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第十五章十萬進士(2)
世襲制由於過於強調做官的先天資格而走進了死胡同,因此有的封建主開始尋求做官的後天資格。
一個貴族,平日見到有文才韜略的,就養起來,家裡漸漸成了一個人才倉庫,什麼時候要用了,隨手一招便派任官職,這叫「養士」。有的貴族在家裡養有食客數千。這種辦法曾讓歷代政治家和文化人都有點心動,很想養一批或很想被養,但仔細琢磨起來問題也不少。
食客雖然與豢養者沒有血緣關係,但是養和被養的關係其實也已成了血緣關係的延長。由被養而成為官吏的那些人,主要是執行豢養者的指令,很難成為平正的管理者,社會很可能因他們而添亂。
大概是在漢代吧,開始實行察舉制度,即由地方官員隨時現和考查所需人才,然後向政府推薦。考査和推薦就是對做官資格的論定。但是不難想象,各個地方官員的見識眼光大不一樣,被推薦者的品位層次也大不一樣,如果沒有一個起碼的標準,一切都會亂套。你說這個好,他說那個好,結果,小才任大職,大才任小職,造成行政價值系統的無序。為了克服這種毛病,到了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便形成了選拔官吏的九品中正制度。這種制度是由中央政府派出專門選拔官吏的「中正官」,把各個推薦人物評為九個等級,然後根據這個等級來決定所任官階的高低。這樣一來,相對統一的評判者有了,被評判的人也有了層次,無序走向了有序。
但是明眼人一看就會現,這種九品中正制的公正與否,完全取決於那些「中正官」。如果他們把出身門第作為推薦的主要標尺,那麼這種制度也就會成為世襲制度的變種。不幸,事實果真如此,排了半天等級,不想最後拿出來一看,重要的官職全都落到了豪門世族手裡。
就是在這種無奈中,隋唐年間出現了科舉制度。我想,科舉制度的最大優點是從根本上打破了豪門世族對政治權力的壟斷,使國家行政機構的組成向著儘可能大的社會面開放。
科舉制度表現出這樣一種熱忱:凡是這片國土上的人才,都有可能被舉拔上來;即便再老再遲,只要能趕上考試,就始終為你保留著機會。這種熱忱在具體實施中當然大打折扣,但它畢竟在中華大地上點燃了一種快速蔓延的希望之火,使無數真正和自認的人才陡然振奮,接受競爭和挑選。
國家行政機構與廣大民眾產生了一種空前的親和關係,它對社會智能的吸納力也大大提高了。在宋代以後的科舉考試中,來自各地的貧寒之士佔據了很大的數量,也包括不少當時社會地位很低的市井之子。
四
然而,科舉制度實實在在地遇到了一系列可怕的悖論。
先是整個社會心態因它而生了變異。
本來是為了顯示公平,給全社會提供可能,結果九州大地全都成了科舉賽場,一切有可能識字讀書的青年男子把人生的成敗榮辱全都抵押在裡邊,科舉考試的內涵大大超重。
本來是為了顯示權威,堵塞了科舉之外許多不正規的晉陞之路,結果別無選擇的人們不得不把科舉考試看成是你死我活的惡戰,創設科舉的理性動機漸漸變形。
遴選人才所應該有的冷靜、客觀、耐心、平和不見了,代之以轟轟烈烈的焦灼、激奮、驚恐、忙亂,一千多年都涼不下來,幾乎把長長的一段歷史都烤出火焦味來了。
我們中國從很早開始就太注重表層禮儀,好好的一件事總被極度誇張的方式大肆鋪陳。早在唐代,科舉制度剛剛形成不久,就被加了太多的裝飾、太重的渲染,把全國讀書人的心擾亂得不輕。每次進士考試總有一批人考上,慶賀一下是應該的,但不知這麼一來,沒完沒了的繁複禮儀把這些錄取者捧得暈頭轉向。進士們先要拜謝「座主」(考官),參謁宰相,然後游賞曲江,參加杏園宴、聞喜宴、櫻桃宴、月燈宴,等等,還要在雁塔題名,在慈恩寺觀看雜耍戲場,繁忙至極,也得意至極。
孟郊詩中所謂「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遍長安花」,張籍詩中所謂「二十八人初上第,百千萬里盡傳名」,就寫盡了此間景。據傅璇琮先生考證,當時的讀書人一中進士,根本應付不了沒完沒了的熱鬧儀式,長安民間就興辦了一種牟利性的商業服務機構叫「進士團」,負責為進士租房子、備酒食、張羅禮儀,直至開路喝道,全線承包。「進士團」的生意,一直十分興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