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節 築基者(二)
海底迴風活子時。
海底者,是生水之渞泉,釋教曰龍宮是也。《法華經》云:「世尊在龍宮說法,龍女自現寶珠。
」儒曰:「四海之內,宗廟饗之,子孫保之。
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祿,必得其名,必得其壽。
」孟子曰:「源泉混混,不舍晝夜。
」謂此大修行之人,晝夜無間也,將爾之真意達入源泉之所,是其竅也,《易》曰既濟。
敲蹻道人云:「生氣源海亦生精,元神下宿養真靈。
晝夜綿綿無間斷,須用迴風陽復萌。
」海蟾帝君曰:「兀兀無為融至寶,微微文火養潛龍。
」又曰:「渺邈但撈水裡月,分明只採鏡中花。
」常大淳問曰:「弟子不知迴風之次第,懇求恩師發大慈悲,指示明訊之理。」敲蹻答曰:「風者,呼吸之息,必須往來吹髮海底之中是也,妙在樞機之意。
譬如天地之氣候,旋風颳起,能拔坤潛之真陰,而能返陽回春,逢秋季而能返於至陰。
蓋風一字,大有秘奧矣。
如春夏秋冬有四季之風,七十二候有進士之風。
。夫若修鍊亦有此候,蓋修行之人,與常人之息大有不同。
常人之呼吸是一往一來,若得訣之呼吸,有四個往來,此為之之時,有調之呼真息也。
且初手修鍊,有初手之呼吸;調吸:產之時,有采之呼吸;煉之時,有煉之呼吸;行周天之時,有火逼金行之呼吸;中途沐浴,有沐浴之呼吸;采大,有過關服食之呼吸;結胎之時,有結胎之呼吸;溫養之時,有溫養之呼吸;出神之時,有演神之呼吸;面壁之時,有入蟄之呼吸;還虛之時,有無為之呼吸;登空證果之時,有入毗盧性海之呼吸。
蓋大道始終全憑呼吸之能,若明此呼吸者,亦可了道也。
若呼吸不明者,萬萬不能結丹矣。守陽真人云:『隨機默運入玄玄,呼吸分明了卻仙。
』」白大慧問曰:「弟子叩啟垂指,何為活子時至矣?」盼蟾子答曰:「活子時者,乃自身之子時也,亦非天時之時也,是真陽發生之際,曰子時至也。
而不聞邵康節之言乎?『恍惚陰陽初變化,氤氳天地乍迴旋』,是此時來之景也。
蓋修鍊家子時亦非一說,調之時,有調之子時;產之時,有采之子時;行周天之時,有行周天之子時。
後天有後天之子時,先天有先天之子時。
古聖雲火候之用,亦在子時之內矣。若知其時,曉其用法,辨明火候之次第,修道何難乎?」古德云:「若言其時無定時,清風朗月自家知。
」又儒云:「月到天心處,風來水面時。」釋家《般若心經》雲曰「時照見。」《中庸》曰:「君子而時中」也。
蓋前聖之妙喻,發其天機,卻不肯說出是個甚麼時來。余不惜天責,與諸人通一綿線,免墮旁門,早證道果,豈不樂哉!夫時者,即吾身中之性命氣滿自動,從內里向外發生,古德謂之活陽時。
其生之機,形如烈火,壯似焰風,非真師授受意息,莫能制伏矣。別名猛虎,專吞人之性命,吸人之骨髓。
凡三教之高人,任他說玄談訣,不得真師無不被他所喪矣。
孔子曰:「回之為人也,擇乎中庸,得一善,則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盼蟾子云:「靜極渺窅現真容,采攝歸源武煉烹。
神住莫離鼓橐龠,防潮老嫩起規程。中途沐浴有刻漏,吸升呼降自靈通。
」願君細悟此節是也。
調彌先天能接命,調者,往來之沖和,晝夜無間是也。
敲蹻道人《戲蟾圖》曰:「歷代修真此為先,非蟾不能結還丹。
欲要慧照成正果,若無口訣不能仙。」《性命圭旨》云:「若問真鉛何物是?蟾光終日照西川。
真機不離自身內,生在杳冥天地先。」此喻修丹之士,若能常常如此,將三寶藏而養之,夫若培足,自有月盈之光現是彌也。
而後先天景到,小周之候法至也,方可接命矣。盼蟾子《接樹歌》云:「清明桃李笑,爭春不多時。
若不速接樹,猶恐花放蒂。迷誤殘泄老,總屬看園痴。欲要學接法,急早培根基。
養樹先培土,然後調水池。泛濁根必朽,缺土漏無愾。
譬如種田禾,深耕易耨期。
土實苗不發,土虛風吹惕。
虛實兼畬法,借種插樹枝。潛踵磨石頭,岩泫苦爭持。
須得精心學,不可粗冒識。弗比貧病稚,借門混衣食。
博學貯滿腹,漸漸開慧持。步步防危險,看輕遭狂痴。
栽接耕種法,自古敢輕遺?必須仁德受,頭頭縷各齊。
如此功加倍,必生紫菩提。價比黃金貴,方法幾人覓。
即便有學者,多被旁弊習。或有自專者,文字顯才奇。
流口無上道,誤人又誤己。自誇成仙佛,哪知神仙理!三豐無根樹,接法隱玄機。
三乘共九步,二十四段齊。層層有秘語,豈可狂才知。
余今書此帛,妄言墮地獄。
」故釋教光明如來云:「老僧會接無根樹,能續無油海底燈。
」汝又當勤勤修鍊,非一朝一夕而能成道也。重陽祖師曰:「純陰之下須是用火煅煉,方得陽氣發生,神明自來也。
」又聞之龍眉子曰:「風輪激動產真鉛,都因靜極還生動。
」此以上皆言風之妙用。
棲雲先生云:「火不得風不能焰灼」,抱一子曰:「知采攝若無風鼓,吾之橐龠何以生風?」《入葯鏡》曰:「起巽風,運坤火。
」華陽曰:巽風者,呼吸之喻也。
火者,乃元氣也。元,是為陽不得陰,則必然不聚氣若不承呼吸之能,則不能成之故也。
又必須存心中之陰神,馭腎中剛陽之火,使綿綿息息歸根,則坤火自運矣。
又恐用火者,有過不及之弊,須當用文薰武煉。
」故蕭紫虛云:「熾則坤火略埋藏,冷則巽風為吹噓」,此言是也。
《黃庭經》曰:「呼吸元氣以求仙」,李清庵曰:「得遇真傳,便知下手,成功不難。
鼓動巽風,扇開爐焰。」李道純曰:「煉精其先以氣攝精。
」無名子曰:「精調氣候。
」調者,是精生之時以用調法,不然則易走泄矣。
古人云:「精氣之為物也,運行則常,退守則災。
譬如天之氣候,四時不運,萬物何以能生?日月不映,萬物何以能明?
」凡有偽道者,以固守住精為之長生,更謬也。
汝不悟道之根本,譬如燒磚之土坯,若不入窯用火燒成,每遇大雨之時,化而為泥,此謂守孤精之道也。而不知風火之煉法,焉能證其道果也?沖虛子云:「調定其機。
」物不生矣。
又機者,是精生之動機。
夫若不調,則氣必泄而曰:若不先調,則老嫩亦無分別。
」老嫩者,是採取之時候也。
若不先調,無日氣滿景到也。栗大志問曰:「弟子聞有一先生,教人初手先行周天,可是道否?」敲蹻答云:「此人未遇真傳,不知調一法。
蓋調一法,上聖深秘,乃百日迴風混合之用。神返氣穴,有旋樞常照』,之秘機在焉,非仁莫能受之。
李虛庵曰:『忙裡偷閒調外天機自活動矣。
鍾離真人曰『勒陽關,,即此也。沖虛子曰:『調到真覺,則得真氣。
』覺者,乃是時至神知,故能顧其本靈之心體,方能不昧,謂之真覺。
若能如法調,自有造化之真機發見於外,可不勞而自知也。
方能神清舒暢,漸漸生於神通智慧。
儒曰:『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
』」德薄志淺空遇知。
德薄者,亦非世俗之洪福,乃道中之清福也。
謂修士築基不專,或性功不佳,而行力不篤也。
或時打坐而昏迷沉睡,或真陽復時而散念紛華,誤卻採取之功矣。
或己之前愆未滌,心性浮躁,而垢重情擾,故有臨機怠惰危險之患出也。
可惜當面錯過,而元神不靈之過矣。
或有恩愛思慮過度,亦有道心初發而不堅志,往往有之。
或被俗緣牽纏,欲想神仙之道容易成哉,爾即便得遇仙訣,自不能入手修鍊。
或有異端盲修之士,自稱道高彌隆,亦不肯低心求教。
或遇真師暗指,苟遇而不視,亦有視而不遇。
或有偏悟無為之理,而不知有為初手之用也。或有獨專有為之法,而不知先天之虛養矣。
此兩用之偏,各謬甚矣。
故有晝夜操勞之心,自枉費也,至老成道難也。
殊不知大道乃太極無極之兼用,若兩失一,而身心怎得堅固?
故不能采先天真一也。此以上是為德薄志淺而矣,其不是空遇知者乎!
儒云:《康誥》曰:「克明德。」《太甲》曰:「顧諟天之明命」又雲湯之《盤銘》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此論教學人常顧其機而莫離也。
《中庸》曰:「君子而時中,小人之庸也。」又曰:「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見知而不悔,唯聖者能之。
」是言用功之德也。若無德者,素隱行怪,後世有述焉。《易經》曰: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