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清醒
什麼懷才不遇,什麼壯志未酬。說到底,對籃球專業這條道路,還是念念不忘,那顆沒有死透的心又有點躁動起來。
僅在Y中學做一個井底之蛙,擁有獨孤求敗一樣的感覺,讓我開始對自己的籃球水平有了盲目的樂觀。
此時,迎來了一批華東師範大學的體育系學生,他們到Y高中參加為期三個月的體育教學實習。
也就是臨時取代日常的體育課老師,給我們上體育課。
這一批臨時工體育老師,也就比我們大了三四歲。體育課上和放學以後,大家經常進行籃球切磋。
如果僅是比較身體條件,包括我班李博班的身高,二班大塊頭的體重,還有我自己的勁爆身體素質,有過之而無不及。
但讓我認識到真正實際的差距,是在基本功、戰術還有團體配合方面。
所有體育項目,都必須由基本功練起。
就拿籃球來說,最基本的運球、傳球、投籃動作;
然後是身體素質,包括力量、速度、彈跳、反應、身體協調性等;
最後是戰術素養,跑位、擋拆、配合、團隊協同等。
雖然我在H初中時候一直做著校隊陪練,但其實並沒有正兒八經的經受過正規訓練。
往後在M高中,就讀高一那一年,從上學期後半段到下學期前半段,滿打滿算也就半年左右時間,也只是參加籃球預選隊的集訓。
雖然基礎性訓練一直堅持自己私下做,但相對於保持長期正規訓練的球員來比較,差距還是有的。
這種差距放在一個球員身上也許不是太明顯,但這兩類球員組成的兩支球隊來相比,差距則是巨大的。
有一回,我們班和其他班級的精英球員組成學生隊,對陣由這幫體育實習生組成的老師球隊。
我不在場上時候,老師們打學生隊像玩一樣,各種遛狗放風箏。有段時間,學生隊幾乎連球都快摸不到。
我上場后,雖然有增強了一個點,但老師對我的特別也了解,很順暢的做出些許調整就可應對。
他們依然打得輕鬆,不和我拼身體、比技術,而是通過嫻熟的配合。
進攻時,總是可以找到我們防守的弱點或陣型的空檔,耐心的撕開防線,在合理的位置和時機下攻擊籃筐。
他們每一個人,從不使用花哨的動作,全部是靠極其樸實無華的基本功堆砌。
防守時候也非常講究策略,不太用身體也不輕易下手,而是運用站位,還有整體的換位補防,來切斷我們的傳球和進攻線路。
總之和他們打球,自己覺得很彆扭,好像有力無處使,使勁了又像一拳打進一團棉花。
反過來看他們進攻則是行雲流水,恰到好處。
比賽結果,我們學生隊也是流水,只不過是被打的落花流水,有沒有我在場其實效果差不多。
打完比賽,我特地找到老師隊中,那位明顯技高一籌的核心球員,向他取經。
他說籃球是一門既需要天賦,也必須再經過長期專業訓練,才能有所成就的運動。
他本人在進大學以前,就是一所中學校隊的明星球員,曾在一場比賽獨中5個三分球。
但由於身體條件的限制(主要是身高不到一米八),完全沒有機會進入職業籃球隊,高考加分也只能進師範大學的體育系,將來做老師而已。
他勸我們,熱愛籃球可以,但至多只能當成愛好,想走專業道路會有太多困難障礙,
還是好好學習為上。
三個月實習期很快到了,臨時體育老師們離開以後,我又回到自我陶醉於獨孤求敗狀態,直到區級籃球比賽開始。
Y中學作為田徑傳統學校,並沒有常設校籃球隊,更沒有組織日常的訓練。對區級籃球賽事也不太重視,參與為主。
有一天放學后,我們幾個平時打球的,按慣例都在籃球場玩耍,體育教研組長忽然親臨,問我們要不要代表本校去參加區級比賽,就在兩周以後。
答案當然是「YES!」此刻,我終於圓夢成為校隊成員,而且還是當仁不讓的隊長。
Y中學所在區的籃球賽制比較簡化,每年只舉行一次杯賽,各個隊伍直接抽籤兩兩捉對,一場淘汰。
我們的抽到對手,是本區唯一的籃球傳統學校,J中學,據說是該區的最強隊伍。
不知天高地厚的我,帶領這支臨時組建的校籃球隊,煞有介事的訓練了幾次,說訓練,也就是比日常打著玩稍微認真一點罷了。
很快,比賽的日子就到了。
那天剛一放學,我就帶領著隊員們集體騎著自行車出征了。
我們沒有教練,更別說什麼後勤拉拉隊。
校隊成員包括我們班的五人主力(除了孟帕森,那天說是有田徑訓練課,或許是去拍拖了)。
另外有,一班的小後衛,二班的胖中鋒,三班一對活寶,六班的瘦中鋒,總共十名球員,陣容還算齊整。
比賽場地就在J中學,那兒離我們Y中學不算很遠,騎車20分鐘就到了。
一進入對手的校園,就感受到這裡熱烈的籃球氛圍。
比賽還沒開始,好多觀眾已經把球場里三層外三層的圍滿了,因為這一場將是他們校隊的主場比賽。
上場前我們做著熱身,觀察對面的球員,平均身高均在一米八以上,個個體格健壯,素質勁爆,一看就是訓練有素的練家子。
比賽開打,我立刻體會到,業餘隊伍和專業隊伍之間,真的有著不可逾越的鴻溝。
簡單形容,他們打我們,就像我們班的先發五虎打其他班的精英聯隊,比賽呈現一邊倒。
無論我們多麼努力和拚命,進行輪換,改變戰術,完全沒有任何招架之力。
除了身體素質和個人技術方面確實有一些差距,而真正造成被碾壓態勢的根本,在於團隊體系。
一支成熟的隊伍,由各個訓練有素單個球員有機的組合在一起,並通過長期訓練磨合形成默契的化學反應。
每個人承擔的角色和責任非常明確,配合與整體攻防轉換也會極有效率。
另一個層面在於心理,當我們遇到如此強大和專業的對手,經過幾個攻防回合就被壓迫的喘不過氣。
然後因為經受不住巨大壓力,每個人和整支隊伍都發生了變化。這種變化在於信心和精神狀態,進而影響到了動作和競技狀態。
包括我在內,也同樣受到了極嚴重衝擊和影響。
我們這業餘支隊伍,在平時大家打著玩習慣了,心態也比較放鬆。
日常很多動作做的不專業也不規範,這種打著玩和正式比賽相比,在節奏、強度、心理到身體的等各個方面,是完全不一樣的。
雙方在比賽中發揮出的某些動作細節,或是利用規則和判罰尺度做出的即時反應,都會是天壤之別。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本方一次進攻當中。
開場時候,我們隊一號位由陳帕克或者一班的小個出任,但由於他倆在身高體壯上的絕對劣勢,基本組織不起像樣的進攻。所以比賽後半段,只能由我出任控球後衛。
有一回和,我方其他球員都先落位,準備陣地進攻,我運球推進到中場附近。
對方防守球員上前貼身緊逼,憑藉我的技術和身體條件,原本是不落下風的。
而對方的防守動作非常兇狠,在我側身護球時,他突然上前發力出手斷球,這其實也是我擅長的防守動作,自然也懂得如何防範。
所以他那一下伸手掏球的動作,並沒有觸碰到我的球,但卻一巴掌結結實實打在我臉上。
當下我就一陣眩暈,愣了一兩秒,想著此時會有哨聲。結果沒想到裁判完全沒有反應。
就在這一兩秒獃滯的時機,我原本運球護球的姿勢正放鬆。趁著沒有哨聲,對手立即搶過一個身位,將球斷下,直接快攻上籃得分。
當我還呆在原地,吃了個巴掌的暈眩勁兒還沒過去,那哥們返身準備回自己半場防守。
中間路過我身傍,順便拍拍我的肩膀,說:「兄弟沒事吧,剛才不好意思哈。」
不可否認,這是在人家主場,或許會有裁判判罰尺度的問題。
但其實正式的籃球比賽中,就是充滿這種激烈肢體接觸,甚至是打臉的動作,只是我們在平時打著玩的那種輕鬆氛圍里體會不到,而且更不習慣罷了。
在後面的比賽中,我的心態也發生了一些變化,對於對方兇狠的防守有點無所適從,所以也導致了許多技術動作變形,攻防兩端都沒有發揮出平時應有的水平。
而我的隊友們也遇到差不多的情況,明顯從心態到動作都不是平日的水準,失誤很多。
我們隊除了胖中鋒在內線略有優勢,能得到挽回臉面的分數外,其他方面真是慘不忍睹,最後大比分落敗。
這次的比賽之後,我對自己身處井底只做個青蛙的現實情況,有了更清晰的認識。
賽場上的那一個巴掌,也算是把我從夢幻中擊醒。我也得重新考慮,籃球在我生命中的定位。
最終認清的現實,正如之前那位體育實習老師講的,籃球只是的一個興趣愛好,對於大多數普通人來說,更重要的依然是學習。
此時也已經臨近高二下學期期末,即將進行高考文理分科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