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擊!!!!!(前情)
如果李元昊知道這項政策的嚴重後果的話,他斷然是不會迅速且強制推行的。
後果,很快就顯現了出來,就在他進攻麟州的時候。他怎麼也想象不到,看似柔弱不堪的宋朝人,在剃髮令推行之後的這個地方,抵抗會這樣強烈。
不知道各位讀者是否還能夠想起好水川之戰後李元昊的那一句豪言壯語:「朕欲親臨渭水,直據長安!」這是何等的豪氣干雲,儘管這是張元為大老闆代筆寫出,卻絲毫不減霸氣。
霸氣歸霸氣,但是,現實中能實現嗎?我告訴你:並不能!毋庸置疑、毫無疑問的不能!
在宋夏戰爭中,李元昊勝多負少,自負異常,但是,還是有人能夠粉碎他的春秋大夢,此人不是范仲淹,更不是夏竦與韓琦,也不是狄青與種世衡,而是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張亢。
平凡、平庸,一字之差,天壤之別。張亢,他是一個平凡的人,但是,他絕對不是一個平庸的人。而且,就是這樣一個平凡的人,在特定的歷史時期,做出了不平凡的事,事後,人們淡忘了他,他命途多舛,難以獨善其身,可是,歷史記住了他,他的名字在宋史中熠熠生輝。
元朝人修宋史,對他大加讚揚。《宋史》說:「張亢起儒生,曉韜略,琉璃堡、兔毛川之捷,良快人意。區區書生,功名如此,何其壯麗哉!」
如果說張亢是書生的話,那麼他一定書生意氣、揮斥方遒。
張亢一輩子都沒有做什麼大官,我查了查,他仕途的頂點就是權知麟州知州,權知,啥意思?也就是古漢語中的「假」,意思就是代理,一個廳級幹部,還是臨時任命的,比起老貪夏竦那些官場中的人精,自然是差了太遠太遠。
現在這個時代流傳著這樣一句話:不要想自己能當多大官,而是要想自己這一生要做多大事。簡而言之,不做大官,要做大事。但現實往往是,什麼位置說什麼話,什麼位置做什麼事。越級言事,越級做事,難度很大,難於上青天。
但是,張亢做到了,還做得精益求精。
上天給了他一個機會,他抓住了。
慶曆元年,麟州城外,黑雲壓城城欲摧。
歷經三川口、好水川兩次巨大失敗,宋軍銳氣大減,士氣極為低落。就在此時,李元昊率大軍繼續追擊,來到了麟州城下。
李元昊的目的是一路攻城拔寨,攻佔長安,然後宅茲中華,與大宋、大遼三足鼎立。他一心想著與漢族「互化」,於是頒布剃髮令。剃去頭髮的党項人重環垂耳,散發著野蠻的氣息,他們趾高氣揚,覺得自己跺跺腳就能夠踏平麟州的土地。
大宋朝廷驚慌失措,雖然范仲淹韓琦一再上書不能放棄陝西四路,可仁宗皇帝還是被李元昊嚇得不輕,此時,麟州與臨近的府州之間的聯繫已經被李元昊的西夏騎兵切斷,麟州與府州,成為了孤城。
形勢異常艱難,難以想象。據史書記載「民乏水飲,黃金一兩易水一杯。」在這種情況下,似乎打仗沒有勝算,就算不打仗,大宋軍民也會活活被困死。
朝中的執政者呂夷簡等人向皇帝建議先放棄麟州、府州,以免過於拖累,但是,仁宗皇帝一時沒有決斷。范仲淹上表推薦張亢權知麟州知州,他認為,張亢一定能夠不辱使命,守住麟州。仁宗皇帝也沒有更好的辦法,於是,他同意了。就是這個決策,讓一直默默無聞的張亢走向了歷史的主舞台。
張亢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走馬上任之時,朝廷連隨從以及扈從士兵也派不出來,就這樣,張亢不帶一人,單騎進入麟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