振治作用。

就連李贄也評價道世廟初入,據古執禮,公當其時,可謂正直不阿,卓然名世矣,是豈賂瑾賣友取容之人乎?此市井之談,愛憎之口,不待辨者。獨大禮議起,人皆是張桂而非公。余謂公只是未脫見聞窠臼耳,若其一念唯恐陷主於非禮,則精忠貫日可掬也。故謂公之議有所未當則可,謂公之心有一毫不忠則不可。此趙文肅所以極力為公表也。…果如或者之說,於司直為賣友,於劉瑾為阿勢,則大禮之議,委曲扶同,公自優為之矣。然公之議大禮也,可以許其忠,而未敢以許其妙。若處康陵之朝,非但人不知其妙,而亦不能信其忠。蓋大忠者不見忠,至妙者人自然不知其妙也。是以當時知公者僅僅有李文正、梁文康、費文)數人耳。文正必得公而後敢以去,梁、費二公亦必得公而後敢即安,則公所系何如哉!余又怪其不能以事康陵者而事永陵(朱厚熜)也,豈其真挾定冊之功,或恃世宗仁聖,終能聽己也耶?不知之矣。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三國之召喚天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三國之召喚天下
上一章下一章

第532章 楊延和(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