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四大人(3)
[筆下文學Www.bxwx.net]
李龍又將追蹤至劉家莊劉府情形道來,待言到「劉愨」二字,蘇公大驚道:「你且再言來,劉甚麼?」李龍愣愣道:「喚做劉愨,卻不知是哪個愨字?」蘇公手一哆嗦,猛覺一陣疼痛,低頭望來,竟扯下三四根長須來。李龍看得清楚,詢問道:「莫非大人知曉此人?」蘇公眉頭緊鎖,道:「我此行正是往劉愨劉子直府上!」李龍詫異不已,道:「大人怎生識得此人?」蘇公道:「劉子直,曾任朝廷御史,為人耿直,敢怒敢言,只可惜朝廷紛爭,甚是激烈,往往忠貶奸揚,劉大人不免心寒意冷,遂歸隱山林。」李龍疑道:「難道那廝是受劉大人指使?」蘇公思忖道:「你可曾看得清楚那廝面目?」李龍道:「黑夜之中,不曾看得清面目。但若觀其形態、聞其聲語,定能辨認出來。」蘇公道:「如此甚好。你隨我前去,暗中辨認此人。」李龍唯喏。
三人前行,不出半里路,聞得有人呼喚,蘇公回頭張望,但見二人追來,正是嚴微、衙役雷千,三人止步。嚴微奔至面前,問道:「大人何往?」蘇公道:「故人相邀,出城相會。」嚴微道:「鋼鏢一事,我已查出端倪。適才往府衙,聞雷爺言大人前足方走,遂追趕上來。」蘇公喜道:「有勞嚴爺了,嚴爺且說來一聽,是甚來頭?」嚴微摸出鋼鏢,道:「昨夜我訪得數位行家高手,細細辨認,此鏢乃是精鋼所制,能手打造而成,當是京城唐記坊所錘制。」蘇公一愣,似有所思,喃喃道:「京城!京城!」嚴微點頭道:「正是,此鏢打造出來尚不過三月。」蘇仁疑道:「如此言來,兇手端是自京城而來?」李龍疑道:「若如此,此案益發蹊蹺了。這兇手自京城趕來,千里迢迢,所為何事?葉正之、梁漢卿與他又有甚麼瓜葛?」
蘇公雙眉緊鎖,思忖不語。蘇仁笑道:「李爺怎言兇手自京城趕來?興許那兇手是自京城回來。」李龍一愣,笑道:「蘇爺所言有理。趕來必是要回去的,這回來的或是路過的。」蘇仁道:「既如此,但凡近幾日自京城而來的人便是可疑。」李龍然之,笑道:「正是。」蘇仁忽的一愣,脫口言道:「林棟林大人豈非便是自京城而來的!」
蘇公臉色鐵青,喃喃道:「林大人一家正是住宿在劉愨劉大人家中!若依李爺昨夜所探消息,細細思忖,莫若此事與林、劉二人相干!」蘇仁、李龍驚詫不已。李龍似有所悟,道:「如此言來,昨夜我聞那人言『大人之意,湖州之事自由大人處置,李爺只管安心回去便是。』那『大人』端是劉愨劉大人。那『李爺』者回去,莫不是回京城去?」蘇公思忖道:「且毋先下論斷,待去劉府探個清楚。此外須派遣人手往各處驛站、客棧查尋,但凡往來京城、江寧之人,當細細盤查。此事便有勞雷爺了。」雷千唯喏,遂回衙召人去了。
蘇公又道:「另有一事煩勞嚴爺。」嚴微道:「大人有何吩咐,只管言來。」蘇公道:「露香園暗藏蹊蹺,頗多疑竇,須請嚴爺好生監看。」嚴微笑道:「大人何以知曉露香園蹊蹺?」蘇公道:「乃是李爺探得,其內有數人,行跡詭秘,頗為可疑。」嚴微道:「大人放心,此事交與嚴某便是。」言罷,回身去了。
蘇公、蘇仁與李龍三人出了城門,直奔劉家莊。一路無話,來得劉愨府宅前,李龍正欲上前扣門,「吱呀」一聲,那大門卻先開了,出來一人,家僕模樣,約莫三十歲,見著李龍,呵道:「你是甚人?」李龍拱手道:「敢問大哥,此可是劉愨劉大人府上?」那家僕一愣,道:「你找甚人?」李龍笑道:「煩勞通稟一聲,只道是湖州府尹蘇大人求見。」那家僕把眼來望蘇公、蘇仁,急忙施禮道:「小的正是奉老爺之命到庄口候大人的。大人且進來,小的便去稟告老爺。」言罷,那家僕流水奔入院內。不多時,只是四五人急急而來,引路的正是那家僕,其中一人正是林棟,當中又有一老者,青布衣衫,眉慈善目,精神矍鑠,蘇公料想此人便是劉愨。
一干人近得前來,拱手施禮,林棟引見道:「蘇大人,此便是御史劉大人。」蘇公深施一禮,道:「御史大人高山景行,玉潔松貞,懷瑾握瑜,蕙心紈質。子瞻久懷仰慕之心,今日方得一見,子瞻無憾矣。」劉愨回禮道:「蘇大人此番言語,羞煞老朽了。老朽身處田野,早聞蘇大人賢名。今日大人駕臨,燕雀相賀,蓬蓽生輝。」眾人寒暄一番,引入廳堂,劉愨令家人引蘇仁、李龍往廂房歇息,其餘閑雜人等皆在廳堂外。
蘇公望見堂中懸有一軸,上書「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正是出自范仲淹《岳陽樓記》。蘇公急忙近得前去,仰首細看,上有「希文」落款,驚道:「此文正公真跡!」劉愨然之,嘆道:「我得文正公此軸,以為珍寶。」蘇公嘆道:「文正公清廉律已,腹藏萬甲,為人剛正,勇於直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心為國,欲整吏治,施慶曆新政,反遭誣陷,懷憾而故,可惜可嘆。」林棟嘆道:「朝廷之中,朋比為黨,爾虞我詐,親佞臣,遠忠臣,蘇大人感嘆文正公,卻不知……」
劉愨忽乾咳一聲,林棟把眼望劉愨,又道:「朝中李定之流三番五次上奏皇上,妄言蘇大人不是,欲加貶謫之罪。」劉愨嘆道:「林大人剛正不阿,大膽諫言,為爾言語,惹怒佞臣小人,林大人知難自保,便辭官歸隱。」蘇公聞聽,急忙施禮:「不想林大人因子瞻去官,子瞻惶恐不已。」林棟急忙起身回禮,道:「蘇大人言重了。實則林某早有退隱之心,不過藉機罷了。」
劉愨笑道:「近聞蘇大人詩思如泉,劉某神往已久,可否擇其一二吟來共賞?」蘇公料想他有隱言,不便多問,遂笑道:「不過是一時興起,塗鴉之言罷了。」林棟笑道:「蘇大人過謙也。蘇大人之詩詞,行雲流水,超然象外,擲地作金石之聲。」蘇公笑道:「林大人如此言語,子瞻頓生身輕欲飛之感。子瞻不掃二位大人之興,前些時日,確作些詩句,其中有一首,道: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往日崎嶇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林棟笑道:「蘇大人之詩果然絕妙。好一個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劉愨眯著雙眼,幽然道:「只可惜蘇大人詩中有一處不足。」蘇公笑道:「願聞劉大人指教。」劉愨道:「此詩意在其表,未見其心。」
蘇公淡然一笑,道:「何以見得?」劉愨笑道:「老朽好讀陶元亮詩,靜穆而平和,其中不乏絕世佳作。如其言: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此情此景,沖淡平和,曠潔悠遠!其所欲者,和平安寧,自耕自食,淳樸真誠,淡泊高遠,一生無求,真歸隱之士也。」蘇公笑道:「陶潛之詩,質而實綺,癯而實腴,自曹、劉、鮑、謝、李、杜諸人,皆莫及也。」劉愨道:「陶令歸隱南山,悠然自得。而蘇大人之身心,沉浮不定。」
言語間,聞得門外有人道:「老爺,茶來了。」言罷,丫鬟端得香茗進來,劉愨笑道:「蘇大人、林大人請用茶,此乃老朽親手栽植、採摘之茶,雖非上品,卻也清香。」蘇公取過茶碗,微飲一口,兀自滾燙。林棟道:「聽罷蘇大人之詩,頓感人生空漠,宛如春夢一般。大人既有其意,何不從之?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以蘇大人經天緯地之才,卻屢遭貶謫。即便遠離京城,亦難避小人閑言,何也?蘇大人之才,有如日光,縱使烏雲遮掩,但終有一日要雲散日見,若如此,則醜惡必現、妖孽難藏。此朝中小人心頭之患也,勢必百般阻攔。蘇大人即便到了天涯海角,他等亦絕不肯放卻。依林某之見,蘇大人唯辭官歸隱,遠離廟堂,方可學得陶潛。」劉愨又道:「我聞蘇大人頗精佛學,佛云:苦海無邊,回頭是岸。蘇大人乃大智大慧之人,定然能參悟其中玄機。」蘇公淡然一笑,道:「林兄未免言重了。我早已無意回京城,與其無爭,怎不容我?」林棟嘆道:「蘇大人以君子之心度小心之腹,怎生使得?」
[筆下文學Www.bxwx.net]
李龍又將追蹤至劉家莊劉府情形道來,待言到「劉愨」二字,蘇公大驚道:「你且再言來,劉甚麼?」李龍愣愣道:「喚做劉愨,卻不知是哪個愨字?」蘇公手一哆嗦,猛覺一陣疼痛,低頭望來,竟扯下三四根長須來。李龍看得清楚,詢問道:「莫非大人知曉此人?」蘇公眉頭緊鎖,道:「我此行正是往劉愨劉子直府上!」李龍詫異不已,道:「大人怎生識得此人?」蘇公道:「劉子直,曾任朝廷御史,為人耿直,敢怒敢言,只可惜朝廷紛爭,甚是激烈,往往忠貶奸揚,劉大人不免心寒意冷,遂歸隱山林。」李龍疑道:「難道那廝是受劉大人指使?」蘇公思忖道:「你可曾看得清楚那廝面目?」李龍道:「黑夜之中,不曾看得清面目。但若觀其形態、聞其聲語,定能辨認出來。」蘇公道:「如此甚好。你隨我前去,暗中辨認此人。」李龍唯喏。
三人前行,不出半里路,聞得有人呼喚,蘇公回頭張望,但見二人追來,正是嚴微、衙役雷千,三人止步。嚴微奔至面前,問道:「大人何往?」蘇公道:「故人相邀,出城相會。」嚴微道:「鋼鏢一事,我已查出端倪。適才往府衙,聞雷爺言大人前足方走,遂追趕上來。」蘇公喜道:「有勞嚴爺了,嚴爺且說來一聽,是甚來頭?」嚴微摸出鋼鏢,道:「昨夜我訪得數位行家高手,細細辨認,此鏢乃是精鋼所制,能手打造而成,當是京城唐記坊所錘制。」蘇公一愣,似有所思,喃喃道:「京城!京城!」嚴微點頭道:「正是,此鏢打造出來尚不過三月。」蘇仁疑道:「如此言來,兇手端是自京城而來?」李龍疑道:「若如此,此案益發蹊蹺了。這兇手自京城趕來,千里迢迢,所為何事?葉正之、梁漢卿與他又有甚麼瓜葛?」
蘇公雙眉緊鎖,思忖不語。蘇仁笑道:「李爺怎言兇手自京城趕來?興許那兇手是自京城回來。」李龍一愣,笑道:「蘇爺所言有理。趕來必是要回去的,這回來的或是路過的。」蘇仁道:「既如此,但凡近幾日自京城而來的人便是可疑。」李龍然之,笑道:「正是。」蘇仁忽的一愣,脫口言道:「林棟林大人豈非便是自京城而來的!」
蘇公臉色鐵青,喃喃道:「林大人一家正是住宿在劉愨劉大人家中!若依李爺昨夜所探消息,細細思忖,莫若此事與林、劉二人相干!」蘇仁、李龍驚詫不已。李龍似有所悟,道:「如此言來,昨夜我聞那人言『大人之意,湖州之事自由大人處置,李爺只管安心回去便是。』那『大人』端是劉愨劉大人。那『李爺』者回去,莫不是回京城去?」蘇公思忖道:「且毋先下論斷,待去劉府探個清楚。此外須派遣人手往各處驛站、客棧查尋,但凡往來京城、江寧之人,當細細盤查。此事便有勞雷爺了。」雷千唯喏,遂回衙召人去了。
蘇公又道:「另有一事煩勞嚴爺。」嚴微道:「大人有何吩咐,只管言來。」蘇公道:「露香園暗藏蹊蹺,頗多疑竇,須請嚴爺好生監看。」嚴微笑道:「大人何以知曉露香園蹊蹺?」蘇公道:「乃是李爺探得,其內有數人,行跡詭秘,頗為可疑。」嚴微道:「大人放心,此事交與嚴某便是。」言罷,回身去了。
蘇公、蘇仁與李龍三人出了城門,直奔劉家莊。一路無話,來得劉愨府宅前,李龍正欲上前扣門,「吱呀」一聲,那大門卻先開了,出來一人,家僕模樣,約莫三十歲,見著李龍,呵道:「你是甚人?」李龍拱手道:「敢問大哥,此可是劉愨劉大人府上?」那家僕一愣,道:「你找甚人?」李龍笑道:「煩勞通稟一聲,只道是湖州府尹蘇大人求見。」那家僕把眼來望蘇公、蘇仁,急忙施禮道:「小的正是奉老爺之命到庄口候大人的。大人且進來,小的便去稟告老爺。」言罷,那家僕流水奔入院內。不多時,只是四五人急急而來,引路的正是那家僕,其中一人正是林棟,當中又有一老者,青布衣衫,眉慈善目,精神矍鑠,蘇公料想此人便是劉愨。
一干人近得前來,拱手施禮,林棟引見道:「蘇大人,此便是御史劉大人。」蘇公深施一禮,道:「御史大人高山景行,玉潔松貞,懷瑾握瑜,蕙心紈質。子瞻久懷仰慕之心,今日方得一見,子瞻無憾矣。」劉愨回禮道:「蘇大人此番言語,羞煞老朽了。老朽身處田野,早聞蘇大人賢名。今日大人駕臨,燕雀相賀,蓬蓽生輝。」眾人寒暄一番,引入廳堂,劉愨令家人引蘇仁、李龍往廂房歇息,其餘閑雜人等皆在廳堂外。
蘇公望見堂中懸有一軸,上書「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正是出自范仲淹《岳陽樓記》。蘇公急忙近得前去,仰首細看,上有「希文」落款,驚道:「此文正公真跡!」劉愨然之,嘆道:「我得文正公此軸,以為珍寶。」蘇公嘆道:「文正公清廉律已,腹藏萬甲,為人剛正,勇於直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心為國,欲整吏治,施慶曆新政,反遭誣陷,懷憾而故,可惜可嘆。」林棟嘆道:「朝廷之中,朋比為黨,爾虞我詐,親佞臣,遠忠臣,蘇大人感嘆文正公,卻不知……」
劉愨忽乾咳一聲,林棟把眼望劉愨,又道:「朝中李定之流三番五次上奏皇上,妄言蘇大人不是,欲加貶謫之罪。」劉愨嘆道:「林大人剛正不阿,大膽諫言,為爾言語,惹怒佞臣小人,林大人知難自保,便辭官歸隱。」蘇公聞聽,急忙施禮:「不想林大人因子瞻去官,子瞻惶恐不已。」林棟急忙起身回禮,道:「蘇大人言重了。實則林某早有退隱之心,不過藉機罷了。」
劉愨笑道:「近聞蘇大人詩思如泉,劉某神往已久,可否擇其一二吟來共賞?」蘇公料想他有隱言,不便多問,遂笑道:「不過是一時興起,塗鴉之言罷了。」林棟笑道:「蘇大人過謙也。蘇大人之詩詞,行雲流水,超然象外,擲地作金石之聲。」蘇公笑道:「林大人如此言語,子瞻頓生身輕欲飛之感。子瞻不掃二位大人之興,前些時日,確作些詩句,其中有一首,道: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往日崎嶇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林棟笑道:「蘇大人之詩果然絕妙。好一個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劉愨眯著雙眼,幽然道:「只可惜蘇大人詩中有一處不足。」蘇公笑道:「願聞劉大人指教。」劉愨道:「此詩意在其表,未見其心。」
蘇公淡然一笑,道:「何以見得?」劉愨笑道:「老朽好讀陶元亮詩,靜穆而平和,其中不乏絕世佳作。如其言: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此情此景,沖淡平和,曠潔悠遠!其所欲者,和平安寧,自耕自食,淳樸真誠,淡泊高遠,一生無求,真歸隱之士也。」蘇公笑道:「陶潛之詩,質而實綺,癯而實腴,自曹、劉、鮑、謝、李、杜諸人,皆莫及也。」劉愨道:「陶令歸隱南山,悠然自得。而蘇大人之身心,沉浮不定。」
言語間,聞得門外有人道:「老爺,茶來了。」言罷,丫鬟端得香茗進來,劉愨笑道:「蘇大人、林大人請用茶,此乃老朽親手栽植、採摘之茶,雖非上品,卻也清香。」蘇公取過茶碗,微飲一口,兀自滾燙。林棟道:「聽罷蘇大人之詩,頓感人生空漠,宛如春夢一般。大人既有其意,何不從之?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以蘇大人經天緯地之才,卻屢遭貶謫。即便遠離京城,亦難避小人閑言,何也?蘇大人之才,有如日光,縱使烏雲遮掩,但終有一日要雲散日見,若如此,則醜惡必現、妖孽難藏。此朝中小人心頭之患也,勢必百般阻攔。蘇大人即便到了天涯海角,他等亦絕不肯放卻。依林某之見,蘇大人唯辭官歸隱,遠離廟堂,方可學得陶潛。」劉愨又道:「我聞蘇大人頗精佛學,佛云:苦海無邊,回頭是岸。蘇大人乃大智大慧之人,定然能參悟其中玄機。」蘇公淡然一笑,道:「林兄未免言重了。我早已無意回京城,與其無爭,怎不容我?」林棟嘆道:「蘇大人以君子之心度小心之腹,怎生使得?」
[筆下文學Www.bxwx.net]
李龍又將追蹤至劉家莊劉府情形道來,待言到「劉愨」二字,蘇公大驚道:「你且再言來,劉甚麼?」李龍愣愣道:「喚做劉愨,卻不知是哪個愨字?」蘇公手一哆嗦,猛覺一陣疼痛,低頭望來,竟扯下三四根長須來。李龍看得清楚,詢問道:「莫非大人知曉此人?」蘇公眉頭緊鎖,道:「我此行正是往劉愨劉子直府上!」李龍詫異不已,道:「大人怎生識得此人?」蘇公道:「劉子直,曾任朝廷御史,為人耿直,敢怒敢言,只可惜朝廷紛爭,甚是激烈,往往忠貶奸揚,劉大人不免心寒意冷,遂歸隱山林。」李龍疑道:「難道那廝是受劉大人指使?」蘇公思忖道:「你可曾看得清楚那廝面目?」李龍道:「黑夜之中,不曾看得清面目。但若觀其形態、聞其聲語,定能辨認出來。」蘇公道:「如此甚好。你隨我前去,暗中辨認此人。」李龍唯喏。
三人前行,不出半里路,聞得有人呼喚,蘇公回頭張望,但見二人追來,正是嚴微、衙役雷千,三人止步。嚴微奔至面前,問道:「大人何往?」蘇公道:「故人相邀,出城相會。」嚴微道:「鋼鏢一事,我已查出端倪。適才往府衙,聞雷爺言大人前足方走,遂追趕上來。」蘇公喜道:「有勞嚴爺了,嚴爺且說來一聽,是甚來頭?」嚴微摸出鋼鏢,道:「昨夜我訪得數位行家高手,細細辨認,此鏢乃是精鋼所制,能手打造而成,當是京城唐記坊所錘制。」蘇公一愣,似有所思,喃喃道:「京城!京城!」嚴微點頭道:「正是,此鏢打造出來尚不過三月。」蘇仁疑道:「如此言來,兇手端是自京城而來?」李龍疑道:「若如此,此案益發蹊蹺了。這兇手自京城趕來,千里迢迢,所為何事?葉正之、梁漢卿與他又有甚麼瓜葛?」
蘇公雙眉緊鎖,思忖不語。蘇仁笑道:「李爺怎言兇手自京城趕來?興許那兇手是自京城回來。」李龍一愣,笑道:「蘇爺所言有理。趕來必是要回去的,這回來的或是路過的。」蘇仁道:「既如此,但凡近幾日自京城而來的人便是可疑。」李龍然之,笑道:「正是。」蘇仁忽的一愣,脫口言道:「林棟林大人豈非便是自京城而來的!」
蘇公臉色鐵青,喃喃道:「林大人一家正是住宿在劉愨劉大人家中!若依李爺昨夜所探消息,細細思忖,莫若此事與林、劉二人相干!」蘇仁、李龍驚詫不已。李龍似有所悟,道:「如此言來,昨夜我聞那人言『大人之意,湖州之事自由大人處置,李爺只管安心回去便是。』那『大人』端是劉愨劉大人。那『李爺』者回去,莫不是回京城去?」蘇公思忖道:「且毋先下論斷,待去劉府探個清楚。此外須派遣人手往各處驛站、客棧查尋,但凡往來京城、江寧之人,當細細盤查。此事便有勞雷爺了。」雷千唯喏,遂回衙召人去了。
蘇公又道:「另有一事煩勞嚴爺。」嚴微道:「大人有何吩咐,只管言來。」蘇公道:「露香園暗藏蹊蹺,頗多疑竇,須請嚴爺好生監看。」嚴微笑道:「大人何以知曉露香園蹊蹺?」蘇公道:「乃是李爺探得,其內有數人,行跡詭秘,頗為可疑。」嚴微道:「大人放心,此事交與嚴某便是。」言罷,回身去了。
蘇公、蘇仁與李龍三人出了城門,直奔劉家莊。一路無話,來得劉愨府宅前,李龍正欲上前扣門,「吱呀」一聲,那大門卻先開了,出來一人,家僕模樣,約莫三十歲,見著李龍,呵道:「你是甚人?」李龍拱手道:「敢問大哥,此可是劉愨劉大人府上?」那家僕一愣,道:「你找甚人?」李龍笑道:「煩勞通稟一聲,只道是湖州府尹蘇大人求見。」那家僕把眼來望蘇公、蘇仁,急忙施禮道:「小的正是奉老爺之命到庄口候大人的。大人且進來,小的便去稟告老爺。」言罷,那家僕流水奔入院內。不多時,只是四五人急急而來,引路的正是那家僕,其中一人正是林棟,當中又有一老者,青布衣衫,眉慈善目,精神矍鑠,蘇公料想此人便是劉愨。
一干人近得前來,拱手施禮,林棟引見道:「蘇大人,此便是御史劉大人。」蘇公深施一禮,道:「御史大人高山景行,玉潔松貞,懷瑾握瑜,蕙心紈質。子瞻久懷仰慕之心,今日方得一見,子瞻無憾矣。」劉愨回禮道:「蘇大人此番言語,羞煞老朽了。老朽身處田野,早聞蘇大人賢名。今日大人駕臨,燕雀相賀,蓬蓽生輝。」眾人寒暄一番,引入廳堂,劉愨令家人引蘇仁、李龍往廂房歇息,其餘閑雜人等皆在廳堂外。
蘇公望見堂中懸有一軸,上書「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正是出自范仲淹《岳陽樓記》。蘇公急忙近得前去,仰首細看,上有「希文」落款,驚道:「此文正公真跡!」劉愨然之,嘆道:「我得文正公此軸,以為珍寶。」蘇公嘆道:「文正公清廉律已,腹藏萬甲,為人剛正,勇於直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心為國,欲整吏治,施慶曆新政,反遭誣陷,懷憾而故,可惜可嘆。」林棟嘆道:「朝廷之中,朋比為黨,爾虞我詐,親佞臣,遠忠臣,蘇大人感嘆文正公,卻不知……」
劉愨忽乾咳一聲,林棟把眼望劉愨,又道:「朝中李定之流三番五次上奏皇上,妄言蘇大人不是,欲加貶謫之罪。」劉愨嘆道:「林大人剛正不阿,大膽諫言,為爾言語,惹怒佞臣小人,林大人知難自保,便辭官歸隱。」蘇公聞聽,急忙施禮:「不想林大人因子瞻去官,子瞻惶恐不已。」林棟急忙起身回禮,道:「蘇大人言重了。實則林某早有退隱之心,不過藉機罷了。」
劉愨笑道:「近聞蘇大人詩思如泉,劉某神往已久,可否擇其一二吟來共賞?」蘇公料想他有隱言,不便多問,遂笑道:「不過是一時興起,塗鴉之言罷了。」林棟笑道:「蘇大人過謙也。蘇大人之詩詞,行雲流水,超然象外,擲地作金石之聲。」蘇公笑道:「林大人如此言語,子瞻頓生身輕欲飛之感。子瞻不掃二位大人之興,前些時日,確作些詩句,其中有一首,道: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往日崎嶇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林棟笑道:「蘇大人之詩果然絕妙。好一個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劉愨眯著雙眼,幽然道:「只可惜蘇大人詩中有一處不足。」蘇公笑道:「願聞劉大人指教。」劉愨道:「此詩意在其表,未見其心。」
蘇公淡然一笑,道:「何以見得?」劉愨笑道:「老朽好讀陶元亮詩,靜穆而平和,其中不乏絕世佳作。如其言: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此情此景,沖淡平和,曠潔悠遠!其所欲者,和平安寧,自耕自食,淳樸真誠,淡泊高遠,一生無求,真歸隱之士也。」蘇公笑道:「陶潛之詩,質而實綺,癯而實腴,自曹、劉、鮑、謝、李、杜諸人,皆莫及也。」劉愨道:「陶令歸隱南山,悠然自得。而蘇大人之身心,沉浮不定。」
言語間,聞得門外有人道:「老爺,茶來了。」言罷,丫鬟端得香茗進來,劉愨笑道:「蘇大人、林大人請用茶,此乃老朽親手栽植、採摘之茶,雖非上品,卻也清香。」蘇公取過茶碗,微飲一口,兀自滾燙。林棟道:「聽罷蘇大人之詩,頓感人生空漠,宛如春夢一般。大人既有其意,何不從之?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以蘇大人經天緯地之才,卻屢遭貶謫。即便遠離京城,亦難避小人閑言,何也?蘇大人之才,有如日光,縱使烏雲遮掩,但終有一日要雲散日見,若如此,則醜惡必現、妖孽難藏。此朝中小人心頭之患也,勢必百般阻攔。蘇大人即便到了天涯海角,他等亦絕不肯放卻。依林某之見,蘇大人唯辭官歸隱,遠離廟堂,方可學得陶潛。」劉愨又道:「我聞蘇大人頗精佛學,佛云:苦海無邊,回頭是岸。蘇大人乃大智大慧之人,定然能參悟其中玄機。」蘇公淡然一笑,道:「林兄未免言重了。我早已無意回京城,與其無爭,怎不容我?」林棟嘆道:「蘇大人以君子之心度小心之腹,怎生使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