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君臨天下
乾清宮中,秦義穿戴整齊,突然一陣緊張。
看到秦義緊張的樣子,蘇曛打趣道:「夫君南征北戰,就算是面對三十萬清軍也面不改色。在戰場上殺人不眨眼。怎麼今天面對著幾千人就緊張害怕了?」
「在戰場上倒也習慣了。這登基可是第一次!」秦義笑著說道。
「夫君不用緊張,該緊張的是他們。夫君登基,那武英殿前站著的許多人除開夫君的心腹以及最近提拔上來的官員,大多數是和夫君之前有間隙的文臣集團,面對這些文人,夫君有什麼好緊張的!」坤寧安慰道。
「確實是如此,面對一群文人,我不應該緊張的!」
「陛下,時辰快要到了!」一個小太監匆匆的跑來向秦義稟告。
「那就走吧!」
在武英殿中,由匠作營飛速趕工,以金楠木所雕刻,上面塗抹著金漆的龍椅矗立經過修整過後的武英殿玉階之上,精挑細選出來的龍衛營兩百八十個高矮身材相差不多的士兵手執各種儀仗器具站列在武英殿中,在龍椅下,站著的是二十位龍衛營建立以來的老兵,以示榮耀。其他的龍衛營士兵,手中拿著木製鍍金的刀、槍、戈、矛、槊等等各種武器,一個個肅穆莊嚴,威風凜凜。
在武英殿大門前,也就是群臣隊伍站立的前方,有一尊五足大鼎,鼎身高九尺,雕刻中紫金獸紋,在大鼎的前面有祭天的香爐台,這是為登基祭天所用。
支持登基大典的是禮部尚書蘇觀生,他手持著登基詔書,在天空中朝霞升起的那一刻,霞光萬丈,蘇觀生開始朗聲讀手中的詔書。
被朝霞所映射,蘇觀生如同沐浴在聖光中,威嚴神聖。
「咚」一聲鐘響,吉時到來,群臣開始迎君。禮樂聲開始奏起,武英殿前的幾千文武百官和戒嚴的將士們,肅穆而立,靜謐無聲。
從乾清宮而出的隊伍終於來了,秦義坐於龍輦之上,在龍輦的前後,是九龍羅傘蓋,五彩雲旗,扇、節、麾、氅、旌、旛、幢等儀仗之物,在最前方,兩隊龍衛營士兵穿戴者嶄新的黑甲,挎著閃著寒光的秦刀,威風凜凜的引導開道。
隊伍一隊接著一隊,在龍輦的後面,二十六個宮女手持長柄團扇,跟在龍輦后。在隊伍最後的依舊是龍衛營侍衛,人數足足有數百人之多。整個隊伍很龐大。
龍輦在武英殿前停下,身為建極殿大學士,內閣首輔的史可法,躬身走來,攙扶著秦義從龍輦上走下。
大學士扶皇帝下龍輦,這是給大學士的榮耀,只有首輔才能擔此重任,而反過來,也是大學士代表著文人集團的一種臣服。
隨著秦義的下龍輦,開始鳴鞭。
鞭炮聲結束,禮部尚書蘇觀生大聲喊道:「百官見禮!」
武英殿前的數千官員,跪倒在地,三叩首,蘇觀生再一次喊道:「禮畢!請聖上,祭拜上天!」
秦義上前,來到大鼎前,點燃三支香,秦義現在心中異常平靜,他手中拿著三支香,緩緩跪下,而廣場上的數千官員也再一次跪下,秦義同樣是三叩首,而殿前的官員們則匍在地上。
秦義朗聲道:「天子受命於天,望上天能庇佑我大秦!」
將手中的香插在香爐上,蘇觀生躬身捧著登基詔書而來,秦義結過登基詔書,然後點燃丟入大鼎中。
「朕起於三晉之地,於大明危難之際以血肉之軀挽國之將亡,朱明宗室失德,天災不赦,空累萬姓於水火、賊禍不斷,李張賊寇陰圖顛覆,最可惡滿賊狼子野心,欲效蒙元之志,鯨吞華夏!可恨虜塵喧囂,寇焰旋騰,九鼎失竊,神州陸沉!
朕以兵鋒入蜀,張賊授首,郯城克滿兵三十萬,擊闖賊於襄陽。
九州不至重蹈覆轍,淪陷胡塵。朕受黎民之願,百官之託,受命於天,開大秦基業,是歲登基為天子。
天道三分,順西群醜於西北,韃虜據我北疆,朕既受命於天,當提劍揮師以身滅賊,復天下安寧,華夏寰清。
伏祈皇天后土,華夏列祖列宗,永久佑我中華!勿使我華夏萬年衣冠不保,禮樂泯絕,道統崩喪!待來日胡塵清靖,四海河清,朕於九泉陰地亦可含笑矣!再祈皇天始祖,護佑中華!
叩首,叩首,再叩首。」
登基詔文在大鼎中焚燒,詔文的灰燼被輕風緩緩吹上了天空,蘇觀生在秦義身邊輕聲道:「陛下,這是吉兆,表明上天已經看到了陛下的詔文了。」
秦義笑了笑:「進行下一個步驟吧!」
蘇觀生朗聲道:「恭請陛下登基!」
群臣高呼三聲:「恭請陛下登基!」
秦義一步一步走向武英殿的皇位,站在龍椅前的玉階上,秦義俯視武英殿廣場前的四千餘文武官員,看著他們激動期盼的臉龐,這一刻,秦義的心中充滿了自信。
當秦義坐在龍椅上,群臣再一次高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聲音洪亮,震天,傳遍皇城。
這一刻,秦義真正的成為了一個帝王。
陽光照進武英殿中,秦義目光看向武英殿外的天空,他彷彿看了華夏萬里山河,看到了東海之濱龐大的艦隊,看到了遙遠的蜀地在田地中辛勤勞作臉色洋溢著幸福的農人,看到了西北之地,策馬奔騰的李自成,也看到了北京之中伏案批改公文的多爾袞,目光穿透千古,咸陽宮中的千古一帝與秦義的目光相碰撞,眼神中滿是欣賞;未央宮中漢武帝點頭示意,笑意融融;長安太極宮,那撫須的太宗皇帝目光威嚴,舞劍而起;汴梁福寧宮中,趙匡胤負手而立,與秦義相視一笑;武英殿外,朱元璋身穿冕袍,從奉天殿緩緩走來,看著坐在武英殿上的秦義,悲瑟道:「朕大明二十七十餘年的江山,交給你了……」
「漢人的輝煌,由我來續寫。華夏重新崛起,由我來執掌!你們放心吧!」秦義與眾人說道。
這一刻,秦義真正的君臨天下。
……
……
登基大典宣告完成,蘇觀生再一次捧著旨意,大聲宣讀:「朕自三晉起兵,南征北戰,朕今日登上帝位,眾多將領跟隨朕出生入死,朕與爾等同甘苦,理當同富貴。
封原靖南候黃得功為靖國公、原興平候高傑為平國公、原廣昌候劉良佐為申國公、武昌總兵劉澤清為鄂國公、宣武衛指揮使林於為燕國公、興明軍左衛指揮使朱洛為吳國公、興明軍右衛指揮使趙明為韓國公、興明軍前衛指揮使李定國為晉國公、興明軍後衛指揮使吳長為齊國公、東海水師提督江守義為衛國公、劍閣總兵衛風為漢國公、蜀地總兵張五為黔國公」
「大學士史可法封新城候,大學士高弘圖封瘦長候、安東伯張煌言升安東候、新昌伯侯方域升新昌候、福建巡撫夏允彝封崇安候、四川巡撫衛景瑗封樂山候、湖南巡撫何騰蛟封崇陽候、間諜司指揮使陸飛封武進候……」
群臣都得到了封賞,皆大歡喜,封賞完畢,秦義又頒布了大赦天下的詔令。
登基大典正是結束,而秦義登基的詔文也將會傳到各地,讓天下人知道秦義登基,現在的天下應該叫大秦了,而不是叫大明。
隨著登基大典的結束,秦義馬上就進入了處理政務的忙碌之中,朱由崧留下的爛攤子不可謂不小,許多事情都已經糜爛了,還有很多政策難以實行下去。
后湖,黃冊庫,秦義和史可法、高弘圖還有戶部尚書林欲楫彙集在此。
秦義隨手翻了一本黃冊,看著上面記錄的日期還是在隆慶元年。
「也就是說,現在我們有多少人口並不清楚?」秦義對林欲楫問道。
林欲楫嘆道:「人口統計從隆慶元年就停了,之後歷代想要恢復統計,但是人力和財力都不足,底層官府陰奉陽違,十分難辦。
自后流民四起,戶籍人口更加難以統計了。」
史可法說道:「其實地方官衙早就不把黃冊當回事了,他們自己搞了一套戶籍,叫做實徵文冊,也叫白冊,裡面記錄了當地人口、土地,以方便管理,但是從不上報。朝廷多次索要,一直無果。這人口統計越來越難了!」
「四川、湖南戶籍人口統計的數據還是去年的,放在兩省布政司之中,而福建也在統計戶籍,讓流民開始就地安家。其他各省的戶籍還在沿用隆慶年的,這數據怎麼能準確?這麼多年下來,人口增長不知道多少,朝廷賦稅也少了不知道多少。現在我們的當務之急,是立馬統計下戶籍、田地等!」秦義說道。
「不過此事難度極大。前幾日遞交上來的整治吏治的計劃很好,這樣吧。先政治各省吏治,更換腐敗官員,能革多少官員就革多少,絕對不容忍一個腐敗官員,庸官也不要,先整治好了基層,在進行人口普查,諸位愛卿以為如何?」秦義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