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順其自然莫妄為(7)
他說:「人之異於禽獸者幾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人和禽獸的差異就那麼一點兒,一般人拋棄它,君子卻保存它。教育只是要保存這「人之所以異於禽獸」的人性罷了。
孟子還將教育比作「有如時雨化之者」,認為不耘苗不好,揠苗也不好,最好的是及時的雨露。也就是說,標準的教育雖是自動的,卻不可沒有標準。
他說:「聖人既竭目力焉,繼之以規矩準繩,以為方圓平直,不可勝用也。既竭耳力焉,繼之以六律正五音,不可勝用也。」前人出了多少力氣,才制定出這種種標準。我們用了這些標準,便是不勞而獲了前人的益處,這才是標準的教育法,才是教育的捷徑。
總的來說,孟子哲學思想的最高範疇是天。他認定個人不能單獨存在,一切行為都是人和人相互關係的行為,都是倫理的行為。所以,他把道德規範概括為四種,即仁﹑義﹑禮﹑智。同時他還把人倫關係概括為五種,即五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凡是人力所不能做到的事,孟子都歸結為天的作用。
孟子說:「君子創業垂統,為可繼也。若夫成功,則天也。」因此,他主張人應順從地接受天的安排,做到「樂天」「畏天」「事天」,由此可見,孟子的哲學思想頗具客觀唯心主義的味道。
◎仁政才是保障
孟子師從孔子之孫——子思的門下,繼承並揚了孔子的思想,一直是孔子學說和理想的強大支持者。他學成以後,以士的身份遊說諸侯,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他不僅遊歷於宋、滕、魏等國,還曾在齊國為卿。
民心的向背是孟子十分重視的,因此,他的政治哲學帶著很強的民權意味。他說:「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是故得乎丘民而為天子,得乎天子為諸侯,得乎諸侯為大夫。」意思是說,百姓最重要,代表國家的土神和穀神的重要性要低於百姓,而國君的重要性最低。因此,得到百姓擁戴的人能做天子,得到天子信任的人能做諸侯國的國君,得到諸侯國國君信任的人能做大夫。
孟子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政治觀點,是因為他的學說的出點是「性善論」。孟子把個人看得十分重要,相信人生來都有一種不忍人之心和種種「善端」,即「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也稱「四端」。他認為,有的人可以擴充「善端」,加強道德修養;有的人卻自暴自棄,為環境所陷溺。
因此,孟子同時強調道德修養的自覺性,並提出這主要在於人的主觀方面。做人的確不容易,但人的崇高性和自身價值就體現在這裡,所以有「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一說。
孟子主張以德治天下,即德治,提出了「仁政」「王道」等觀點,並使之成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親親」「長長」的原則應用於政治,認為百姓的物質生活有了保障,統治者再興辦學校,用孝悌的道理進行教化,便能引導人們向善,就可以形成一種良好的道德風尚,即「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
他對當時的君主說道:「你好色沒關係,好貨沒關係,好田獵、好遊玩、好音樂都沒關係。但是你好色時,要想想國家的怨女曠夫們;你好貨時,要想想那些窮苦的百姓;你好田獵、好遊玩時,要想想天下有多少父子不得相見、兄弟妻子離散……總之,你要善推其所為,要實行仁政。」
對於如何推行仁政,孟子說:「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國;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湯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也就是說,憑藉武力又假借仁義的人可以稱霸天下,所以稱霸者必須具備自身是大國的條件。依靠道德而施行仁義的人也可以稱王天下,但不一定必須是大國。商湯憑藉七十里的國土面積稱王天下,周文王憑藉一百裡面積的國土稱王。用武力讓別人屈服,別人未必是真心屈服,只是力量不足以反抗罷了;用道德讓別人順從,別人才會心悅誠服地順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