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居
至於入門倒也不難,後世常用摸骨相面之類的方法;此時神識一掃即知。每逢盛會,招徒納賢、尋個守望相助的道友不在少數,仙法入門雖沒有靈魂之道的功能強大,流程也容易的多,類似開天眼,做到辨識五行元素之力。
恩遠這次化身與五行中「水」匹配較高,小劍丸與「木」匹配較高;逛完之後,就是尋個自在處修行了。
…
恩遠找到一處巨石遮掩的坑洞,支搭幾根樹榦,再掛上草簾,鋪上草墊;這就算個棚屋了。收集些大塊碎石壘一處灶台,再從高處溪流中接引一根竹管,生活用度也夠用了。深山溫暖,各類瓜果野菜不少,偶爾捉一隻野兔、山雞、果獾,學會辟穀之前,飲食也都還好;如此便是個修行的落腳處了。
…
學生時代的恩遠在學校住宿舍與同學,在家與爺爺奶奶;要麼是和別人共處,要麼是按大人的規矩生活;熟悉之後還熱絡些,陌生人就顯得過於禮貌;與長輩的代溝也有,算是輕微社交恐懼症那一類型的性格。
許多人在家時,不得不依賴父母;因為家裡的規則往往是父母在掌握,東西是母親放的,所以總要問:「媽,那個什麼在哪啊?」心情好時,母親會幫你拿;心情不好時,找到后免不得念叨幾句。事情多是父親在做,總吆喝著幫忙;心情好時,父親會耐心教一教;心情不好時,便引來呵斥。平靜來說,這是生活經驗的差距,子女相對顯得笨手笨腳;而情緒上頭的時候,更像是大人對小孩的霸凌,欺負人不懂不會不擅長。人是群居動物,有許多難以避免的交際;尤其是過年、節慶的聚會,燒火也叫、摘菜也叫、洗碗也叫、拿東西也叫,這個也喊、那個也喊,好像被全世界針對的感覺。偶爾閑下來的時候,也發現同輩或長輩各有忙碌,帶娃的、做飯的、照顧老人的、端茶倒水的;皆是因為人一多,事情便複雜了,熱鬧豐富的背後意味著要準備的也多,吃食菜多量大,大人小孩的需求也不同。
…
獨居的好處是清靜,說自己是世界的中心也不為過;免了太多繁瑣程序和不必要的麻煩;也有助於思考和感悟,學習一些新的事物;按自己的喜好行事而不用顧忌他人,玩遊戲也好、睡大覺也罷,實在是隨心所欲。
例如農村燒柴火灶,恩遠從小喜歡搭積木式的壘柴,但大塊的不容易燃燒,而且剛開始容易熄滅,不像天然氣那麼好控制,總是被說連燒火都不會。等到自己做飯,才逐漸明白爆炒的菜需要大火,油炸定型的時候又需要轉小火;即便物理課本提到原理,也不見得就會應用。自己安靜思考的梳理,發現葉片小枝的易燃,好成大火;木棒條塊的也需要摻加小柴火助燃,提高爐灶的溫度。
…
修仙是修行也是進修,逍遙自在之餘,也是個人進步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