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巴菲特投資策略(16)

16.巴菲特投資策略(16)

面對這場百年不遇的危機,巴菲特認為這正是投資的時候,他在《紐約時報》

專欄的一篇文章中親筆寫道:\"有一點我要澄清,我並不能對股市短期的變動作出預測,所以我從不敢妄在一個月或一年內,股票的漲跌況會是什麼樣子。

但是在經濟復甦或者市場恢複信心之前,股市很可能會出現上漲甚至大漲。假如非要等到知更鳥叫,最好的反彈時機就會被你錯過了。\"

巴菲特以他番茄的謀略和勇氣毅然地開始了他在全球的大肆抄底行動,從大量買進美國股票到借道富國收購美聯,從向高盛注入百億巨資到低價收購星牌能源。巴菲特再一次用行動來踐行他的投資理念:\"在股市低迷時買人股票。\"

物超所值股價非常有吸引力時買入巴菲特在伯克希爾公司1992年的年報中,提出了買人股票時怎樣認定股價是否合理的標準。他認為,有吸引力的股價應當具有充分的安全邊際。也就是說,只有具有充分的安全邊際的股價,對他來說才是有吸引力的。

那麼,什麼樣的股價對巴菲特來說是非常有吸引力呢?在他看來,絕大多數證券分析師認為是\"價值\"和\"成長\",但實際上,許多人把這兩個術語搞混淆了,這就像穿錯了衣服一樣可笑。

巴菲特說,\"價值\"和\"成長\"是一對矛盾的投資策略。雖然這兩種策略在關鍵時候相互一致,例如公司成長性總是其內在價值評估的一部分,它對公司內在價值的影響力有時候是正面的,有時候又是負面的;可是在絕大多數時候,這兩者之間是對立的。

巴菲特認為,在許多時候\"價值\"是多餘的。如果股票投資不是為了尋求足以補償投資成本的行為,如何能稱之為\"投資\"呢?如果買人股票的價格比內在價值高,而投資者希望的只是將來能以更高的價格賣出這隻股票,這種行為只能稱之為投機,而不是投資。而公司的成長性,只有在具有新增投資具有誘人的回報率時,才能使投資者獲益。例如,上市公司投入1美元,能夠使它的長期市場價值增加1美元以上,這時候才會體現出成長性來。否則,就只能稱之缺乏成長性,或者乾脆就叫負增長。對投資者來說,這不但沒有回報,而且還會損失利益。

巴菲特認為,糾纏於\"價值\"和\"成長\"等術語是非常枯燥無聊的。為此,他選擇了另一條簡單的道路,只需掌握兩條簡單法則:一是只買自己能夠了解這家上市公司業務的股票。二是在前者基礎上,股價必須具有非常有吸引力的安全邊際,即相對於公司內在價值來說,這個價格非常之低。

根據第二條法則,巴菲特認為,如果自己要買的股票價格在不斷下跌,這應該是一條好消息,因為這會降低買人股票的成本。不但如此,股價不斷下跌,還會使得伯克希爾公司所擁有的主要投資對象會以更低的價格回購自己行的股票,從而間接受益。

當現會牛企業出現時買入巴菲特說:對於持續盈利能力很強、不需要繼續追加投資的現金牛企業股票,投資者要敢於買入:如果這樣的現金牛企業還在繼續投資或收購其他現金牛企業,那就更要大膽投入。、80所謂的現金牛,就是指那種盈利能力強、不需要進行大規模廠房投資和設備改造、研究開費用也很少的明星企業。在巴菲特的投資生涯中,一旦現利潤豐厚的現金牛企業或項目,他總是大筆買人。

巴菲特認為,消費壟斷性是明星企業的一大特徵,在此基礎上還要能做到利潤豐厚而且穩定,善於再投資,保持利潤穩步增長,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提高企業內在價值。

如果一個企業具有消費壟斷性,財務上卻無法安分守己,而是要大肆舉債進行投資,那麼就要看它投資的項目和企業是否也具有某種消費壟斷性。如果是,那就可以放心投資。

巴菲特提醒投資者,如果消費壟斷性企業大肆舉債投資非消費壟斷性企業或項目,那就要小心了。在遇到這樣的況時,巴菲特主要是考察以下幾點: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巴菲特投資策略(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巴菲特投資策略(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16.巴菲特投資策略(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