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我們過剩了
我們過剩了,是的,經過十幾年師範學校的連續擴招,我們教師隊伍已經過剩了。其實,我們的教師隊伍根本就沒有過剩,學校里依舊缺少大量的專業專職任課教師,我們只是著眼於語文、數學、英語這些主課教師隊伍的建設,我們總是忽視這些小學科專業課程教師隊伍的建設,此時,我們學校開始讓一些有志於專業轉崗的教師,由語文或數學轉崗成英語專職教師,而讓那些工作年限達到三十年的正值盛年的教師退養回家。
退養,這是我們這個地方政府實行的一項新政策,領導們總是喜歡這樣張張自己的嘴巴就讓這些依舊年輕的教師回家退養。退養,就是工作年滿三十年就可以回家不用工作,至於你回家幹什麼,那是你自己的事,只要你不違法犯罪,你想幹什麼都行。退養回家教師的工資福利待遇一樣都不少,他們和在職在崗教師的工資福利待遇一樣,這樣的清閑好時光能夠讓他們無須工作就美美的享受至少十年的好時光。我們當時的這些退養回家的老教師幾乎都是十八九歲開始參加工作,工作滿三十年,他們才四十八九歲的樣子,如此還算年輕的他們回到社會上立馬開啟了五花八門的二次創業活動。
四十八九歲的年齡,依舊還是那麼的年輕,但是當你走下講台的時候,你卻發現你自己幾乎什麼都不會,重新拾起自己的老本行或許是正道。有的退養回家的教師開起了課後輔導班,有的去機關企事業單位當了一名保安,也有個別教師到自己家人或親屬的工廠里打工幫忙,只有個別退養教師整日呆在家裡,一副無所事事、閑得發慌的樣子。
這是一批在學校里年齡最大的教師,許多教師工作三十年早就累出了一身病。每到新學期開學學校教導主任給他們分配課務的時候,一個個老教師都會跑到教導處或校長室訴說著自己的病痛並要求學校在課務分配上給予照顧。其中有一位這樣的老教師正是因為自己長期慢性病而讓學校在他的課務分配上極其照顧,他只是象徵性的一周代三四節副課而已。可就是這樣一位被慢性病長期折磨的老教師,等到他工作滿三十年退養回家的時候,他立馬精神抖擻的在學校對面開了一家輔導班。因為他曾是我們學校教師的原因,利用這樣的關係讓他的輔導班紅紅火火,此時的這位天天一身病的教師彷彿變了一個人,總是精神倍增的打理著自己的輔導班。聽說,他的輔導班竟然有一百多名學生,除卻他本人以外,另外還在社會上雇請了四五名教師和兩名廚工,此時的這位老教師再也看不到他往日一臉愁容的樣子。
同事們都說,錢是個好東西,是的,或許錢能包治百病。其他那些和他情況一樣的老教師一個個自從退休回家以後,也都像是變了一個人似的,天天在打理著自己的二次創業。
這些退養回家的老教師,其實他們的年紀並不是太大,一般也就是五十歲左右的樣子,可就是這樣的一群年紀不是太大的老教師,他們在學校里的工作真的是力不從心,不過,一旦走上社會,他們一個個又顯得是那麼的生龍活虎。不過,我挺贊成這個政策規定的,教師是一種一眼望到頭的工作,長期的工作已經讓人們漸漸地形成了某種惰性,這樣的惰性極其不利於孩子的教育。人們總是延續著自己一輩子或許都不會改變的一成不變的思路去組織教育教學,人們在這種長期的枯燥的工作中早就喪失了創造力,而教育孩子最關鍵的是培養孩子的創造力,這些已經失去鬥志的老教師已經慢慢的和這個日新月異蒸蒸日上的現代教育慢慢脫節了。教育需要有一批立志於學校教育的年輕新鮮的血液,活力是陪伴孩子最好的法寶。
我們過剩了,我們已經失去了活力,我們失去了創造力,我們依舊一支粉筆、一本書的按照老一套的教學思路來教育孩子。現代化信息化的教育方式已經讓我們漸漸不能適應當今的教育,我們只有退養回家,我們用我們的退養回家換取更多的新鮮血液充斥到教育的第一線,不過,退養政策實行了好幾年,新鮮的血液卻始終沒有來到,那是因為我們教師真的過剩了,不過,這只是相對過剩而已。
十幾年前大量適齡入學兒童的激增,讓我們本市的師範學校大量擴招並且新建了兩所師範學校,隨著現在適齡入學兒童的大量銳減,當初的中等師範學校已經不再招生,當初的中等師範學校要麼升級為師範學院,要麼整個校園拱手相讓給初高中學校,所謂的教育資源整合讓曾經風光一時的中等師範學校遁入歷史的塵埃。
適齡入學兒童數量的銳減讓我們這裡的各所小學也開始進行整合,原先每個社區一所小學的現象不復存在,這樣的一所社區小學已經招不到足額滿編製的班級學生,人們只有把這些小學進行整合。原先一個鄉鎮的十幾所小學只保留一兩所,而那些孩子則要那麼辛苦的來回奔波在上下學的路上。此時,一個新的行業誕生了,此時出現了校車,我們學校是買不起校車的,不過,那些精明的人早就買好了校車來回接送孩子上下學,孩子乘坐校車是要付費的。
家離學校比較遠的孩子只有自費乘坐私人校車上下學,而那些家離學校比較近的家長則增加了一個負擔,那就是接送孩子上下學。原先孩子自己背著書包來學校上學的情景再也不見,取而代之的是校門口熱鬧擁擠的家長接送孩子上下學的場景,有爸爸媽媽接送自己孩子上下學的,也有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接送孩子上下學的。
是的,彷彿一夜之間,我們的教育徹底變了,我們的教育變的天天需要家長接送孩子上下學,哪怕他的家離學校只有幾百米。我們的孩子再也不像我們小時候那樣在田間地頭、街頭巷尾開心的玩耍了,人們紛紛把孩子送到輔導班輔導功課並在那裡解決午餐,甚至是晚餐。校門口除了那些接送孩子的家長,校門口出現了一道別樣的風景,那就是這些課外輔導班的老師會在校門口替家長接送孩子,孩子們站著整齊的隊伍被這些校外輔導班的老師接到學校附近他們租用的一個個私家住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