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三 鐘鳴鼎食
星文中還記有眾多不同的樂舞名,如卜辭有云:
丁丑卜,在從樂,子其叀舞戉,若。不用。
子弜叀舞戉,於之若。用。多萬有災,引從樂。(《花東》206)
「舞戉」,戉為斧鉞類兵禮器,執鉞而舞,當是武舞的一種。《禮記?樂記》:「比音而樂之,及干戚羽旄謂之樂。」東漢鄭氏註:「干,盾也,戚,斧也,武舞所執也。羽,翟羽也,旄,旄牛尾也,文舞所執。」從樂是祭歌名。「多萬」是主事舞樂者「萬」的群稱。子舞戉,多萬「引從樂」奏唱,是知武舞也有歌樂。武舞力量外露,或如「萬舞」喝聲頓促齊猛,或如「舞戉」手執盾鉞,步態騰挪,都帶有行儀習武的性質,其初可能與軍事訓練有關,在常規訓練中有可能演變為各類套路式的武舞,其與尚武尚勇的社會習尚也是相關聯的。
下面祈雨卜辭中的幾個詞,也與樂舞名有關:
己丑卜,舞羊,今夕從雨。於庚雨。
己丑卜,舞[羊],庚從雨。允雨。(《合集》20975)
戊申卜,扶,舞從樂,從[雨]。(《合集》20970)
「舞羊」「舞從樂」,為兩種不同的樂舞名,「舞羊」似指妝扮成羊或戴羊面具的祭舞,「舞從樂」,似指戴面具模仿某種蛇蟲動物的化妝舞蹈。從樂
商代樂舞有面具之用,此類的面具在各地不少商代遺址中時有發現。
星文又有云:
叀祖丁林從樂用,又正。(《合集》28209)
今日乙從樂,亡雨。
其從樂從樂,有大雨。
於從樂,有大雨。
於喪,大雨。(《合集》30031)
用「林舞」祭祀先王祖丁的舞字寫作從樂,象一舞者足踩雙干,今日民間有妝扮古裝而足踩高蹺之舞,疑即此類舞。「從樂從樂」之從樂字從雨從舞,讀如雩(yú),乃專指祈雨之舞。《禮記?月令》云:「大雩帝,用盛樂」,東漢鄭玄註:「雩,吁嗟求雨之祭也。」從樂字從止,似為頭戴雙角面具的跣足舞,也可能是一種手持雙角形舞具的跣足舞。從樂、喪,地名。謂在從樂或喪地舉行「從樂從樂」的祈雨之祭。
殷商青銅彝銘還有稱作「九律帶」的樂舞名,辭云:
己酉,戍從樂從樂宜於召,置庸,帶九律帶。賞貝十朋,萬從樂用寧祊宗彝。在九月,隹王十祀從樂日五,隹來東。(《戍從樂彝銘》,《集成》9894)
從樂有置放、陳設之義,「從樂宜」是向先王陳設肉案之祭?。「召」即「召大庭」,星文中或稱為「召庭」(《合集》37468),后兩者乃召宮內殿前之有圍牆圈起的露天大庭,此單稱「召」,又記置庸鍾而舉行曼舞,則不在大庭里,應在召宮的殿堂內。出場人物有戍從樂、萬從樂等,萬從樂也是前述從事舞樂工作的「萬」人之一。帶字從蔡哲茂釋?。帶為編織物,《詩?曹風?鳲鳩》「淑人君子,其帶伊絲」,東漢鄭玄箋云:「其帶伊絲,謂大帶也,大帶用素絲,有雜色飾焉。」「帶九律帶」,前一帶字疑舞字誤摹。「九律帶」可能指一種有多重音樂伴奏且以鍾樂為主旋律的宮庭文舞。《山海經?海外西經》有云:「大樂之野,夏后啟於此儛九代。」清郝懿行云:「九代,疑樂名也。《竹書》云:『夏帝啟十年,帝巡狩,舞九韶於大穆之野。』《大荒西經》亦云:『天穆之野,啟始歌九招。』招即韶也,
疑九代即九招矣。又《淮南子?齊俗訓》云:『夏后氏其樂夏籥九成。』疑九代本作九成,今本傳寫形近而訛也。」此銘舞「九律帶」,可能類似「儛九代」,為宮庭樂舞,代者帶也,郝氏疑「九代」為樂名,大體得之。九律揆奏,舞帶曼揚。《史記?趙世家》云:「廣樂九奏萬舞,不類三代之樂,其聲動人心。」「九律帶」大概也如「九奏萬舞」,有「其聲動人心」之壯觀場面。「隹王十祀從樂日五」的「五」當是「隹王十又五祀,從樂日」或「隹王十祀又五,從樂日」的漏字加補。「隹來東」指東伐夷方,以事系年,類似《小臣艅尊銘》「隹王來正夷方,隹王十祀又五,彡日」(《三代》11?34?1)。《戍從樂彝銘》記帝辛十五年九月在東伐夷方舉行「從樂日」祀典期間的己酉日這一天,在召宮「從樂宜」的儀式中置鏞鍾,九律曼舞,以樂侑食,饗功行賞。
殷商王朝的樂舞,每有其人負責教授。有一片卜辭云:
丙戌……多萬……入教,若。(《英藏》1999)
「多萬」是從事舞樂工作的「萬」人之群稱,他們有時兼做執教者,其身份相當於文獻中所謂「樂師」。如《周禮?春官》云:「樂師掌國學之政,以教國子小舞。」而接受舞樂教學的則為貴族子弟,例如,星文有云:
……新庸至自夒,入學……(《合集》15665)
丁卯卜,子其入學,若永。用。一二三
丁卯卜,子其入學,若永。用。四五六(《花東》450)
甲申,子其入羌,若永。用。(《花東》473)
乙丑卜,子學。
辛未,歲祖乙彘,子舞從樂。(《花東》丁亥,子其學從樂從樂。用。一(《花東》280)
庚戌卜,子於辛亥從樂。子占曰:服卜。子尻。用。一二三(《花東》380)
「入學」猶言就學。入有納入、參與、進入之義?。「新庸至自夒,入學」,大意是卜問在鏞鍾奏新樂祭祀夒的場所就學。「子其入羌」與「子其入學」文例同屬,廣義的子是為貴族子弟,均對子就學而言,殆指學羌舞。
上揭卜辭中涉及的舞名,還有從樂舞、從樂舞。從樂為族名,「舞從樂」指從樂人之舞。從樂,女巫兼教官。從樂,舞名,字象雙人款擺而舞。BJ故宮博物院藏商代編磬有銘「夭余」?,夭指單人舞,大概舞時配以磬樂。「若永」,占卜用語。「若」有順、祥、休善、嘉美、福佑義?。子學羌舞、從樂舞等,相當於文獻說的散樂、四夷之舞樂。如《周禮?春官?旄人》有云:「掌教舞散樂,舞夷樂,凡四方之以舞仕者屬焉」,東漢鄭氏註:「散樂,野人為樂之善者……舞夷樂,四夷之樂,亦皆有聲歌及舞。」《周禮?春官?鞮鞻氏》「掌四夷之樂與其歌聲」,鄭氏註:「王者必作四夷之樂,一天下也。」《禮記?明堂位》:「納夷蠻之樂於大廟,言廣魯於天下也。」《白虎通德論?禮樂》:「興四夷之樂,明徳廣及之也。」東漢蔡邕《獨斷》卷上:「王者必作四夷之樂,以定天下之歡心,祭神明,和而歌之,以管樂為之聲。」由此可見,商代舞樂教學具有廣容性,並非是絕然排他的。
殷商禮樂祭祀行事中歌舞和合,貴族所尚一般都是有器樂與音樂歌舞相配的,這在星文中所見頗多,再略舉數例:
庚午卜,叀從樂先舞。用。
叀從樂舞。
辛未卜,子其告舞。用。
辛未卜,子弜告奏。不用。(《花東》293)
己未卜,貞……奏、舞,至□用。(《合集》31024)
庚午日卜問用女巫從樂舞還是從樂人先舞。辛未日「告舞」與「告奏」對貞。舞指舞蹈,奏指奏樂,有聲有色,合成一氣。再如:
己卯卜,子用我從樂,若。弜屯從樂,用。永。舞商。
屯從樂,從樂,不用。(《花東》130)
……雨,庸……舞……(《合集》12839)
弜從樂
庸、壴其眔熹、壴,從樂。(《合集》31017)
弜饗[於]庭,從樂從樂升。?
其乍豐,又正,王受又。
弜乍豐。(《合集》31045+31180;《蔡綴》66)
上舉辭例,「弜屯」與「屯」對貞,用樂器
與「舞商」並提;祈雨之祭中奏鏞鍾與歌舞相伴;甚者,大享獻之祭,鏞鍾配鼓樂,熹鼓合奏,在庭中解析牲體,列案俎以薦,設宴饗禮,敲奏玉飾大鼓,皆諧器樂、歌、舞為一體。
《周禮?春官?大司樂》云:「以六律、六同、五聲、八音、六舞大合樂,以致鬼神示,以和邦國,以諧萬民,以安賓客,以說遠人,以作動物。」星文中的禮樂祭祀行事中通常以器樂、歌、舞貫穿其間,也已開啟「大合樂」之先河。
從樂,宋人畫中鐘鳴鼎食的「大合樂」,要言之,殷商社會音樂歌舞甚盛,樂器品類眾多,殷墟星文及石器刻銘中所見,不僅有一系列樂器名(見拙撰《商代樂器補說》),還有一批名為從樂、商、美、各、嘉、新、舊、戚、從樂的不同祭歌。舞蹈亦有其名,有稱為「萬舞」「舞戉」「林舞」「從樂從樂」「舞羊」「舞從樂」等等的武舞、文舞及化妝舞蹈。殷金文也有所謂「九律帶」,可能指一種有多重音樂伴奏且以鍾樂為主旋律的宮庭文舞。還有從樂舞、從樂舞、羌舞等散樂及夷樂。
《淮南子?泰族訓》云:「有喜樂之性,故有鐘鼓莞弦之音。」樂舞在殷商貴族社會生活中十分興盛,統治者禮樂序政,不同的樂舞用於不同的場合,要以體現威儀、諧和上下、養尊處優為其要質。星文中眾多的祭歌名,不同形式的舞蹈,品類齊備的樂器,以及樂師多萬和眾多舞臣的專事分工,正反映了商代音樂、歌舞與器樂的發達狀況,已開《周禮?春官?大司樂》所謂「大合樂」之濫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