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小說(一)(4)
(磁帶到頭,訪談內容未能全部記錄。***)
艾琳的童年是在江蘇蘇北度過的。這個在艾琳小說中屢屢以八市出現的小城,當時只是個地級縣,只有十字交叉的兩條主要街道,改市還是在她出生後幾年的事。不僅是童年,從少年直至青年時代,艾琳一直不挪窩地生活在這個地方。直到她在《鐘山》表小說,她甚至連省會城市南京都沒有到過。童年的時候艾琳只是個普通的孩子,要說有什麼特別之處就是她特別柔弱,也特別脆弱。上小學那會兒,只要她獨自出去玩,差不多每次都是哭著回來。她媽對她最常說的一句話是:讓我怎麼放心你啊?童年的艾琳除了脆弱還很敏感,這大概也是日後她能成為一個作家的有利因素。脆弱加敏感使艾琳多病多愁,很有點像《紅樓夢》里的林妹妹。她經常是孤芳自賞的,而且顧影自憐。她基本上不和年齡相仿的孩子玩,因為看不上他們;而比她年長的孩子又都不帶她玩,因為看不上她。所以艾琳一直是一個沒有朋友的孤獨的孩子。孤獨對一個作家而同樣是有利的因素。一個人獨自呆著的時候久了,免不了要胡思亂想,艾琳於是喜歡幻想,而且把那些燦爛的幻想帶迸了夜晚及白日的夢裡,她成了一個沉湎於內心生活的人。做一個沉湎於內心生活的人其實是痛苦的,或者可以這樣說:一個內心痛苦的人往往沉湎於內心生活。作為孩子的艾琳小小年紀就已經清楚堆意識到了自己的痛苦,那個時候她心裡就有了太多的擔心和太多的害怕。比如她擔心突然有一天人家來對她說她不是爹媽的親骨肉,擔心她會在大庭廣眾之下不小心說出下流話,擔心自己有狐臭,擔心自己永遠來不了月經,擔心自己得了某種不治之症,擔心有一天自己莫名其妙就懷孕了被爹媽趕出家門……她害怕的事也很多,比如她害怕鬼,害怕黑暗,害怕獨自呆在屋裡,害怕人家冷不丁叫她,害怕把老師的話通通理解錯了,害怕考試沒考好,甚至害怕地球會爆炸。這些擔心和害怕不管多麼的卑瑣和無聊,卻折磨得她寢食不安。這個世界對於這個小小的孩子簡直是太可怕了,關鍵是她沒人可以訴說,也沒人能夠安慰她。
長大以後的況也好不到哪裡去。青春期是艾琳最困銀不堪的時期,那部分內容在她的小說中屢有擎及。但是通過小說的再現或說表現或說體現,和她真正經歷的現實生活捕比,那絕對是無足輕重,掛一漏萬,小巫見太巫的,也是柩本無法相提並論的。但是話說回來,好在她抿到了一種排解的方法,而且是成本不大、不用花費太多體力、並且一個人就可以做的。寫作是不是給她帶去過絕對的歡樂和欲仙欲死的快感我不得而知,但我能肯定寫作給她平淡平常平凡平靜平庸的生活增添了一道亮色,也鼓勵和鞭策了她對生活的野心。
從我手頭搜集到的艾琳小說部分篇目,我們基本可以看出她的心路歷程及成長軌跡:
《我的煩躁不安的少女時代》
《獨自哭泣》
《性:青春的頭號機密》
《盛開如花》
《鏡子里的撫摸》
《我不是你的敵,我是風》《獻給香港人的巧克力》
《上海夜色下的36小時》
《誰不比誰聰明,誰也不比誰傻》
開列這份目錄讓我有一個重大現,就是艾琳從17歲起就開始表小說了,所以我覺得她除了應該擁有\"才女作家\"的稱號,還應該擁有\"少年才俊\"的稱號。因為入學早,17歲那年艾琳髙中畢業。因為把許許多多寶貴的複習時間用在了寫小說上,所以艾琳沒能如父母期望的那樣考上大學。面對媽媽的唉聲嘆氣和爸爸的借酒澆愁,那個階段艾琳簡直度日如年,灰心得只想去死。比沒能升學更讓艾琳難受的是她在這個當口也失去了她的第一位人——一個滿口謊的歷史老師,她的初戀和童貞也隨之失去。說起來簡直是欲哭無淚,艾琳當時覺得自己全完了,一生就這麼輕易地斷送了。她甚至想過自殺,她也絕對不是缺乏勇氣實施,但只要一想到死後難看的樣子,任人宰割地被拖來拖去,說真的,艾琳的勇氣就全部消失了。於是,她就在失學和失戀的雙重壓迫下頑強地活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