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順其自然莫妄為(8)
不過,當時的幾個大國都致力於富國強兵,期望通過暴力手段實現統一,所以,孟子的這種德政學說,被統治者認為是「遇遠而闊於事」,根本不可實行。***最終,孟子選擇退而著書,與弟子們一起「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孟子》一書主要記錄了孟子的語和政治觀點,是儒家的經典之作。其文章氣勢充沛,說理暢達,並長於論辯。孟子也終成為僅次於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因孔子是聖人,所以世人尊稱其為「亞聖」,將兩人的思想合稱為「孔孟之道」。
◎孟子(一則)
孟子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1]。三里之城,七里之郭[2],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3]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4]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5]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1]天時、地利、人和:天時指適合出兵打仗的時機、氣候等;地利指山川險要,城池堅固等有利條件;人和指人心的團結與和睦。
[2]城、郭:城指「內城」,郭指「外城」。內城和外城的比例一般是三比七,因此稱「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3]委:放棄、棄城。
[4]域民:限制百姓。域,本指界限,這裡引申為限制。
[5]畔:同「叛」,背叛。
賤民的博愛
◎平民教父的哲思
墨子,姓墨名翟,是我國春秋末、戰國初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軍事家,墨家學派的創始人。關於墨子的出生地,一直都有爭議:《史記·孟荀列傳》說他是「宋之大夫」;《呂氏春秋·當染》認為他是魯國人;也有的說他原為宋國人,後來長期住在魯國。
出身平民的墨子,是小工業者的代表,他自稱「今翟上無君上之事,下無耕農之難」,可見,他屬於當時的「士」階層,但他又承認自己是「賤人」。墨子始終保持著勞動者的本色,甘於清貧,樂於奉獻,具有相當豐富的生產工藝技能,可與當時的巧匠魯班相比。
墨子主要在魯國活動,又生活在孔門學說正盛的時期,所以他的思想學說處處和儒家有關係。他曾從師於儒者,學習孔子之術,稱道《尚書》《春秋》等儒家典籍,但後來他漸漸不滿儒家「禮」的煩瑣,最恨那些儒家一面不信鬼神,一面卻講究祭禮喪禮。他說:「不信鬼神,卻要學祭禮,這不是沒有客卻行客禮嗎?這不是沒有魚卻下網嗎?」
最終,他捨棄儒學,另立新說,聚徒講學,形成了自己的墨家學派,成為儒家的主要反對派,也是先秦時代唯一能與孔子創立的儒家學派相抗衡的「世之顯學」。
墨家與儒家的根本不同,在於兩家的哲學方法和「邏輯」。儒家只注意行為的動機,不注意行為的效果,墨子的方法卻恰與此相反,處處要問一個「為什麼」。比如,造一所房子,墨子先要問為什麼要造房子。知道了「為什麼」,才能知道「怎樣做」。知道房子的用處是「冬避寒焉,夏避暑焉,室以為男女之別」,才會知道該怎樣布置構造,使其能避風雨寒暑、分別男女內外。
或許是因為出身的關係,墨子的思想總體而,可以看成一種平民哲學。墨子在他的體系中,始終以下層的普通民眾作為原點,進而衍生出其他。墨子以「耳目之實」的直接感覺經驗作為認識的唯一來源,他認為,人的知識來源可分為三個方面,即聞知、說知和親知。
在墨子看來,判斷事物的有與無,不能憑個人的臆想,而要以大家所看到的和聽到的為依據。對於學習得到的知識,不應當是簡單地接受,而必須消化並融會貫通,使之成為自己的知識。因此,他強調要「循所聞而得其義」。這種把知識來源的三個方面有機地聯繫在一起的方法,使得墨子的認識論在我國古代哲學領域裡獨樹一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