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全]
作者:白竹豬
1943年8月末的一天,我與希特勒在約定時間,進行了一次愉快的通話。今年是個收穫的年頭,我卻要加倍小心,分贓是個大問題,事關今後幾十年,不能不謹慎從事。
希特勒心情舒暢,興奮地開了幾個小玩笑,才步入正題。這很自然,多年的夙願,終於完成,註定會以德意志的救世主載入史冊,希特勒的表現已經是很克制了。
我心不在這裡,卻也希望希特勒能繼續保持他的好心情,就嗯嗯啊啊的應付了一會。一個心情愉快的人,總是要好說話一點兒。這對接下來的話題,會有不小幫助的。
希特勒盛讚了中國國防軍的戰鬥力,並感激中軍幫助德軍打敗蘇軍。從他的聲音里一點也聽不出虛假,我卻知道,德軍私下裡對中軍戰鬥力評價不高。
我謙虛了幾句,表示中軍還有很多地方需要與德軍學習。花花轎子人抬人,我不是很嫻熟這個,但我是個中國人,令希特勒笑納還不是什麼為難事。希特勒要中軍撤離歐洲的暗示,我心中有數,一口就答應了下來,說話十分痛快,只說的希特勒是心花怒放。
「……不知德國預備如何處理俄羅斯?」趁他高興,我試探地問道。
「哦?董總理的意思是……」希特勒有點疑惑。
「元首先生,我想說的是,德國是想直接佔領俄羅斯,使之成為德國領土的一部分,還是在德國的幫助下,重新建立俄羅斯政府……」話已經問出來了,我也不怕把話說的直白一點兒。
希特勒的語氣平淡了許多,儘管他儘力使聲音保持愉悅,一種戒備疏離感還是油然而生,我答應的再痛快,中國在中德合作做出了更大的貢獻,德國自是需要做一些補償的,「德國的立場一如既往,總理先生有什麼建議?」
「選擇處理方式,是德國的權力,中國沒有任何意見。如果德國直接佔領俄羅斯,那中國很高興擁有一個友好邦……」我有意停頓了一下。
希特勒沒有立刻接上話頭,『開什麼玩笑,這話反過來說還差不多。中國董是明知道,德國只有八千萬人口,根本不可能直接佔領俄羅斯,才這麼說的——那裡距離德國本土太遙遠了,也太遼闊了』,等待了一小會兒,希特勒見我無意繼續說下去,就開口說道:「德國無意佔領俄羅斯,德國只是為了幫助俄羅斯人拜託斯大林的壓迫,才毅然出兵的。俄羅斯是歐洲新秩序的一個重要部分,德國會幫助俄羅斯成立新政府,並協助其穩定局勢……」
對希特勒大談德軍進攻蘇聯的正義性,我不感興趣,肢解俄羅斯才是我的目的所在,「元首先生,你知道,我是贊同民族自決的。在漫長的歷史中,民族衝突始終是引發戰爭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希望,在成立俄羅斯等新政府時,著重考慮這一點。邪惡的蘇維埃聯盟必須徹底解散。」
「哦……」希特勒心如電轉,這個要價不高,中國沒有如此要求,德國也會將其解散,一個龐大的俄羅斯,對德國也是威脅,中國提出這樣的條件,也是情有可原的,「正合我意……」希特勒邊答應,邊盤算,讓中國稱心如意,也不是很符合德國的利益,先答應下來,具體安排還不是由德國說了算,把俄羅斯分成幾大塊好了……
希特勒撂下電話,發出一陣愉快地笑聲。雙方約定,中德外長在俄羅斯舉行一次中德外交峰會,以解決關於中軍撤軍、瓜分蘇聯、中德貿易、猶太人等一系列問題。
我與希特勒的通話,充滿了互相算計,基調卻是明快的。中德聯軍勝利在望,雖然大家都希望能占更多的便宜,卻沒有過多的擔心,大有收穫是一定的。
與此同時,喀山的蘇聯最高統帥部,斯大林正主持著一場死氣沉沉的會議。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了。眼看失敗在即,中德卻都拒絕了蘇聯的投降,真是走投無路了。斯大林的脾氣愈發地暴躁,以各種名義接連處死了幾名高級將領,鎮壓了五次叛亂,又在上下進行了清洗,以恐怖維持著統治。整個會議上,各位參與者都顫若寒蟬,以非暴力不合作的態度,加以對抗——也真是沒有辦法了,美、英兩國已經在七月中,就中斷了對蘇聯的援助物資供給。沒有人還以為,蘇聯能夠堅持下去。俄羅斯人已經失去了勝利的信心,所有人都如此,除了斯大林。斯大林也是不得已,才困獸尤斗的。說白了,斯大林想投降,都找不著地方。
三月份,葉卡捷琳堡守軍投降。中國人幾乎是兵不血刃,就佔領了該地。到了五月份,中德聯軍又展開了新的攻勢,其進展勢如破竹。五月份,列寧格勒部分守軍率先投降,德軍與芬蘭軍在此匯合,趁著局勢混亂攻克了列寧格勒,並迅速向縱深發展。隨之而來,投降主義佔了上風,許多城市不戰而降,極大的動搖了蘇軍抵抗的決心。到了七月,蘇軍據守的重要城市,西方只剩下,莫斯科搖搖欲墜,東方唯有朱可夫困守車城。烏拉爾山以東,沒有一座城市,還在蘇軍的掌握之中。
這仗怎麼打?誰來也打不贏的!大家都是活一天算一天,能逃跑運氣好的已經逃跑了,運氣不好的都已被處死。坐在這裡的,都是無處可逃,也逃不掉的。
會議沒有得出任何結論,就結束了,斯大林是快瘋了,卻也知道,不能把所有人都逼上絕路。呆坐在辦公室里,看著那張鋪在他那寬大的辦公桌上的軍用地圖,斯大林腦袋漲的都木了,似乎想了很多,又似乎什麼也沒有想,沒有人敢來打繞他,也沒有人還想圍著他轉,樹倒猢猻散,說的就是這場景。
呆了不知多長時間,斯大林拿起電話,要通了瓦西里,命令他過來。瓦西里是寥寥無幾的可以信賴的人,瓦西裡帶來了一個「好」消息,「一切已經準備就緒。」
蘇聯人在42年冬季,發動大批民眾,在卡馬河等地,依託地形,構建了新防線。但是,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蘇聯人的民心士氣幾經打擊,先後死傷被俘者數以百萬計,大部分國土被佔領,屢戰屢敗。空洞的口號再也無法激勵蘇聯人繼續奮戰下去,蘇聯人已喪失了勝利的信心。從五月份,中德聯軍互相配合,開始新攻勢后,蘇軍一潰千里,不戰自散的狀況屢見不鮮。特別是,中國肆無忌憚地在五月的攻勢里,又使用了雲爆彈,儘管只有區區三四顆,卻嚴重打擊了蘇聯人的士氣。
六月初,中國軍隊未經強烈抵抗,輕易地越過了卡馬河。如果不是希特勒出於私心,要求中國軍隊向北進攻。如今圍困在喀山城下的,就不是德軍,而是中軍了。
希特勒給出了很優厚的條件,諸如中國文物什麼的、我同意了德國方面的請求。中國勝利即可,佔領喀山與否,實在無關緊要。希特勒需要戰勝俄羅斯的桂冠,那就給他。這東西,對我並沒有什麼意義,我無須更多榮譽。眾所周知,中國決定了戰爭的勝負,這就夠了。當然,這多少令軍方有些不舍。我卻命令,迅速佔領各工業區,不要放過蘇聯重要的研究機構,也不要放過那裡的大型工廠,一切機器設備、工業設施、貴重物品,都運回國內,多多益善。
歐洲部分總是要交給德國的,不能擁有,就要破壞其工業基礎。這些東西就算運回國了,用不上賣廢鐵,我也不會留給俄國人的。
於是,中國軍隊快速向北、向西北進軍,全不顧忌蘇軍的抵抗。有大批飛機的照顧,也不會吃大虧。有危險的話,我也不會吝嗇雲爆彈。二代雲爆彈一枚二十幾萬元,實在算不上昂貴,七、八輛劍齒虎的價錢(重型坦克)罷了。上一次,一舉花了一千幾百萬,看起來很多。但考慮到一場戰役的花費,這不過是毛毛雨。
中國軍隊就象蝗蟲一樣,所過之處,大肆收掛。倒不至於劫掠民財,但工廠、銀行、國家儲備、珍貴文物等等,一旦形勢稍為穩定,就全部都會運回國內。一時間,中國軍隊出現了進攻的同時,源源不斷向後輸送物資的希奇景象。這是理所當然的,不說蘇聯「曾」在東北做的事,連德國人不也是如此做的。我不把這些運回國內,難道還給旁人留下不成?!
為了不影響戰鬥,汪道銘與蔡鍔商議過後,重新啟用了我在安徽新軍時制定的繳獲分配製度。這東東屬於老古董,快二十年沒執行了,但也一直沒明文廢除。大多數中低級軍官都不知道該條例,然而怎麼說也是合法的軍規。大體說來,一半繳獲歸公,一半繳獲由部隊分配,軍官、士官、列兵;進攻部隊、炮兵部隊、後勤部隊;都有詳細地分配比例。
很快,在國內市場上,出現了大批來路不明的拍賣品,從亂七八糟的油畫、傢具,到半新不舊的機器設備,應有盡有。這些東西來的容易,部隊也希望儘快換成現錢,都是三個不值二個的就賣掉了。價格便宜,很受歡迎。但數量一多,也有一時賣不掉的,很多直接論堆賣了,甚至賣廢鐵了。國家給發獎章,有實惠也就更好了。
在精神物質雙豐收的激勵下,終歸軍隊奮勇直前,短短兩個月內挺進一千多公里,與解決列寧格勒的德軍勝利會師。橫掃沿途蘇聯各新興工業區,所過之出,無不望風而降。精神上垮了,與比肉體的脆弱,更容易征服。如今剩下的,就是打掃殘局。
八月二十三日,莫斯科陷落。希特勒有意把即將舉行的中德外長會議,放在莫斯科,以擴大其影響。
八月二十九日,德國外長抵達莫斯科,宣布了此事。第二天,中國外長乘軍機,到達莫斯科。雙方從31日起,連續六天,進行了閉門磋商。雙方討論的問題,主要包括:中軍撤離烏拉爾山以西地區的具體安排;對俄羅斯歐洲部分的處理;對猶太人問題的處理;等等。
其它問題都好處理,中國無意撕毀協定,對俄羅斯歐洲部分沒有企圖,同意撤軍。在這個大的原則下,德國人作出了很多讓步,雙方很快就達成一致。德國人雖不準備按照蘇聯加盟共和國的數量,把俄羅斯分成幾十個國家。卻也同意把俄羅斯分割成烏克蘭、白俄羅斯、俄羅斯、韃坦等十一個國家,並把摩爾曼斯克及附近地區大片土地分割給了芬蘭。後面這個與中國無關,這是德國對份蘭的酬謝。芬蘭本準備收回領土就收兵的,然眼看著俄羅斯要失敗,還是被德國人說服繼續作戰。
說到猶太人,問題就麻煩了。佔領俄羅斯后,德國控制區域里,猶太人數量超過千萬,而中國已經接收了二百多萬的猶太人,也拒絕進一步接收。簡單地說,如果猶人在某地區聚居過多,勢必會削弱中國對當地的控制力。中國決不可能接收上千萬猶太人的。而希特勒又希望把猶太人趕出歐洲,近一年來,猶太人生活狀況的惡化,雖然不是很明顯,卻一直持續。
這是個不詳之兆。萬一出現問題,會影響了中國參戰的正義性,也會在中國國內部分民眾中引發不滿的。我也不希望自己與屠殺聯繫到一起。同時猶太人也是蠻不錯的利用對象。很多猶太人都對中國有好感,願意為中國效些許微勞,這大大增強了中國在歐美地區的活動能力和影響力。由此而來,中國也就對猶太人承擔了某種義務。
雙方反覆研究后,唐紹儀提議,稍後再議,並暗示了猶太國,並要求德國在此期間務必要保證:猶太人的生活環境不再惡化。這不算什麼,有解決,總比沒解決的強,如果真發生屠殺,也不符合德國人的利益,德國外長爽快地同意了。