剃髮令引起的思考
前面的章節《書生與文人》中,曾經很詳細的解釋過書生與文人的區別。不過,有一點沒有提及,那就是在一定的條件下,書生與文人的身份是可以相互轉化的。於是,我們有理由相信,正是在西夏那樣一個讓張元感覺到如魚得水的環境里,之前在大宋長期處於極度憤懣與痛苦的張元感覺到才華得以伸張,他正在漸漸由一個胸懷大志的書生變為一個背叛祖國大宋王朝的唯利是圖的文人,並且,他走向了漢奸的不歸路,而且一去不復返。
如何進一步得到大leader,大boss李元昊長久的賞識呢?張元冥思苦想。最終,他想到了!眾里尋他千百度,得來全不費工夫。辦法是有的,就是需要臉皮厚一點:拋棄漢族的衣冠,穿党項人的衣服,拋棄漢族人的髮型,學党項人的髮型,拋棄漢族人的生活習慣,學習党項人的生活習慣。總而言之,拋棄漢族的一切,學習党項族的一切!張元瞬間兩眼放光,他認為他自己找到了討好李元昊這個大老闆的不二法門。
雖然宋朝方面不斷調兵遣將,但是在事實上真正把抗擊西夏這一項運動搞得有聲有色並且使得其發展到一個新高潮的人卻既並非皇帝宋仁宗也並非大帥范仲淹,當然也不是將領狄青、種世衡等人,這個人實際上是——李元昊本人。
在三川口以及好水川消滅了十數萬宋軍,把宋朝人打得聞風喪膽、潰不成軍以後,李元昊自信心膨脹,他終於做出了一個被我們這些後人認為是他這輩子做出的最壞的、一個極其不睿智的決定:讓他所征服地區的宋朝人(特指成年男性),按照党項人的髮型樣式去剃髮,而且是限期強制執行,無一例外。
此命令一出,佔領區的漢族人無不嘩然,繼而,強烈反對,不過,也不是完全沒有支持者,只是少得可憐,張元是支持者的其中之一,他不僅支持,而且帶頭換了髮型,而這樣一批人在歷史上有這樣一個學名——「蕃化漢人」。
西夏基本佔領了大宋王朝的環慶路,而且搞了許多次屠殺。只不過,漢人的反抗意識剛開始還不是十分強烈,可剃髮令頒布以後,反抗人數如指數爆炸一般迅速上升,而原本已經派官吏安撫的地區也驟然生出許多事端,這確實令李元昊很頭疼。
產生了這樣巨大的負面影響,本人認為,李元昊事先是知道的。但是,他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他就是要這麼干!
明知道這樣做一定會搞出事情,可是還是要不顧一切、義無反顧的這樣做,李元昊也有苦衷:這件事,真的是不得不幹。
縱觀我華夏上下五千年歷史,少數民族政權很多,可是,能與漢族王朝形成對峙的王朝少之又少,能入主中原的就更是鳳毛麟角了,能統一全國的,在宋朝這個時期,尤其是北宋,還根本就沒有出現。在此之前,李元昊的祖先建立過北魏(拓跋魏),曾經統一過北方中國也即黃河流域,不過,被統治的漢族百姓似乎從來沒有產生過悲觀情緒,而之所以會有這樣一種現象,是因為當地的漢族人民堅信這樣一句真理:「胡虜無百年之運。」鮮卑族建立的北魏,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下面簡單分析一下北魏為什麼「無百年之運」。
文化落後的鮮卑族人,在五胡亂華的一段時期曾經武力值爆表,一度征服了文化先進的漢族人。可是,卻在征服的過程中逐漸發現:按照自己本民族的能力,征服的了漢族地區,卻統治不了。那可如何是好?只有用漢族的方式來統治漢族人。於是就有了孝文帝的漢化改革。漢化改革后,鮮卑族融入了漢族,又過了很久很久,鮮卑族作為一個民族漸漸式微,到了今天,鮮卑族消失。而鮮卑族作為胡族,開始改革之時,恰是建國接近百年之時,而後這個民族逐漸融入了漢族,因而就沒有了「百年之運」。這就是文化的力量。
所以,作為一個想以少數民族身份統治中原的李元昊不得不想辦法改變這一情況,繼而打開「胡虜無百年之運」這個死結。
現在,擺在李元昊面前的是一道必做的選擇題。這道題只有兩個選項:a選項,漢化。b選項,不漢化。
如果,李元昊選擇a,那麼,首先恭喜他,他所帶領的党項族人,將會和曾經在沙漠中馳騁、強悍無比的匈奴人、以及與他們同時代身手敏捷的契丹人、甚至再早幾千年以打魚捕獵為生的東夷人一樣,在一段很長的時間之後,都會有一個共同的稱呼:漢族人。當這些人學習了漢族人的衣冠、服飾、語言、文化、典章、制度以後,他們自己也終究有一天會變成漢族人,所以,「胡虜」就永遠成為過去時了。簡單來說,這一批選a的少數民族同胞,被同化了。
大多數人在做這道選擇題之時,往往毫不猶豫選擇a,但是,也有人選擇了b,蒙古族人。(在李元昊之後)
如果選了b,那同樣要恭喜。因為過不到一百年,你從哪兒來,就要回到哪裡去。因為這一系列時間在宋代還沒有發生,超出了本書的寫作範圍,於是乎我就不詳細去講,直接說結論,蒙古人建立的元朝,在中原統治了97年,不到一百年。
此時此刻,換到李元昊要為党項族建立的西夏來做這一道選擇題了。李元昊實際上十分清楚,無論自己選擇哪一項,都不是自己心儀的選項。李元昊既不想像祖先魏孝文帝那樣被漢族的文化大熔爐搞成漢族人,又不想也同樣不甘心自己的後代從哪來到哪裡去,再次回歸地斤澤(西夏龍興之地,以後的文章中還會講)那個破地方去喝西北風。於是乎,李元昊創造性的為這個題目增添了一個選項c選項,脫胎於a、b兩個選項,融合了兩個選項的優點,既漢化,又不漢化,在有些地方漢化,有些地方不漢化,簡而言之,兩個字————互化。
可能有些讀者朋友們不太懂,我具體解釋一下,所謂互化,可以簡單理解為互相學習,就是党項族人不會積極主動的學習中原文化,但是,與此同時,也不會堅決抵制漢族文化的影響,李元昊比很多現代人更早的意識到了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當然,在一些方面的漢化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要在被漢化之前,先要在服裝髮式等很多方面把漢族人党項化(蕃化)。再換句話說,党項人可以學習漢族制度中許多先進的東西,但是,在外貌服飾上面,漢族人必須跟党項人一模一樣。
朝中,党項人很支持大老闆李元昊的這一項新政策,少數漢族人比如說張元也是不遺餘力的去宣傳,李元昊自我感覺良好,但是,這也僅僅是自我感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