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劍林書院

第十一章 劍林書院

「但是,和這副捲軸上的圖有什麼關係?」楚權看著手中捲軸問。

趙延城接過楚權手中的圖,「這是,世上為數不多可以證明有仙界存在的捲軸。」

楚權無言以對,他聽到許多類似的傳聞,但談論之人,也只是說從老一輩人口中聽說來的。

在楚權看來,不過是些無稽之談,若真有仙界,為何沒有人見過仙人?

「朕知你心中困惑。」趙延城將捲軸鋪開在案幾之上,「此圖名為記聞錄,上刻有古文字,記錄大央開國以來,第一次仙人下界。」

「大央建國至今,已有一千二百三十一年,共有兩次仙人下界。此圖中記載開國二百二十五年,有瑞獸白澤帶法旨降臨,賜福人間,有仙人自天門而出。仙人每五百年下界,在人世間遊盪五年,最後,開設修行之人的比試,選取有天賦的修行者進入仙界,這場比試名為仙門大醮。」

楚權皺了皺眉頭,如果是真的,還有四年時間,就到下一次仙人下界了。可這其中,有諸多說不清的地方。

這種駭人聽聞的消息,為何只是市井小民的飯後談資,卻沒有典籍記載?

既然是所有的修行者的比試,為何要以道家祭天儀式的「大醮」二字命名?

趙延城見楚權皺著眉頭,猜到他心中疑惑,開口道:「你是疑惑,為何沒有記載?」

說罷,他抽出宣紙,用毛筆沾了沾墨汁,在紙上抄下捲軸的文字下:大央二二五年,仙人自天門出。瑞獸白澤,口攜法旨,賜福人間……

每當他寫到下一句時,上一句的字體竟然會慢慢消失,白色宣紙嶄新無比。

「若是用刀筆刻下會如何?」楚權問道。

「會恢復如初。」趙延城搖了搖頭。

「那麼這幅圖,為何能存於世間?」楚權問道。

趙延城指了指夾雜在紋路中的文字,出聲解釋道:「此捲軸共七十二字,是由儒家七十二位小聖人所寫,代價是七十二位小聖人修為盡數散去。」

「儘管代價如此之大,文字依然會慢慢褪色。」說罷,指了指文字周圍的紋路,「這些紋路,是之後墨家三代巨子所刻,是墨家的一道陣法,具有吸附天地靈氣、使捲軸不腐和文字不褪色的功能,所以這些文字才能保存至今。」

傳言,在大央開國前有諸侯國無數,其中有九大帝國稱霸大陸,他們分別佔據天下九州之地的大部分土地。

那時諸子百家爭鳴,能人異士極為多。

有擅長謀略的縱橫家,擅長製造機關和兵器的墨家和公輸家,擅長五行咒法和占卜文天、曆法的陰陽家,擅長治國的法家,有醫術通天、能肉生白骨、起死回生的醫家,現在依舊昌盛的儒、道兩家……

最早提出九州之說的,乃是陰陽家掌教,說天地間有氣運一說,各州氣運孕育了九大帝國。

九州之說被提出后,諸侯國之間,戰事千年不休。

大央王朝自雍州起兵,先是吞併諸侯小國,隨後一掃七大帝國,將佔據冀州氣運千年的大羅王朝,趕至北方的極寒之地,形成如今兩朝對峙的局面。

那時縱橫家和墨家為大央王朝入主中原,做出極大的貢獻;所以他們在當時的地位,甚至遠高於儒家和道家,是當時百家之首。

陰陽家占卜出這九州中,以冀州機緣氣運最盛。所以,大央帝國集八州之地的氣運,才勉強將佔據冀州氣運的大羅帝國趕向極寒北地。

入主天下的大央王朝所做第一件事,就是請陰陽家掌教重新敕令州地。

將九州劃分為如今的十六州,把冀州氣數一分為四,分出幽州、營州、并州;橫跨冀州和雍州北部封為陌州;橫跨梁州、荊州和揚州三地南部,封為林州;雍州以西,包括西域在內,封為涼州;粱州以西的百萬大山之地,封為邢州。

隨著十六州漸漸納入大央版圖,不再需要縱橫家去他國辯述遊說。隨之而來的,就是縱橫家地位一落千丈,漸漸被尚武的兵家所代替。

而陰陽家本就與道家殊途同歸,隨著歷史的推移,二家合一,形成如今的道教。

至於在諸侯國混戰時,嶄露頭角的墨家,本應該昌盛綿延,卻在這幾百年間,漸漸銷聲匿跡,和這記聞錄有莫大關係。

墨家最鼎盛時,人數也只有不足一萬,損失三位集墨家氣運與一身的巨子,已經傷及根本。

儒家依舊昌盛的原因,那就要說說儒家龐大的人口基數有關了。

大央興科舉制,入朝為官最穩妥的辦法就是讀聖賢書,書中自有黃金屋嘛,這也造就儒家興盛不衰。

大央王朝經過成百上千年的修養,早已不是建國初期禮崩樂壞的時代。

趙延城繼續說道:「皇室之所以在意這些修行者之間的事情,其實很大的原因是對朝廷有利。」

「國運,是朝廷最看重的東西。參加仙門大醮修行者,來自大央和大羅兩大朝廷,和周邊附屬小國。仙人會將氣運分散,按仙門大醮中修行者的排名,將氣運散入各國國境;排名越靠前的也更有資格,被仙界強大的宗門所培養。總之,在仙門大醮中,排名越高好處越多,無論是對自己,還是對朝廷。」

「千年前正是因為大央修行者不敵大羅,導致大羅日漸昌盛,壓制了大央百年。正是那次慘敗,所以朝廷才會不惜代價,請儒家小聖人和墨家巨子刻下此圖,用以警歷代國君,不僅要注重科舉、政務和軍事等一幹事務,還要培養強大的修行者。」

說完,趙延城眼睛盯著楚權。

楚權皺了皺眉頭,問道:「這便是江湖的由來?」

難怪朝廷會放任修行者,對其不管不顧。

在軍中常常聽聞那些修行者所在的江湖,不免心生嚮往。

趙延城沒有否認,點點頭:「並非所有江湖人士都是修行者,其中不乏武藝高強的普通人。」

「朕聽聞你曾被大羅一百一十名重甲騎軍包圍,最後你單槍匹馬,連斬九十三人,自己身受重傷脫困,可有此事?」

「回陛下,卻有此事。」楚權說道。

趙延城起身將捲軸放回書架,然後從書架的一個盒子中取出一個令牌,坐下后遞向楚權:「這是劍林書院的入學令,朕希望你會像上陣殺敵一般,在仙門大醮中取得好成績。」

楚權看著令牌上刻有劍林二字,知曉這令牌的貴重。這是由朝廷督辦的書院,裡面的弟子不是皇親國戚的子嗣,就是功勛老臣的子嗣。

大央開國至今,一直有寒門子弟難入仕的說法,歷代皇帝深知其中利害,想方設法打破這種局面,朝廷便開設了劍林書院。

貴族子弟想入朝為官,只有三個途徑,一是從軍,用軍功換取武將官職;二是和寒門子弟一樣,讀書參加科舉考試;三則是,進入劍林書院修行,按實力高低授予官職。

這所謂的書院,可不培養讀書種子,而是培養修行者。其中出來的人,少數會入武禁閣,多數則會留在劍林書院修行。

武禁閣,是朝廷為修行者專門設置的機構,其職務主要針對那些以武犯禁的江湖修行者。

於此,既能打消貴族舉薦無才無能的小輩入朝做官的念頭,也讓寒門子弟有出人頭地的機會。

趙延城見楚權遲遲不肯伸手接令牌,隨手就將令牌丟到楚權懷裡。

楚權默然無語,這是強制要讓他進劍林書院啊!

趙延城抬手制止欲張口說話的楚權:「此事就這麼定下了!後日,記得上朝;另外,你也切莫忘記兩個月後前往劍林書院求學。」

不容置疑,只能應下。

楚權無奈起身:「臣告退!」

趙延城嗯了一聲,拿過旁邊的奏摺開始批閱。

楚權踏出沁園殿殿門,將令牌揣入懷中。就看見趙鰣魚托著一個瓷碗拾階而來,應該是皇帝喝的葯。

「楚將軍,我徒兒已經將你的戰馬牽來。」趙鰣魚笑著說道。

「多謝公公。」楚權抱拳道。

「分內事而已,老奴還得給陛下送要去,就不能送將軍出宮了。」趙鰣魚說道。

楚權點了點頭,說道:「無妨。」

下了台階,看見小太監牽馬等候,楚權上前接過馬韁,道了聲謝,小太監慌忙將腰彎的更低說:「不敢。」

從始至終,小太監都低著頭。

楚權沒有多加理會,騎馬離去。

此時還未到換防的時辰,巡邏的士兵和皇宮門口的士兵還是先前的人馬,一路暢通無阻。

……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天地人間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天地人間
上一章下一章

第十一章 劍林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