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孫德崖心胸窄挑起內鬥 朱元璋

第六章 孫德崖心胸窄挑起內鬥 朱元璋

第六章孫德崖心胸窄挑起內鬥朱元璋施良策機智救父(6頁)

徐州是京杭大運河的重鎮,又是扼守四方的要道,南通廬州(今合肥),北達濟南,東連海寧(今江蘇連雲港市),西接鄭州。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

芝麻李、趙均用和彭早住的紅軍佔領徐州及所轄縣后,隊伍擴充到數萬,成了朝廷的的心腹之患。

先說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工部尚書(正三品)兼總治河防使賈魯指揮十五萬民夫和二萬士兵,完成了黃陵崗浩大截流工程。治河工程四月二十二日動工,七月就鑿成河道280多里,八月將河水決流引入新挖河道,九月通行舟楫,十一月築成諸堤,全線完工,使黃河復歸故道。隨後,賈魯回朝,向順帝呈上《河平圖》。

賈魯(1297年—1353年),字友恆,元代平陽路澤州高平縣(今山西晉城市高平)人。

此官生一張橢圓豐臉,長一對游龍眉——眉堅、清秀有角,色潤且黑,居額(眉骨)勢上。說來真是巧,配上了伏龍眼、通天懸膽鼻——山根高聳通天(抬升印堂平額);準頭圓而不露孔,勢若懸膽,正而不偏;蘭台、廷尉分明,法令隱隱而藏。

古代面相學認為:游龍眉主使聰明精幹,勇敢果斷。若配伏龍眼、再有懸膽鼻者,位至極品,大富大貴。

次年(1352年)二月,朝廷任命賈魯為淮東道宣慰使司宣慰使(從二品)。淮東道治所設於揚州路城。宣慰使司掌軍民之務,置於道署統領路、州縣。

行省有政令則佈於下,路、州縣有請則作為或上達於省。有邊陲軍旅之事,則兼都元帥府(處置軍務),其次則只為元帥府(處置軍務)。

元廷任命文官賈魯做宣慰使,是變通讓他當元帥,要求他招募悍勇壯丁,奪回徐州。賈魯赴任后不急不忙,選擇農曆三月到淮東道淮安路城(今淮安市)坐鎮,下令所轄三州(海寧州、泗州、安東州)招募壯丁,並未透露是攻打徐州。

那時,淮東道還沒有造反的起義軍,社會基本穩定,稻穀的秧苗剛剛插完,冬麥尚未成熟,青黃不接,很多壯丁紛紛應招當兵,可以有碗飯吃。當時淮北還有不少鹽場,淮安河下鎮最大的商業是鹽業,有數十處鹽堆棧。

很快,賈魯就招募到農民壯丁及青年鹽丁三萬餘人。為了與蒙古軍和起義軍有所區別,賈魯統一製作了黃色的軍服,上衣為斜襟右衽短袍,軍帽為頂帶紅纓黃笠帽。三萬新軍一律穿黃衣、戴黃帽,打黃旗,號稱黃軍。

四月,賈魯率領黃軍三萬兵馬分西、北兩面包圍了徐州。

徐州古城的東面和南面被黃河故道圍繞,故道較寬並且有水,形成天然屏障。稍遠的東北面是京杭運河。城西南是雲龍湖。湖的東面是雲龍山,西面是韓山。韓山的北端延伸到雲龍湖北面1000多米處。此處距離西門大約3500米。

四面城牆各有一門。東門叫河清門,南門叫迎恩門,西門叫通汴門,北門叫武寧門。

這時黃軍士兵才明白:招募他們是來打紅軍、當炮灰。大家心無鬥志,又缺乏作戰經驗,接連攻城三天均無功而返,死傷數千人。後來,斷斷續續攻了一個月,三萬黃軍死傷一半,仍然沒有攻下。

賈魯修水利是行家,帶兵打仗一竅不通。只好上奏朝廷,以咎請罰。右丞相托克托帖木兒決定親自出馬剿滅徐州紅軍。

1352年九月,經過充分準備,托克托統兵十萬包圍了徐州城。托克托採納了宣政院參議(正五品)也速的建議,製造了一百座「回回炮」。這是大型攻城武器。

這種炮與戰國時期發明的大型攻城器械——人力槓桿拋石機(即拋石炮)類似。「炮」字最初的寫法是「石」字旁的「砲」,就是源於拋石機。

拋石炮以木材為主,基本結構由炮架、炮桿梁、炮桿組成。中式拋石炮的炮架由四根剝皮原木組成一對平行A形架,頂端有一根原木橫樑。剝皮的原木炮桿(頭粗尾細)安在橫樑中間,下方用U形鐵條箍鬆動式箍住,鐵箍內面粘有一層牛皮,便於轉動。如此,炮桿就像蹺蹺板。

炮桿後部較長、漸細,通過自重落於炮架后的地面,尾端有一個牛皮兜。裝彈手負責把石彈裝進皮兜。炮桿前部一段較短、較粗,高高翹起。頭端固定有6根或4根繩索,均帶著一個鐵拉環。每個放炮手可以舉起雙手抓住拉環,指揮一聲令下,放炮手同時快速下拉繩索並下蹲,迫使炮桿在橫樑上轉動,炮尾則轉向高空,拋出石彈。

回回炮俗稱襄陽炮,屬於西式拋石機。它與中式拋石炮的主要不同點有兩處:一是炮桿頭部沒有繩索,不是靠人力拉下,而是掛了一個裝滿石塊的配重木箱。二是採用簡易機械控制拉下的後半段炮桿,通過撥開機關解除控制,使前端配重木箱快速下落,發射尾部的石彈。但是裝彈時需要把后桿拉下來。其製作者是回回人亦思馬因和阿老瓦丁。

《元史·亦思馬因傳》云:「亦思馬因,回回氏,西域旭烈人也。善造炮,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與阿老瓦丁至京師。(至元)十年,從國兵攻襄陽未下。亦思馬因相(審察)地勢,置炮於城東南隅,(石彈)重一百五十斤。機發,聲震天地,所擊無不摧陷,入地七尺。宋安撫使呂文煥懼,以城降」。

當時,元軍指揮攻打樊城、襄陽的將領中有一個猛將叫作阿裏海牙。

《元史·阿裏海牙傳》云:「會有西域人亦思馬因獻新炮法,因以其人來軍中。十年正月,炮攻樊城,破之」。「既破樊(城),移其攻具(回回炮)以向襄陽。一炮中其譙樓,聲如雷霆,震城中。城中洶洶,諸將多逾城降」。

由於這種炮在攻克襄陽中發揮了重大作用,元軍稱其為回回炮,起義軍則把它叫作襄陽炮。

托克託了解了徐州的地形后,發現只有西門易於攻打。西城牆大約1400米長。他把行營扎在城西靠近雲龍湖的韓山東麓,各部隊沿著韓山東麓及雲龍湖北岸紮營。

隨後在面對西門約35丈(111米)遠搭起一座一丈(約3.17米)高的指揮台。台上固定了一把遮陽白色大傘。

他採取集中力量攻城的策略,把100架回回炮通過四輪平板馬車通通拉到徐州西門西牆,約90米遠,一字排開。這是根據設計的石彈重量經過試驗的拋射距離。石彈較輕,拋的較遠,但是不易破壞牆垛。石彈過重,拋得不遠。再說大炮離城牆過近,影響排兵布陣。

炮陣以西門為中心,兩炮間隔約8米,100座炮列陣長達約800米。

每座回回炮配備的一輛馬車還負責運送石彈。每顆石彈都鑿成圓形,有幾十斤重,剛好可以拋到城頭或城牆內。

開始攻城那天,托克托坐在指揮台的大交椅上。

他生一張蒙古族常見的方圓闊臉,長一對略開的斗心眉——粗大而濃,色黑微亂;下嵌一雙略開的伏犀眼,常常眯縫;闊臉正中是一隻花鹿鼻——山根、年壽略立,準頭豐滿圓明,高而不尖,色潤不露孔。

鼻下蓄兩撇相連濃黑八字須,下巴留一抹鬍子。

古代命相學認為:斗心眉主使性情急躁、多情重義;伏犀眼主使仁慈、大貴;鹿鼻主使心性仁慈、好義;更是多性,亦生貴子;富而守財,貴而清正;中年大發,老來大旺,逢凶化吉,高壽之相。

所謂「高壽」,是指正常情況下。

再說雲梯、步兵、騎兵各部軍陣擺好后,托克托下令放炮。連放十次炮后,1000顆石彈除了兩成左右落在城牆內外,800來顆石彈猶如雷霆萬鈞依次砸在城頭上,落地后還會滾動,給起義軍造成滅頂之災。守城的軍隊一下子死傷近半。

元軍沒有罷手,繼續放炮,又連放十次,每次800來顆石彈連續砸到城頭。城頭的守軍已經不多,牆垛有三分之一被砸缺。

此時,托克托下令步兵攻城。10名號手吹響了號角。這是預示一場大災難的聲音,它迴響在徐州上空。

在短弓手的掩護下,元軍步兵紛紛爬著雲梯登上城頭。僥倖存活的起義兵和元軍展開近戰。起義軍的預備隊也衝上了城頭,奮勇殺敵。

因為城頭防禦已經失控,爬上西牆的元兵越來越多,沿著城頭紛紛殺向南面和北面,雙方激戰到中午,西門被元軍控制、打開。大量蒙古鐵騎蜂擁而入,衝進城內,見人就砍,婦孺百姓皆不放過。

托克託事先下了「屠城」之令,徐州眨眼之間變成大型屠宰場。

李二、趙均用和彭早住見大勢已去,只好打開南門撤離。他們沿桃山集、曹村、夾溝、符離集撤到南面的宿州。

在托克托的命令下,作為預備隊的賈魯黃軍尾隨追擊,殺死了不少起義兵。李二突圍后,帶領一支隊伍轉戰到武昌,投奔了「天完國」徐壽輝。趙均用和彭早住突圍后,分別率領剩餘的一萬餘人和八千來人經固鎮縣、蚌埠市奔到濠州。

趙均用率部是從西門進的城,聽說放他進城的是俞、魯、潘三帥的部隊,首先拜見了他們,表示感謝。接著通過他們認識了孫德崖。趙均用遇事不大有主見,和孫德崖認識后,見他待人豪爽,便生欽佩之意。兩人來往較多,趙均用對孫德崖說的話漸漸深信不疑,自然成了孫系一夥。

彭早住帶隊是從南門進的城,聽說守城看門的是郭子興的部隊,首先拜見了郭元帥,表達了感謝。彭帥雖然長得牛高馬大,膂力過人,像個武夫,但是受過儒家文化熏陶,信奉禮、義、仁、智、信,平時說話文質彬彬。和郭子興一見如故,交談甚歡。

交往一段時間后,郭子興發現彭帥性格沉穩,不驕不躁,善於傾聽他人意見,欽佩之心油然而生。兩人自然來往頻繁。

彭帥不僅年長、有文化、也很有主見,七帥開會議事時,他多次權謀專斷,趙均用則唯唯諾諾,郭子興是自然附和,其他四帥也就沒有什麼異議。

七個元帥擠在一座城過了一段日子,相安無事。到了這年冬天,出了一件大事。

孫德崖唯恐天下不亂,了解了趙均用后,他時不時直接或間接朝趙帥的耳朵煽風點火。

有時說:郭子興很佩服彭元帥,不喜歡他。有時說:別看你趙帥兵馬多,在郭子興的眼裡,只有一個彭元帥,還有半個孫元帥,唯獨沒有趙元帥。

後來又說:郭子興對他手下人講,趙帥雖有數萬兵馬,卻有勇無謀,不聽彭帥的意見,連個徐州都守不住,跑到濠州來混飯吃。

聽了前面的話,趙均用已經對郭子興心生嫉恨,聽到最後一句話,怒火中燒,決定收拾郭子興。他對親軍趙指揮耳語一番后,趙指揮每天帶著三個親兵在府衙外監視郭子興。

一天,頭裹軟巾、身穿短襖外罩絳紅軍服的郭帥一人走出府衙,上街隨便看看,趙均用的親兵跟蹤一段路后,從後面突然衝上前給他的腦袋套上一個青布袋,直到胸部,接著反扭住他的兩隻胳膊,把他推進小巷。接著五花大綁,隨即拳打腳踢。打夠了,兩人抬起郭子興沿著小巷左拐右轉,最後穿過一條大街闖進孫德崖的帥府,把郭子興扔在門廳。

趙指揮對孫德崖的親兵說:這是孫大帥要的人,交給你們了。說完就離開。

孫德崖沒想到趙均用雖然是個粗人,但是粗中有細,出完氣就把「燙手的山芋」甩給了他。因為一直嫉恨郭子興,孫德崖也沒有想想後果,看著躺在地上的郭元帥,狠狠踢了兩腳,就叫親兵把郭子興關到後院。

當天吃晚飯時,兩個夫人和郭天敘兩兄弟才發現郭子興失蹤。小兒子郭天爵膽小怕事,認為是仇人報復,有可能傷害到自己,離開飯桌躲到下人的房間。

郭天敘也認為是仇家報復,但是束手無策,自言自語說:「這該如何是好?這該如何是好?」

他們的母親大夫人則唉聲嘆氣。二夫人張氏穩住神,趕緊叫丫鬟喊義女馬夫人來。

馬夫人知情后,沉著冷靜,思索片刻,對郭天敘說道:「爾馬上派人帶上令牌去告之朱元璋,叫他歸來!」

郭天敘這才若有所悟,叫上兩個親兵拿上郭元帥的令牌騎馬出城通知朱元璋。

馬夫人接著又對郭天敘說:「爾趕緊去兵營調湯和來,封鎖這條大街,保衛帥府。告訴邵榮、趙繼祖,封鎖兵營的大街,做好準備,以防不測。等湯和來了,再派親兵出去打聽、搜尋。」

一席話使郭天敘茅塞頓開,立刻按照馬夫人的交代行動,命令親兵緊閉大門和後門,加強戒備,他帶上兩個親兵快馬奔向兵營。

這天,朱元璋不在城裡。前兩天,他帶領自己的幾個百夫長分頭下鄉征糧。他主動到離敵營最近、最危險的二鋪鄉征糧。已經徵得三馬車,準備第二天親自押運回城。得知義父失蹤的消息后,他連夜趕回濠州。朱元璋早知孫德崖和義父不和,也曾經斡旋、調解,推斷此事一定和孫德崖有關。

朱元璋為人謙卑,當上千夫長后依然沒有架子,重情重義,喜歡交朋友。

不管是郭子興的官兵還是孫德崖的官兵,他都一視同仁,待如兄弟,經常為不識字的官兵代寫家書、念家信,所以人緣很好,交了不少朋友。

他進城后直接到文廟,找到孫德崖部隊一個姓易的百夫長朋友,問道:「我部隊的一個好友白天上街失蹤了,爾今日看見或聽聞城裡發生過甚麼事?」

「我沒聽聞城裡出甚事。恁子,我帶爾找兄弟們問問,興許有人知曉。」

隨後,易頭領帶朱元璋到他的各個小隊詢問,結果一個九夫長說:白日在帥府大街巡邏時,看見幾個士兵把一個青布袋罩住半身、捆著的人抬進孫元帥的家。

朱元璋明白了,提醒他們不要說出去。謝過九夫長和易頭領后,馬上趕回郭帥府,先把這個消息告訴了朱秀英,然後同夫人一起告訴義母張夫人和郭天敘。並安慰說:「我進城后一路上沒有發現異常情況,除了我們的人封鎖門外這條大街,估計今晚不會再出事,我義父暫時不會有生命危險,爾等不要太緊張!」

郭天敘還是沒有主意,著急地問道:「那如何救得了他?」

朱元璋分析說:「領兵徑直去要人,孫德崖定然不認。也不便喚他的九夫長指證。義父和彭元帥要好,我們最好請他出面。他兵馬不少,孫德崖如果想打,也要怕他三分!」

郭天敘又問:「那誰去請?」

朱元璋建議道:「明日一早,我陪爾和天爵、義母一起去。見面后,我們三個後輩下跪求他,由義母來說義父的事。」

當晚,朱元璋和馬夫人徹夜未眠。朱元璋問:「封鎖大街是誰的主意?」

馬夫人不以為然地說:「還有誰?是我。」

朱元璋誇道:「爾真箇了得!處變不驚。郭天敘咋想不到?」

「誰知道?他當時六神無主。教爾歸來還是我提的。」

朱元璋接著嘆氣道:「七個元帥擠在一個城,各行其是、勾心鬥角。前途難卜矣!」

天亮后,張氏夫人、郭天敘、郭天爵、朱元璋到了彭帥家。

彭早住的住處是郭子興送給他的。彭帥到了濠州后,已經找不到空房子了。郭子興佔領濠州時,沒收了幾套元朝官員的住房,其中就有這一套,是座四合院。他還叫湯和在北校場搭建了簡易的營房,安置彭元帥的部隊。

見到彭元帥,三個男兒就咚地一聲跪在他的面前,張夫人則一五一十講述了郭子興的情況,告訴他:孫德崖一直嫉恨郭子興。她一邊講,一邊流著眼淚。

彭帥一聽,勃然大怒。都是起義反元的豪傑志士,居然整自己人!他立刻喊道:「孫德崖就是個卑鄙小人!有我在,看他敢害爾家大帥?」

接著,命令侍衛長召集一百人馬,前往孫府。朱元璋則叫天敘、天爵送張夫人回家,自己跑回兵營也帶上一百人前往孫家。

彭帥、朱元璋帶兵悄悄包圍孫府時,朱元璋仔細觀察了孫家的圍牆及一些狀況。

孫府四面圍牆內的東北角和西北角各有一棵銀杏樹,枝繁葉茂,至少有50年。靠近東北角銀杏樹的東牆內有一棟大平房,約3.5米高,高過圍牆1米。靠近西北角銀杏樹的西牆內有一棟略小的平房。其北端有煙囪,是廚房。南面是下人住房。後門位於府邸北牆正中。朱元璋推了一下,推不開。他猜測:義父很可能就關在後院的平房裡。

他帶上百夫長與彭帥商議。彭帥想敲開門直接進去搜尋,不開的話就砸門。

朱元璋建議道:「如此不當穩便。若昨晚孫德崖把我義父轉移,搜不出來,我們難以收場。爾看是否這般:我先翻牆入內偷偷尋覓,若發現義父,我扔東西出牆為號。」

朱元璋接著對百夫長說,「爾見我信號,馬上帶數人翻牆入內護衛,同時教人告知彭帥。」

然後,朱元璋對彭帥說,「爾得到消息,再敲門。若尋不見義父,我即溜出,再想法子。」

彭早住覺得這個辦法好,就同意了。

根據經驗,朱元璋知道,通常親兵守衛大多數都在前門、前院,因此他帶上百夫長從東邊的巷子到達孫府東北角,搭人梯上到牆頭。透過枝葉,看出後院是個小花園,有兩條十字交叉的石板路。南北向的石板路從府邸中軸線最後的書房後門直通府邸後門,一條東西向的石板路連接東邊的平房和西面的平房。西面靜悄悄,房外無人。廚子與幫手出門採購食材、物品去了,守衛從裡面插上了後門門栓。

隨後,朱元璋抓著牆頭下了地。他躡手躡腳沿牆根走到平房的北山牆西北角。伸頭一看,看見靠北的這間房屋門口有個穿著絳色軍服的守衛,挎著腰刀,是孫德崖的親兵。他推斷:父帥應該關在這間屋裡。

朱元璋撿了一小塊土疙瘩扔向銀杏樹,接著從軍服斜襟里掏出一把鐵鎚。

看守聽見枝葉的響聲,便向西北角走去,想看看是什麼情況。他剛剛走到右牆角,朱元璋跨出一步出現他的面前,把他嚇呆了。說時遲,那時快,一錘砸在看守的腦門上。

這個士兵叫了一聲就倒地喪命。朱元璋撿起一塊土疙瘩扔出東牆外,就快步衝到門口砸開鎖。進入房內見是一個倉庫,沒有人。怪事!郭子興不關在這裡,為何有人把守?

朱元璋仔細檢查,發現一個地窖,他打開蓋板,抓過附近一部木梯放了下去。下去一看,郭子興依然套著青布袋、五花大綁,靠著窖壁坐在地上。

很快,百夫長帶著幾個人接二連三翻牆進來。這時,朱元璋已經取下郭子興的青布罩,解開了繩索。郭子興被痛打一陣,又餓了兩頓飯,已經有氣無力。朱元璋背起義父,登梯爬出地窖。大家沿著石板路奔出後門,離開了孫府。

前面彭帥得到消息后就叫人拍門。剛剛吃過早飯的孫德崖正坐在一進院的中堂,考慮怎麼處理郭子興。聽說彭帥來訪,心中有鬼,發話不許開門,叫親兵隔著門說:他病了,不便會客。

很快,朱元璋的百夫長過來告訴彭帥,已經救出郭子興。於是,彭帥下令撤退。

紅軍內訌、義子解救郭元帥一事很快成了新聞,傳遍濠州地區。有識之士紛紛對朱元璋刮目相看。

一天,一個歲數比朱元璋大的壯士孤身帶劍從濠州懷遠縣前來投靠。朱元璋也正想結交豪傑壯士,收留了他。此人名叫花雲,從此成為朱元璋的心腹。隨後,朱元璋提請父帥同意,任命花云為百夫長。

花雲,生一張略方的橢圓黑臉,長一對斗心眉——眉濃粗大,色黑微亂。

嵌一雙鹿眼。其印堂寬闊,下有一隻卧膽鼻——山根較低,年壽較高;蘭台、廷尉分明,不露孔;準頭圓正,勢如卧膽。

古代面相學認為:斗心眉主使性情急躁,多情重義。鹿眼主使性急、有義。卧膽鼻主使中貴,這種人必被奇特貴人吸引,妻美賢惠,亦有人助。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元末翹楚朱元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元末翹楚朱元璋
上一章下一章

第六章 孫德崖心胸窄挑起內鬥 朱元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