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童年湘潭的夏天酷熱難當,每天都是三十幾度的高溫,沒聽說過更沒有見到過哪家有電風扇,消暑的工具就是手裡一把大蒲扇,還不是每人都有扇子說白天還好說,到了夜晚就難熬了,熱得難以入睡,另外還有蚊子,蚊子特別多,為了能睡好覺,一到這三伏天,家家戶戶都把床搬到院子里,架上蚊帳,然後再點燃自製的蚊香,放眼一看,院子里全都是架著各式各樣蚊帳的床,有的蚊帳是好紗布做的,有的又破又舊,有的還有補丁,在裊裊蚊香煙霧中,別是一番景緻。有的人家是用報紙把鋸末巻起來點燃當蚊香用,而母親則是早早地就採摘了一些艾蒿,然後編成粗粗的辮子,晒乾后就成了大蚊香了,當大家都搬到院子里住時,這些大蚊香就派上了大用場,艾蒿大蚊香點燃后,不僅耐用,長長的一根能燃一個晚上,而且有艾香味的煙霧驅蚊的效果要比鋸末蚊香好得多。睡覺前,母親用大蒲扇在我們的蚊帳里使勁地扇,把蚊子都給扇出去,然後把蚊帳的邊邊角角都給掖好,或是用扇子給我們輕輕地扇風,我們姐弟常常就在艾蒿的芳香和母親大蒲扇的微風中進入夢鄉。
後來常常回想起這一段生活,不禁感慨,那時的社會風氣多好啊,路不拾遺,夜不閉戶,人與人之間是那麼友愛,那麼和諧。現在的人可能都會不理解,怎麼全樓的人都會搬到院子里來過夜,不怕家裡丟東西嗎,不怕在院子里過夜有什麼危險嗎。
夏天過後,秋高氣爽的日子並不是很長,很快就來到了冬天,那一年湘潭的冬天特別冷,有一天突然下起了凍雨,第二天早晨到院里一看,菜地里原來綠油油的菜葉上都結了一層冰,輕輕在菜葉上取下來和菜葉一樣形狀的晶瑩剔透的冰,簡直美極了。家裡沒有什麼取暖設備,屋裡也是很冷,我的最小妹妹這一個才一歲多,為了不讓小妹妹受凍,母親找來了一個破水桶改成了爐子,又撿來了一些木柴,在屋就點燃起來了,這下屋裡就暖和多了,為了能烘烤尿布,又找來了一個破竹筐罩在火爐外邊,把尿布搭在上邊。有一天父親和母親都上班了,讓姐姐、哥哥和我看好家,照顧好妹妹,哪知我們都很粗心,沒注意到爐火把尿布烤著了,一瞬間又把竹筐給點燃了,這可把我們嚇壞了,姐弟們手忙腳亂地把火給撲滅了。從這以後再也不敢馬虎了,無論有什麼事,總會有個人在爐子邊看護。
兩個小妹妹沒有出生之前,家中生活還過得去,並沒有特別困難的感覺,也沒有挨過餓,但有了兩個小妹妹之後,忽然感到吃不飽飯了。
母親原來在湘潭鋼鐵公司機關食堂的工作,後來國家因自然災害的困難,實施機關精簡政策,母親就被精簡失去了工作,父親在機關宣傳科工作,每月七十多元工資,沒有最小妹妹時,家裡六口人,還算過得去,吃穿基本夠用,可是現在是八口人了,生活突然變得窘迫不堪,每個月都在為能吃飽飯而發愁。那時家裡做飯是用缽來蒸的,缽是一種粗陶製品,不是很大,淺淺的,像一個有個矮沿的小盤子,把缽端在手上,有砂粒的粗糙感,缽的裡邊和邊沿有褐色的釉。吃飯時,每人一缽,母親總是把她缽中的飯一會兒撥到我們姐弟或妹妹中這個缽里一口,一會兒又撥到那個缽里一口,生怕我們吃不飽。
由於我們經常都是處於飢餓或是半飽的狀態,小妹妹常常會餓得哭起來,三樓的王阿姨看到后,或是從三樓的陽台上,用根繩子吊個小筐,筐里裝著吃的送下來,或是在樓上喊:「亞紅,來呀,王阿姨給你蒸包子吃」,亞紅就會邁著蹣跚的小歩,爬到三樓王阿姨家,王阿姨總是會弄些吃的讓亞紅吃飽,然後再給亞湘帶點。而亞湘天生的個性和自尊心就很強,從來不去王阿姨家,叫也不去。王阿姨家因孩子少,家庭條件比我們家要好一些,所以王阿姨總是時不時地幫襯著我們家,經常給我們家送些舊衣服或是糧食,所以我們對王阿姨一家總是心存感激之情。和王阿姨家的交情一直持續了幾十年,母親回到黑龍江定居后,還專門去了一次成都看望王阿姨一家。
後來母親在水泥廠找到一份臨時工作,水泥廠離家有十幾里地,而且母親的工作還是三班倒,母親經常是天不亮就去上班或是半夜才下班,下班的時候,母親經常會帶一點菜給我們吃,母親說:「這是水泥廠的保健菜,木耳炒肉,能除去吸進體內的粉塵。來,每人一口。」還沒細品,那木耳和小塊的肉早就順著食道溜進肚子了。
後來聽父親說,母親在水泥廠上班時,工作的條件很差,尤其是車間的粉塵很多,不僅是渾身上下弄得到處都是水泥,更主要的是瀰漫在空氣中的水泥粉塵會被吸入到工人的消化系統或是肺里,時間長了,就會對身體造成損傷。廠里為了工人的健康,每個班都免費提供一份木耳炒肉,這是一份保健菜,據講,木耳含有一種植物膠質,有較強的吸附力,可將殘留在人體消化系統內的粉塵、雜質吸附,再排出體外。儘管母親體力消耗很大,也需要營養,更需要排除體內的粉塵,但是母親從來都捨不得吃,都是帶回來給我們吃,我們由於年少無知,只知菜的滋味很香,很好吃,卻不顧母親吃沒吃,也不知母親是餓著肚子捨不得吃省給我們的。
這是我一生中記得的第一個炒菜的名字。
母親的辛勤工作,終於使我們家的生活有了基本保障,得以順利地度過了三年自然災害時期。
回想起那幾年家中的生活,感到母愛真是最偉大的,最無私的,不求任何回報的。這種偉大無私的母愛是找不到合適的語言來形容的,但我深深知道,正是有了這母愛,才有我們溫馨的家,才有我們姐弟的過去、現在和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