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八章 內外兼修

第三百六十八章 內外兼修

張迪在哪兒,馮過是知道的。

此次征討叛軍,馮通判並未隨軍出征,而是作為後援呆在銅鞮統籌糧草運輸供給。

殺雞焉用牛刀……咳,區區流寇草匪,用不著馮大人親自出馬。況且,糧草事關重大,也需要得力之人主持指揮。

物資補給是戰爭保障,決定戰爭的勝負,後勤官絕不好當。

「食者,民之天,兵之命」,「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用兵制勝,以糧為先」,對於一支軍隊來說,無論是處在進攻還是防禦狀態,糧草都是其生命線。

「糧道」問題往往成為一場戰爭的決勝因素,甚至會影響一國之興衰。古代的善戰者,也往往是利用糧草而決勝的大師。

軍隊的後勤運輸,完全靠人力和畜力,加之當時交通條件極差,使得遠程運輸任務格外艱巨,而中途的耗費也往往成倍增加——

「百里之內,供二萬人食,運糧者須三千六百人」。

「六斛四斗為鍾,計千里轉運,二十鍾而致一鍾于軍中也。石者,一百二十斤也。轉輸之法,費二十石得一石。言遠費也。」

如果把二十「鍾」糧食運到軍中,到達目的地只剩下一「鍾」;同樣的,把二十「石」糧食送到軍中,實際也僅僅得到一「石」。

所以,「運糧不但多費,而勢難行遠」。因為兵糧運輸上的困難,古代中原用兵打仗極難實現草原民族那般的長途奔襲,而且他們一旦孤軍深入敵境就將陷入斷糧的尷尬境地。

而如果是需要長期對外作戰,長線運輸甚至可以影響倒一個國家的興亡——

「凡興師十萬,出征千里,百姓之費,公家之奉,日費千金。內外騷動,怠於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萬家。」

一場出兵十萬的戰爭,至少要影響七十萬個家庭不能正常從事生產勞動,而這必將對該國經濟造成嚴重影響。

而如果這場戰爭持續時間較長,即便是強盛如當年的盛漢,也將在戰爭中萬劫不復,正所謂「國之貧於師者,遠師者遠輸,遠輸則百姓貧。」

儘管在古代糧草運輸是一件苦差事,但戰爭的發生往往不是以主觀意志為轉移的,要想取勝就必須有良好的糧道維繫能力。在這方面,蕭何就是大師級的人物。

在楚漢戰爭中,蕭何雖然不像韓信那般衝鋒陷陣、攻城略地,但他鎮守關中,通過水陸運輸,將糧草遠遠不斷的運往前線,支援劉邦作戰,為其戰勝項羽發揮了關鍵性作用。

所以,在大漢開國論功行賞時,劉邦認為蕭何功居第一。而與之相反的,就是中國歷史上大部分中原王朝的北伐者們。當國力強盛時,他們往往對北方游牧民族採取攻勢,但千里運糧,特別是運到荒蕪的大漠地區,其損耗之大可想而知。

而由於運輸組織不力,中途耗費巨大,致使國內百姓疲睏,進而引發天下騷動,最終可能還會導致王朝的動蕩,西漢由盛而衰就是如此。所以,多數王朝才會選擇更加保守和低成本的修長城。

而善戰者在保護好自身糧道的同時,還要千方百計的斷敵糧道,這是他們的「取勝之匙」。

在戰爭進入膠著狀態時,如果能夠千方百計的截斷敵人糧道,必然會使敵人陷於飢餓狀態,而且隨之而來的還有鬥志的喪失,甚至是直接崩盤。

比較著名的例子就是在官渡之戰中,曹操帶領一支精銳部隊,星夜奔襲袁紹的糧草儲備之所烏巢,致使其全線崩潰,而曹軍再乘勝出擊,取得大勝。

而在攻城戰中,進攻一方的將領們也往往利用斷糧的方式,使一些堅固的城防徹底屈服,具體的做法是:

一、深溝高壘,在城池四周挖掘深溝,築起營壘,切斷城外與城內的物資聯繫;

二、奪取敵人在城外的糧草儲備,防止敵人就近取得補給物資;

三、安排機動部隊在離城較遠的地方游弋,隨時切斷該城與其他城市的聯繫。

以上三步如果能夠順利實施,無論多麼堅固的城市,都將陷入坐吃山空的巨大恐慌之中,最後也往往以守將投降而告終。

總之,因為軍糧運輸效率極其低下,給人造成了一種「打仗耗費糧草、不打仗就不耗糧」的刻板印象,而實際上,無論是攻是守,糧草都要消耗,吃飯問題也都是頭等大事。「糧餉之道,勝敗攸關」,這是戰場上亘古不變的真理。

張迪亂軍終究是草台班子,一鼓作氣的攻城掠寨,勝利來的來快太輕易,之後便是各種「享受生活」。高舉反旗對抗朝廷可不就是為了享樂嘛,今朝有酒今朝醉,哪來的長遠大計?糧草問題根本就不是問題,大開常平倉便是。再者,「晉王」大軍駕到,當地富紳得表示表示吧,要識趣,否則就不是犒軍了,少不得來個「抄家問斬」。如此這般,軍需暫時是不愁的,坐吃山空?不不不,那些個狗大戶是韭菜,割完這茬割那茬,且有得薅一陣子呢。

總而言之,「晉王」賬下缺乏守城能人,所謂「守城三法」根本就沒用上,這就難怪官軍掩殺過來勢如破竹了。先前奪城有多快,潰敗就有多快。

馮過作為「正方」後勤部長,調度指揮也算是井然有序,圓滿的完成了任務。

此次征剿,非長距離跋涉,戰事進展又極為順利,事實上軍需供給毫無壓力。大軍攻佔汾陽后,自有本地鄉紳犒軍,之後一路平擔過去亦是如此,真正耗費的軍資其實很少。

如此一來,馮過還真的是夠清閑的,「無所事事」到可以關注其它事,比如張迪去哪兒。

十八日大軍開拔,馮過坐鎮銅鞮,卻是將「懸鏡司」現有的十名探子分兩人一組全撒了出去,馮一跟著宗澤,時遷則隨著主力大軍行動,每日都會有信息傳送,他再一一匯總,作出相應的判斷及部署。

傳遞情報信息的方式是信鴿。

現有傳遞信息的方式大致有:飛鴿、烽火、火箭、手語、書信、旗幟、鼓號、狼煙等。

時下的信息傳遞方式以人力或畜力為載體。傳遞速度慢,效果差,保密工作不能完全得到保證。只有官府的文書有專人快馬傳遞。

烽火的燃氣是表示國家戰事的出現。在邊境建造的烽火台,通常台上放置乾柴,遇有敵情時則燃火以報警,通過山峰之間的`烽火迅速傳達訊息;古有周幽王為博褒姒一笑,烽火戲諸侯而失信於天下,導致周朝衰敗的典故。烽火主要是白日以燔煙作警,夜晚以火光作警。

騎馬送信稱為郵驛。商朝時就已經有了郵驛,周朝時進一步得到了完善。彼時的郵驛,在送信的大道上,每隔三、四里設有一個驛站,驛站中備有馬匹,在送信過程中可以在站里換馬換人,使官府的公文、信件能夠一站接一站,不停地傳遞下去。秦始皇統一中國后,制訂了詳細的「郵政管理辦法」:竹簡怎麼捆紮、怎麼加封泥蓋印保密、怎麼為郵驛人馬供應糧草等都有明文規定。漢代還在這個基礎上,規定每五里設置一郵,每十里設置一亭,每三十里設置一驛。驛站有專人管理,並飼養驛馬。大定戰爭頻繁,軍事緊急文件很多,送信的人改由士兵擔任,並出現了「急遞鋪」,設金牌、銀牌、銅牌三種加急程度。送金牌文件的,一晝夜要連續跑五百里。每到一處驛站,換人、換馬,接力傳送。急遞的驛馬脖子上系有銅鈴,白天響鈴,晚上舉火把,撞死人概不負責。

孔明燈,又叫天燈,俗稱許願燈,在古代多做軍事用途。孔明燈是由三國時的諸葛孔明發明的。當年,諸葛亮被司馬懿圍困在平陽,無法派兵出城求救。他算準風向,製成會飄的紙燈籠,繫上求救的書信,後來果然順利脫險,於是後世就稱這種燈籠為孔明燈。

大昌時南方叛亂,史萬歲孤軍深入剿匪,那時沒有快遞公司,只好把戰報放進竹筒里順水而下。

此外,還有風箏傳書、雞毛信等多種手段。而一般老百姓使用最多的是託人捎帶信件。「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這其中,信鴿使用的頻率最高。

飛鴿傳書或鴻雁傳書,將信件系在鴿子的腳上,然後傳遞給要傳遞的人。因為通信不方便,所以聰明的人利用鴿子會飛、飛得比較快、會辨認方向等多方面優點,馴化了鴿子,用以提高送信的速度,通常來講,鳥類本身會認識回家的路,就像倦鳥歸巢一樣。

「鴻雁傳書」的典故出自「蘇武牧羊」的故事:漢武帝時,蘇武出使匈奴,卻被匈奴囚禁在北海無人區牧羊。後來兩國和好,漢朝使節要求放蘇武回去,但單于謊稱蘇武已經死了。

蘇武的副使想出一計,讓使節對單于講:「漢朝天子打獵時,射到一隻大雁,雁腿上的信里寫著蘇武沒死……」單于只好把蘇武放回國。

此後,雁作為傳遞書信的使者常常出現在詩文中。「雁來音信無憑,路遙歸夢難成。」甚至還用竹木製成雁的形狀當做信封,中間夾著書信。也有的製成魚的形狀,並用「魚素」、「雙鯉」等代稱書信。

信鴿馴養可是門技術活,時遷恰巧「略知一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鼎定河山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鼎定河山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百六十八章 內外兼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