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如何成為一個播音員(1)

我如何成為一個播音員(1)

電台那部Studer盤帶機終於要退休了。也就是說,我在一九九〇年夏天學會的那些本領,終於再也派不上用場了。

這一天遲早要來的,事實上,這一天來得比我想象中晚了許多。早在二〇〇七年,就聽說磁帶大廠Quantegy不再生產盤帶,電台輾轉買來了最後一批存貨,囤起來慢慢用──每卷可錄一小時的四分之一英寸大盤帶,品質極佳,「類比(analog)時代」的唱片業,便是用這種磁帶做專輯母帶。但電台盤帶是耗材,使用量極大,必須一再消磁,重複使用。每次消磁,音質總有損耗,最終只能報廢。

工程部買進的那批盤帶,過了這幾年倒還堪用,但盤帶機的替換零件愈來愈難找,維修成本愈來愈高,簡直跟保養古董車沒有兩樣。這家電台,大概是台灣碩果僅存還留著盤帶機服役的廣播公司,但也老早引入電腦錄音系統,盤帶退居「備份」地位。它們終將步上匣式、卡式錄音座與LP唱盤的後塵,「類比時代」的種種輝煌,像沒落的貴族,只能是夕照中蒼涼的背影。

我的依依不捨,不僅因為一九九〇年在「中廣青春網」學會的盤帶剪接手藝以後再也用不著,也因為記憶中那幅題為「播音室」的風景畫,從此不再完整──一按開關便吱吱震動的消磁機,按下「rewind」便會迅疾退帶到底的盤帶機(同時音樂和口白都以壓縮數十倍的速度倒放出來,效果滑稽得很),一卷卷盛在灰皮硬紙匣子里的四分之一英寸盤帶,一盞盞明滅的「播音中」紅燈,一扇扇極之厚重的裝著兩層玻璃的隔音門,一排排飾以各色燈號的音量推鈕,一隻只懸臂吊著或者立座夾著的麥克風,一副副接著蜿蜒訊號線的大耳機……它們從我懂事以來,就是兒時記憶的一部分。

我是播音員的孩子,很早就從父母那兒學會一口標準的「播音員國語」。母親從小就常帶我去電台,偶爾工作忙不過來,還會讓我自己招計程車過去找她。我上了車,熟極而流地說:「麻煩到仁愛路三段五十三號中廣公司。」便常有開車的外省伯伯用家鄉腔驚奇地問:「小弟弟,你是哪裡人哪?國語怎麼說得這麼標準哪?」

仁愛路三段五十三號,那地方現在已經蓋起了高聳入雲的豪宅,然而只要閉上眼,我仍能細細憶起那幢被剷平之前的、現在想起來其實並不太大的「中廣大樓」──院子入口是警衛室,戒嚴時代,電台和軍營陣地、政府機構一樣是「保防重地」,但警衛阿伯都認得我,所以揮揮手就放行了。穿過院子,左邊還有一幢樓房,高懸著「中廣」的標幟和遒勁的「自由中國之聲」六個大字。走進門廳,地板鋪著溝紋密密的深紅塑膠毯,若是下雨天,鞋底總會在那上面踩出嘰嘰的聲音。來客得在門廳的接待處填表登記,但裡面的叔叔也認得我,就讓我進去了。左轉是著名的「中廣」音樂廳(我曾參加的「中廣兒童合唱團」每周在那兒集合練唱,八〇年代末薛岳主持的「周日新鮮派」在那兒辦過許多搖滾演出,包括肝癌消息曝光后他主持的最後一集節目,他唱《失去聯絡》,所有人哭成一團),右轉有一間極大的錄音室,是錄廣播劇的場地,擺著許多製造聲效的道具,包括一座可以推著走的木頭樓梯。我小時候曾在那兒客串過一出廣播劇的孩童角色,台詞不超過三句,內容全忘了,只記得冷氣開得極強,人都凍傻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記憶襲來時光湧現:昨日書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記憶襲來時光湧現:昨日書
上一章下一章

我如何成為一個播音員(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