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第七節民間造型藝術(6)

59.第七節民間造型藝術(6)

大理白族自治州劍川縣素有「木雕之鄉」的美譽,其木匠人數之多,技藝之高,都為雲南之冠。***明清時期,劍川木雕就已全省知名。清人張泓在《滇南新語》中說:「劍川磽瘠,食眾生寡,民俱世業木工;滇之七十餘州、縣及鄰滇之黔、川等省,善規矩斧鑿者,隨地皆劍民。」劍川木雕不僅遍布雲南省內外,有的還遠赴國外如緬甸的曼德勒等地,修建民房、寺廟等。劍川木工藝人擅長雕刻各種人物、花鳥、山水以及龍鳳吉祥等圖案,用以裝飾門窗、傢具。他們多採用透雕方法,層層雕鑿,玲瓏剔透,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花鳥山水活靈活現,風格大方古樸,典雅秀麗。1996年,劍川縣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木雕之鄉」。

白族木雕以其精湛的技藝和民族特色,為中華民族的藝術寶庫增添了不少佳品。傳說北京故宮太和殿、天壇、圓明園、頤和園中都有白族木匠的傑作。除了大理白族民居外,雲南省內很多著名的木雕建築,大都出自白族木匠之手,如昆明的金馬碧雞坊、錢南園祠堂、筇竹寺、晉寧盤龍寺、建水石照壁、武定獅子山、保山飛來寺、賓川雞足山等。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雕刻的大理聖源寺正殿18扇格扇門裙板上刻繪的《白國因由》故事為清代木刻精品。當代的白族木雕,如人民大會堂雲南廳的堂門和木雕屏風,堪稱當代木雕藝術精品。為雲南民族博物館特製的宋代大理國張勝溫畫卷木雕,由134塊木雕組成,長97。6米,高1。8米,共計176平方米,堪稱全國木雕之最。

白族木雕製作工序複雜精細,主要包括選料、放樣、粗雕、細雕、表面加工、漆面等大的工序。

木雕在白族傳統民間生活中應用十分廣泛。除古建築(如寺廟、祠堂)等大量使用木雕外,富於藝術傳統的白族人在日常生活中,也非常喜歡進行雕花裝飾,如民居建築的斗拱、門樓、格子門等;日常用品如八仙桌、客堂供桌、茶几、床凳、箱櫃、筆架、茶盤、面模(做月餅用)、民間樂器如龍頭三弦上的龍頭和音窗等。

白族民居建築的木雕裝飾豐富多彩,而其中又以格子門木雕最有特色。白族民居院內走廊口及正房明間底層安裝格子門,每扇格子門由兩大三小五塊木板合成,採用滿雕彩繪。上部大板為鏤空雕,下部大板為浮雕,上中下各部再錯以三塊小雕花板(亦稱腰頭)。其中上部的鏤空雕最為精緻,大多採用透雕法,一般有二至四層,多則五六層,構成人後有花,花後有葉,葉後有枝,枝中藏蟲鳥的複雜結構。如透雕四層的格扇門,第一層雕仙佛人物,如「八仙過海」「漁樵耕讀」等;第二層雕雲霞飛鳥,如「富貴根基」(牡丹和公雞)「喜鵲登梅」「白鶴飛松」「鹿鶴同春」等;第三層雕葡萄及花草,第四層雕「卍」形圖案,背面雕有整齊大方的幾何圖形襯底,遠看但見密密叢叢,近看則前後穿插,上下透脫,層次明朗,既是可供觀賞的藝術精品,又具有透氣通風之功能,令人讚歎。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木雕產品的產業化,白族木雕逐漸展出幾個大的類別,如豪華典雅、富有民族氣息的客廳傢具類,古樸高雅的嵌石餐廳傢具類,栩栩如生的動物、花鳥壁畫類,各型座屏、掛屏、屏風類,園林古建築的格扇門、窗、掛帘以及各種民族旅遊產品等,共計數百個品種,深受白族群眾和國內外顧客的喜愛。

白族木匠妙手製作的古色古香的木雕傢具,將木雕技藝和大理石工藝完美結合起來,更是人見人愛的木雕精品,遠銷海內外。產品選用優質的紅木、西南樺、緬甸紅木,以及天然植物漆和聞名於世的彩花大理石製成,造型美觀大方,高雅別緻,堅硬柔韌,抗腐蝕、不變形,具有很高的實用和審美價值。成套的傢具由八仙桌、茶几、龍椅、花架、屏風、掛屏等10件組成。以長條茶几為例,其四條支撐腳,上部雕獅子頭,下部刻獅子爪,把獅身省去,頭腳相連,藝術手法令人讚歎。茶几的長處雕二龍搶寶,寬處雕丹鳳朝陽。雕工精緻飽滿的紫紅木頭,刷上土製黑漆,再配上素雅飄逸的彩花大理石,顯得高雅華貴、沉靜古樸。不但國內人民喜愛,而且「海外競珍傳」,遠銷120多個國家和地區。1986年英國女王訪問雲南時,雲南省向女王贈送的禮品就是一套白族木雕傢具。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中國白族(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國白族(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59.第七節民間造型藝術(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