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下文學Www.bxwx.net]

簡單說一下文秀,不是跟溥儀鬧離婚的妃子;她姓李,叫李文秀,不是金庸筆下騎著白馬、長在回疆的美麗善良的小姑娘;她是我的政治老師。

這位李老師一直跟我過不去,隨便找個詞兒就能說我兩句,有一次損我竟損到我的衣服上來了。那是一套淺綠色的運動服,像這麼青春活力、鮮艷奪目的衣服,我是鼓起勇氣才穿出去的,沒想到被她一陣冷嘲熱諷,真是主人不爭氣,連衣服都跟著受連累,我一氣之下從此再也沒穿那身衣服。不過她也沒能囂張太久,大概連半個學期都沒堅持下來,她就得了一場大病,學校只好給我們換了個老師。我高興得不得了,真是吉人自有天相。至於我跟這位政治老師是如何結怨的,我是怎麼也想不起來了。

第一節政治課,她要求每個人都帶一個筆記本,上課之前開始檢查,凡沒帶的要受處罰。招風耳坐在靠窗第一排的第一位,我坐在第二排的第一位。老師正檢查那邊的時候,招風耳悄悄問我:「你帶了幾個本?」

我說:「兩個。」

「借他一個,他沒帶。」說著,向他身後一指。

我眼光向後移,見到他後面坐著的這個人身材不高,大長腦袋。日後看習慣了也不覺得怎麼樣,反正當時第一印象覺得挺醜陋的。當下沒敢細看,連忙把本借給了他。

開學伊始,由於都比較陌生,而且我又不善交際,所以課間只有招風耳過來跟我閑聊。我越發覺得此人無趣,因為我最反感的就是油嘴滑舌、耍貧嘴的人。那時候天津電視台有個「電視書場」欄目,正在播一個禿頂老頭講的《三國演義》,那個欄目很多人都看,但我沒看,我認為《三國演義》的評書已被袁闊成說絕了,別人不用再說了,說了也是白說。不過,招風耳以此為題來跟我聊天,這倒讓我頗感興趣。他等不及每天只聽那麼一點兒吊胃口,總讓我給他講後面怎麼樣了。給人講故事是我小學時的拿手好戲,不過給他講著講著我就發現他並不是對《三國》本身感興趣,而只是隨便拿它當作一個話題來閑聊;甚至有時我講得正帶勁,他偏要插科打諢地拿裡面的人物說兩句笑話,把自己逗得哈哈大笑,這讓我非常反感。他渾身乾瘦乾瘦的,臉那麼窄,嘴卻挺大,一大笑起來讓人擔心腦袋從嘴角裂開仰到脖子後面翻不回來了。後來再給他講,我也就不那麼認真了,有時候講錯了,也懶得更正。

有一天,在主教學樓外牆左首的瞭望台上,我正給招風耳講著,忽然身後有人說道:「剛才有一點兒你講錯了。」

我心想此地竟然有人知我講錯了?扭轉身形,定睛觀瞧,但見此人不是旁人,正是我借本給他尚未還我的那個大腦袋。當真是人不可貌相啊!有道是:人有奇怪的長相,必有奇怪的本領。我試問道:「你也知道《三國》?」

不料此人毫不謙虛,竟然說:「我從小跟別人說《三國》還沒有能跟我說到一塊兒的了。」這不和我一樣嗎?

從此,兩個自以為是的人便從切磋《三國》開始,談天說地,縱論古今,大有相見恨晚之感。早把招風耳丟在了一旁。我們二人起初互不服氣,打賭彼此問對方三個《三國演義》中的問題,以探虛實。既然是有意要比個高低,所以想出來的那些問題都偏得可以,例如有「曹操的小名是什麼」、「關羽的本姓是什麼」、「關羽一生都有哪些事迹」……這其實主要考的是評書聽得細不細。不幸的是,我們都沒答上來。然後彼此又追加了一個問題,結果又都沒答上來。其實我們都沒讀過原著,所知道的這些都是從評書里聽來的。饒是如此,也沒能壞了我們興緻,兩人惺惺相惜、志同道合,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誼。美其名曰:幾百年前的一部才子書《三國演義》,幾百年後,成就了兩位才子的相識。

他叫白自。

[筆下文學Www.bxwx.net]

簡單說一下文秀,不是跟溥儀鬧離婚的妃子;她姓李,叫李文秀,不是金庸筆下騎著白馬、長在回疆的美麗善良的小姑娘;她是我的政治老師。

這位李老師一直跟我過不去,隨便找個詞兒就能說我兩句,有一次損我竟損到我的衣服上來了。那是一套淺綠色的運動服,像這麼青春活力、鮮艷奪目的衣服,我是鼓起勇氣才穿出去的,沒想到被她一陣冷嘲熱諷,真是主人不爭氣,連衣服都跟著受連累,我一氣之下從此再也沒穿那身衣服。不過她也沒能囂張太久,大概連半個學期都沒堅持下來,她就得了一場大病,學校只好給我們換了個老師。我高興得不得了,真是吉人自有天相。至於我跟這位政治老師是如何結怨的,我是怎麼也想不起來了。

第一節政治課,她要求每個人都帶一個筆記本,上課之前開始檢查,凡沒帶的要受處罰。招風耳坐在靠窗第一排的第一位,我坐在第二排的第一位。老師正檢查那邊的時候,招風耳悄悄問我:「你帶了幾個本?」

我說:「兩個。」

「借他一個,他沒帶。」說著,向他身後一指。

我眼光向後移,見到他後面坐著的這個人身材不高,大長腦袋。日後看習慣了也不覺得怎麼樣,反正當時第一印象覺得挺醜陋的。當下沒敢細看,連忙把本借給了他。

開學伊始,由於都比較陌生,而且我又不善交際,所以課間只有招風耳過來跟我閑聊。我越發覺得此人無趣,因為我最反感的就是油嘴滑舌、耍貧嘴的人。那時候天津電視台有個「電視書場」欄目,正在播一個禿頂老頭講的《三國演義》,那個欄目很多人都看,但我沒看,我認為《三國演義》的評書已被袁闊成說絕了,別人不用再說了,說了也是白說。不過,招風耳以此為題來跟我聊天,這倒讓我頗感興趣。他等不及每天只聽那麼一點兒吊胃口,總讓我給他講後面怎麼樣了。給人講故事是我小學時的拿手好戲,不過給他講著講著我就發現他並不是對《三國》本身感興趣,而只是隨便拿它當作一個話題來閑聊;甚至有時我講得正帶勁,他偏要插科打諢地拿裡面的人物說兩句笑話,把自己逗得哈哈大笑,這讓我非常反感。他渾身乾瘦乾瘦的,臉那麼窄,嘴卻挺大,一大笑起來讓人擔心腦袋從嘴角裂開仰到脖子後面翻不回來了。後來再給他講,我也就不那麼認真了,有時候講錯了,也懶得更正。

有一天,在主教學樓外牆左首的瞭望台上,我正給招風耳講著,忽然身後有人說道:「剛才有一點兒你講錯了。」

我心想此地竟然有人知我講錯了?扭轉身形,定睛觀瞧,但見此人不是旁人,正是我借本給他尚未還我的那個大腦袋。當真是人不可貌相啊!有道是:人有奇怪的長相,必有奇怪的本領。我試問道:「你也知道《三國》?」

不料此人毫不謙虛,竟然說:「我從小跟別人說《三國》還沒有能跟我說到一塊兒的了。」這不和我一樣嗎?

從此,兩個自以為是的人便從切磋《三國》開始,談天說地,縱論古今,大有相見恨晚之感。早把招風耳丟在了一旁。我們二人起初互不服氣,打賭彼此問對方三個《三國演義》中的問題,以探虛實。既然是有意要比個高低,所以想出來的那些問題都偏得可以,例如有「曹操的小名是什麼」、「關羽的本姓是什麼」、「關羽一生都有哪些事迹」……這其實主要考的是評書聽得細不細。不幸的是,我們都沒答上來。然後彼此又追加了一個問題,結果又都沒答上來。其實我們都沒讀過原著,所知道的這些都是從評書里聽來的。饒是如此,也沒能壞了我們興緻,兩人惺惺相惜、志同道合,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誼。美其名曰:幾百年前的一部才子書《三國演義》,幾百年後,成就了兩位才子的相識。

他叫白自。

[筆下文學Www.bxwx.net]

簡單說一下文秀,不是跟溥儀鬧離婚的妃子;她姓李,叫李文秀,不是金庸筆下騎著白馬、長在回疆的美麗善良的小姑娘;她是我的政治老師。

這位李老師一直跟我過不去,隨便找個詞兒就能說我兩句,有一次損我竟損到我的衣服上來了。那是一套淺綠色的運動服,像這麼青春活力、鮮艷奪目的衣服,我是鼓起勇氣才穿出去的,沒想到被她一陣冷嘲熱諷,真是主人不爭氣,連衣服都跟著受連累,我一氣之下從此再也沒穿那身衣服。不過她也沒能囂張太久,大概連半個學期都沒堅持下來,她就得了一場大病,學校只好給我們換了個老師。我高興得不得了,真是吉人自有天相。至於我跟這位政治老師是如何結怨的,我是怎麼也想不起來了。

第一節政治課,她要求每個人都帶一個筆記本,上課之前開始檢查,凡沒帶的要受處罰。招風耳坐在靠窗第一排的第一位,我坐在第二排的第一位。老師正檢查那邊的時候,招風耳悄悄問我:「你帶了幾個本?」

我說:「兩個。」

「借他一個,他沒帶。」說著,向他身後一指。

我眼光向後移,見到他後面坐著的這個人身材不高,大長腦袋。日後看習慣了也不覺得怎麼樣,反正當時第一印象覺得挺醜陋的。當下沒敢細看,連忙把本借給了他。

開學伊始,由於都比較陌生,而且我又不善交際,所以課間只有招風耳過來跟我閑聊。我越發覺得此人無趣,因為我最反感的就是油嘴滑舌、耍貧嘴的人。那時候天津電視台有個「電視書場」欄目,正在播一個禿頂老頭講的《三國演義》,那個欄目很多人都看,但我沒看,我認為《三國演義》的評書已被袁闊成說絕了,別人不用再說了,說了也是白說。不過,招風耳以此為題來跟我聊天,這倒讓我頗感興趣。他等不及每天只聽那麼一點兒吊胃口,總讓我給他講後面怎麼樣了。給人講故事是我小學時的拿手好戲,不過給他講著講著我就發現他並不是對《三國》本身感興趣,而只是隨便拿它當作一個話題來閑聊;甚至有時我講得正帶勁,他偏要插科打諢地拿裡面的人物說兩句笑話,把自己逗得哈哈大笑,這讓我非常反感。他渾身乾瘦乾瘦的,臉那麼窄,嘴卻挺大,一大笑起來讓人擔心腦袋從嘴角裂開仰到脖子後面翻不回來了。後來再給他講,我也就不那麼認真了,有時候講錯了,也懶得更正。

有一天,在主教學樓外牆左首的瞭望台上,我正給招風耳講著,忽然身後有人說道:「剛才有一點兒你講錯了。」

我心想此地竟然有人知我講錯了?扭轉身形,定睛觀瞧,但見此人不是旁人,正是我借本給他尚未還我的那個大腦袋。當真是人不可貌相啊!有道是:人有奇怪的長相,必有奇怪的本領。我試問道:「你也知道《三國》?」

不料此人毫不謙虛,竟然說:「我從小跟別人說《三國》還沒有能跟我說到一塊兒的了。」這不和我一樣嗎?

從此,兩個自以為是的人便從切磋《三國》開始,談天說地,縱論古今,大有相見恨晚之感。早把招風耳丟在了一旁。我們二人起初互不服氣,打賭彼此問對方三個《三國演義》中的問題,以探虛實。既然是有意要比個高低,所以想出來的那些問題都偏得可以,例如有「曹操的小名是什麼」、「關羽的本姓是什麼」、「關羽一生都有哪些事迹」……這其實主要考的是評書聽得細不細。不幸的是,我們都沒答上來。然後彼此又追加了一個問題,結果又都沒答上來。其實我們都沒讀過原著,所知道的這些都是從評書里聽來的。饒是如此,也沒能壞了我們興緻,兩人惺惺相惜、志同道合,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誼。美其名曰:幾百年前的一部才子書《三國演義》,幾百年後,成就了兩位才子的相識。

他叫白自。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理想年代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理想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